天天看點

資訊|廣東專家提出國際首個低危鼻咽癌患者的等效低毒方案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趙現廷 陳鋆 文朝陽

圖/受訪者提供

福音!中山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防治中心麥海強教授團隊首次在全球範圍内證明基于血漿EBV DNA可有效篩選低危的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患者,對該部分患者,兩療程順鉑同期放化療的療效與三療程相當,且毒副作用明顯減少,患者長期生活品質提高。該研究為國際首個針對鼻咽癌低危患者的降劑量研究,為血漿EBV DNA指導的鼻咽癌個體化治療政策的優化提供了循證醫學證據。

資訊|廣東專家提出國際首個低危鼻咽癌患者的等效低毒方案

該研究在《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學雜志》線上發表

高強度的治療也是一把雙刃劍

鼻咽癌作為華南地區高發病種,其發病率在華南部分地區是全球平均水準的20倍以上,嚴重威脅華南地區人民的生命健康。基于順鉑的同期放化綜合治療是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的标準治療模式。近年來,随着放療技術的進步和鼻咽癌診療水準的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已大幅提高,其三年無進展生存率可超過80%。然而,高強度的治療也是一把雙刃劍。目前,臨床上以每3周一程化療,共三個療程的順鉑化療作為标準方案。化療藥順鉑引起的惡心、嘔吐、電解質紊亂、聽力損傷等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身體和精神負擔,嚴重損害了患者的生活品質和治療依從性,成為臨床上棘手的治療難題。

有望改寫臨床鼻咽癌的治療指南

為了在不影響療效的情況下減輕藥物的治療毒性,麥海強教授團隊率先開展了針對低危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的随機對照、II期降化療劑量研究。該研究篩選血漿EBV DNAl的低危局部區域鼻咽癌患者,比較兩療程與三療程(标準方案)順鉑同期化療的非劣效性及安全性,研究首次證明兩療程順鉑同期放化療的療效和三療程相當,并在保證療效的同時,降低了治療的毒副作用。

資訊|廣東專家提出國際首個低危鼻咽癌患者的等效低毒方案

麥海強教授團隊

麥海強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是國際上首個前瞻性針對低危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降劑量研究,研究成果肯定了利用血漿EBV DNA對鼻咽癌患者進行風險分層并指導鼻咽癌個體化治療的重要價值。同時,結果證明了兩療程順鉑同期放化療治療低危鼻咽癌患者的可行性,并提供了明确的循證醫學證據,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臨床指導意義。研究結果為進一步開展大規模III期臨床試驗提供了基礎,今後有望改寫臨床鼻咽癌的治療指南,造福廣大患者。

近日,全球惡性良性腫瘤治療領域權威期刊《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學雜志》線上發表了這項低危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的降劑量的II期随機臨床研究。(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劉欣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