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日下午,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霁翔做客2022北京新聞中心,漫談北京中軸線的保護。目前,北京中軸線的申遺已進入沖刺階段。
2019年,随着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中國成為全球擁有世界遺産最多的國家。也是從這時起,中國的文物保護理念發生了轉變。單霁翔介紹,目前中國的文物保護更注重對文化遺産的系統性保護、活态保護,對整個文化線路的保護等。“申遺的過程将先進的國際理念帶到了中國,幫助我們形成了新的文化遺産保護理念。北京中軸線的申遺也是如此。”
申遺讓人們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而當下火熱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也有同樣的作用。單霁翔表示,像“冰墩墩”這樣的文化創意産品不僅是體育賽事、大型活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
他回憶,故宮在舉辦大型展覽之前,往往會提前半年至一年就召開文化創意研讨會,針對展覽主題、重要展品開發相關文創産品。“在大型展覽揭幕時,如果有好的文創産品同步上線,會有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
“冰墩墩”成為網紅,在單霁翔看來,是因為北京冬奧組委在文創産品的開發方面做了充足的準備。“我們要相信,隻要是好的文化現象,人們總是願意帶回家。是以我們在開發文創産品的時候,要把它們當做是傳播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認真去對待。”
單霁翔還表示,在移動網際網路和5G時代,文化創意産品也需要與時俱進,不能隻拘泥于實物産品,而要向多媒體産品方向發展。“5G時代,文創産品也要立體起來,豐富起來。接下來杭州亞運在開發文創産品的時候,可以考慮更多這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