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1

現代石硯的收藏,有“眉清目秀”之論。“眉清”是指江西婺源龍尾山“眉子坑”出産的帶“眉紋”的歙硯。“目秀”則是指廣東肇慶爛柯山“上三坑”出産的帶“石眼”的端硯。

而歙硯的“眉清”,則取決于眉紋的出産坑口和品質。

眉紋是指歙硯上特有的如同眉毛形狀的紋理。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2

雖然從古至今對眉紋的認知角度有所變化,但“眉子坑”一直是龍尾硯石中代表性的坑口之一,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古代許多有關歙硯的典籍裡都會提到“眉子坑”。直至今日,“眉子坑”出産的眉紋硯依然是優質歙硯的标志之一,歙硯中石質最佳、市場價格最高的還是“眉子坑”出産的唐眉硯石。還有“眉子坑”坑壁石,雖然眉紋已略顯飄散,但其紋理充滿動感之美,依然讓人愛不釋手。

“眉子坑”榮列歙硯的四大名坑之首,與“水舷坑”“金星坑”“羅紋坑”均分布在龍尾山的一小片山坡範圍内,坑口相距很近,其中“眉子坑”和“水舷坑”都有眉紋硯石出産。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3

“眉子坑”在龍尾山下部,從芙蓉溪至硯坑僅幾十米,唐宋時期開采,元代以後沒有開采的記載,20世紀80年代初期才重新大規模的開采,但随着市場需求量的逐漸加大,所出的佳石越來越少,現已禁采。

歙硯在唐代被分為眉紋石和金星石兩大類,在蒼黑和青碧色的歙硯上,或是分布着美麗的眉紋,如群雁翔集,似笑眉綻放。或是布滿大小各異金光閃閃的金星,像風掃梨花,似星空漫天,磨之堅而不滑,扣之玉振金聲,撫之緊密溫潤。

眉紋是歙硯中獨特的紋飾,眉紋的美觀度以“眉子坑”出産者為上,“水舷坑”“水蕨坑”“葉九坑”“外莊坑”出産的眉紋次之,實用性以“水蕨坑”出産者為佳。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4

宋元時期的歙硯開采和制作進入了曆史上的高峰,從唐宋時期開采的“眉子坑”“金星坑”“羅紋坑”和“水舷坑”等著名老坑,到随後的“水蕨坑”“葉九坑”“緊足坑”“碧裡坑”“濟源坑”和“外莊坑”等衆多硯坑,産出的精美硯石逐漸形成了羅紋、眉紋、金星、魚子紋四大類50餘個小類的品種。

眉紋與金星展現出的是兩種不同的形式美和審美情趣。眉紋以幽靜雅潔的線條變化為主,構成硯石表面的圖案,金星則以熱烈豔麗的點變化為主,構成硯石表面的圖案。是以曆史上就有人們出于對這兩種硯石的各自偏愛,形成了“以眉紋稱絕”和“以金星為貴”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這也直接影響到當時眉紋歙硯的制作。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5

雖然唐宋時期的文人們對眉紋石品有着頗多的溢美之辭,但北宋以前的硯工在制作歙硯時卻要剔除硯石上的眉紋,或者把眉紋留在石硯背面。其原因可能是一些外觀黑密的眉紋含碳元素分子多,有眉紋部位的硬度要高于沒有眉紋的部位,直接影響到磨墨,另外可能與當時的審美理念有關。

現從歙硯硯石的剖面上可以看出其在地層波動運動時産生褶皺結構,活性的碳元素聚集在一起,在硯石中形成了一道道高出其他層面的紋理,剖開即成眉紋。如開采和裁切時用簡單的工具沿石層撬剝開,就可以看到眉紋高于其他部位,而古人沒有現代化的電動工具可以快捷地處理磨平。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6

古人雲:“眉子色青或紫,短者簇者如卧蠶、犀紋,長者闊者如彪紋、松紋”。人們根據眉紋的具體形态把各個坑口的眉紋分有闊眉、細眉、長眉、短眉、對眉、鳝肚眉、雁湖眉、水浪眉、虎斑眉、棗心眉、白眉、簇眉等10多個品種,舊時以對眉、鳝肚眉、雁湖眉為珍,現在随着硯石的開采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對眉紋硯石的追捧品種發生了變化,其中最佳者以唐眉為上,宋眉次之,而“水舷坑”的靈光眉更是令人驚絕。

“眉子坑”出産的眉紋品種有闊眉、細眉、棗心眉、魚子、龍蛋、錦蹙眉(石紋橫如眉子間有金暈)、金星眉(眉紋中有金星)、鳝肚眉(眉紋如鳝肚紋)、菉豆眉(石理稍黑微暗而斑内有短密眉紋)、金花眉(眉紋中有金花金暈者)、短眉、雁湖眉(硯面上的眉紋多似湖水上群雁翔集之狀)。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7

雁湖眉的主要坑口是“眉子坑”,另嶺背坑等古坑系所出的一些眉紋硯石,其紋理特征亦符合雁湖眉紋的美感,也可稱為雁湖眉。石質以“眉子坑”最優,嶺背為下。

眉紋是衆多的羅紋聚集而成的,有的眉紋在眉角又發散成羅紋,或者說,眉紋散開後變成了羅紋,是以說一塊硯石上有眉紋,其底質上肯定是羅紋、細羅紋或者暗細羅紋,這幾種羅紋都可彙內建眉紋。

“眉子坑”從上往下分為上、中、下三坑。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8

“眉子上坑”是指明清以後沿宋代開采的“眉子坑”礦脈中段繼續向上開采所出石品,眉紋是長的線型眉,稱為“浮幼眉”,硬度低于中、下兩坑,是在2000年前沿“眉子坑”礦脈最上段開采所出石品,其中心礦脈石品是眉紋比較小、散、幼細,色黑紫,折光弱,邊緣礦脈的眉紋飄散,底質相對粗松,石色偏淡,折光不強,但不影響磨墨實用,少數的浮幼眉也能成為精品硯材。

另外在“眉子上坑”左上側的位置還出眉子坑“魚子紋”石品,石色偏黃,有魚子點,青黑和鳝魚黃兩種鳝肚眉紋也出于此。其特點是眉紋如一線之痕,一塊硯石上的長短變化不明顯,兩頭尖、中間略鼓如棗核稱為棗心眉紋,另還有龍蛋(金黃色圓圈狀紋理被當地人稱之為鴨蛋)、線眉等石品。這些石品欣賞性佳,但絹雲母的含量相對低,少有折光,是以在實用性上低于傳統佳石。(圖1、圖2、圖3)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9

“眉子中坑”亦稱宋坑,眉紋比較粗闊,長眉紋之間互相交錯,有的眉角不尖不收,向外發散,化成羅紋,質地比下坑略粗,色澤為銀黑與銀白,下墨比上、下兩坑略為爽快。其中絹雲母含量豐富,折光很強,雖然石質瑩潔度不如眉子下坑,但光感明顯。

中坑近下坑處,眉型細彎,眉角略有散出。絹雲母細密較多,其眉紋更接近于唐坑眉紋。(圖4)

“眉子下坑”亦稱唐坑,是眉紋礦脈的下段,石質細膩緊密滋潤,石色銀黑之中泛着青灰色澤,多為細短而聚的弧線型眉紋,眉角多凝聚微微上揚翹角,烏黑亮澤,眉紋長度不超過1寸(宋文獻記載“眉子如甲痕或如蠶大”),底質瑩潤,其中石之最佳者,底無紋理,絹雲母顆粒細密,在不同的光線角度和濕水後觀看,銀芒閃爍,底色銀黑,眉紋柔美。(圖5)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10

2001年的秋天,硯山當地人在宋坑礦脈的翻挖過程中,發現了唐代眉子坑的古坑道,采出的硯料上部分帶有金星,其中一部分的底質呈銀黑色,折光強,質地細膩柔和。這種炫目而細膩的硯色極為少見。其中的十多塊硯料帶有很小的眉紋,眉紋細而凝聚,眉形微有彎弧,眉角成尖,微上翹,不同于眉子坑其他坑口的眉紋。在以前的幾十年間,這種眉紋石品從未發現過,有收藏者根據開采位置和硯坑形狀,與宋代文獻記載的唐坑眉紋對照發現完全吻合,唐代開元年間開采的眉子坑舊洞終于被發現,唐坑、唐眉一詞由此産生,唐坑眉紋硯石也在沉寂了近千年後重見天日。

古人所雲唐坑眉紋有“甲痕”和“卧蠶”,“甲痕”是指其眉紋線條凝細簡潔,微帶有弧,眉尖凝而微翹。“卧蠶”是指其線條略粗,如蠶微彎。“眉子下坑”還有其他一些眉型,有如唐代仕女之“娥眉”,有細長而中心微有隙絲的解索眉,有陽剛秉正的直眉。其共同特征是眉的線條凝聚而濃黑,眉角聚集。

“眉子坑”和其他坑口都有“子石”石品,在芙蓉溪、稻田、老舊房基中挖出的子石中,以芙蓉溪子石最佳,其中也有少量眉紋子石,但唐坑子石十分少見,各類子石表皮上長時期形成的珍珠皮包漿,也是吸引衆多收藏者的獨特之處。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11

“眉子坑”和其他坑口都有“光闆”石品,所謂“光闆”,就是沒有明顯的紋理和石品特征的硯石,是正脈之外的硯石。但也有少量佳品,或者勝在石質純淨細膩,或者勝在紋理美觀稀少。它們以“眉子坑”和“水舷坑”的“光闆”比較常見。

“眉子坑”的“光闆”略有折光,底質多有魚子點一樣的暗點,或含帶狀眉(嫦娥眉)。“水舷坑”的“光闆”,略有折光,或有小點,帶有水浪眉,質地細膩溫潤,“羅紋坑”的“光闆”帶有羅紋,“金星坑”的“光闆”多有金星點,或含暗的帶紋,質地比其他坑口堅硬。

歙硯中的“底闆”是指硯石的底質,如形容硯石“底闆通透”,是指硯石整體的石質是上下相同的。歙硯中的“光闆”和“底闆”與端硯中的“頂闆”和“底闆”的含義是完全不同的。

歙硯中還有着著名的“青琅玕”石品,大家把它賦予了“眉子坑”。但“青琅玕”到底出于哪個坑口,是哪種石品,從古至今衆說紛纭。人們綜合了古籍記載,行業約定,審美習慣等條件,達成共識的“青琅玕”石品是:“一種石質外觀帶着青色、内蘊寶光、如珠似玉的美石”。(圖6)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12

古代文獻中幾類代表“青琅玕”的解釋分别是:為熱帶海洋植物珊瑚所形成的岩石;是孔雀石的一種,又名綠青;竹子。

唐代皮日休《太湖詩·上真觀》中有“琪樹夾一徑,萬條青琅玕”。唐代杜甫《鄭驸馬宅宴洞中》詩中有“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青琅玕”。

這說明“青琅玕”被相當多的古代文人指為青綠色的竹子。而從古至今歙硯實物主要石品顔色是以黑為主的底色,即使是“金星坑”的廟前青、“濟源坑”的茶葉綠魚子、“碧裡坑”的綠石,也與竹子的青綠色相差甚遠,那麼歙硯中能達到古人贊美歙硯青蒼之色,美玉之華的硯石,應該是誰呢?今天的歙硯使用和收藏者們把“青琅玕”的石品歸為了四種:

一、出自“眉子坑”銀黑色無紋理的硯石。

二、出自“眉子坑”青黑色無紋理的硯石。

三、出自“水舷坑”銀黑色(或者青黑色)無紋理的硯石。

四、出自“眉子坑”銀黑色(或者是青黑色)有紋理的硯石。歙硯中的“青琅玕”是何物,至今無解。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13

眉紋硯料的市場價格以子石最高,老坑硯料次之,新坑硯料再次之。

歙硯中的市場價格以“眉子下坑”的唐眉石品最高,它緣于2001年挖出的帶唐眉最大的一塊硯料以八千元價格成交,創造了當時眉紋硯料的最高價格,轟動出産硯料的硯山村,人們開始知道眉紋硯料最值錢,此後,眉紋硯料價值迅速增漲。中坑宋眉與水舷坑水波眉(圖7、圖8)次之,目前能上幾十萬元的歙硯硯料,多是石品精美、尺寸較大的這三種坑口硯料,“青琅玕”是助推價格的主力。其他如“羅紋坑”“水蕨坑”(圖9、圖10)“葉九坑”(圖11)“外莊坑”(圖12)“樟樹背”(圖13)等坑口的眉紋硯料,市場價格依次向下,其中又以雁湖眉、水浪眉、對眉為貴,虎斑眉(圖14)、鳝肚眉、棗心眉次之,像“橋頭坑”八寸長方形細長棗心眉石品的硯材現在市場價格已經過千元,闊眉、細眉、長眉、短眉多為常品,市場價格變化的原則是名坑的名品最高,名坑的普通品和普通坑的名品價格次之,普通坑的普通品價格最低。

大陸各地與龍尾石的石品相似的硯石有很多,有玉山、九江、大谷運、上豐石等地出産的硯材。特别是江西九江眉紋石與龍尾山眉紋石品十分相似。

九江眉紋石本身就是江西本地産出,地質結構差别不大,與龍尾石有着很多相似之處,幾可亂真。

眉子坑歙硯的欣賞與收藏

圖14

仿冒者有兩種,一是把一般的九江眉紋石制作成帶“中國歙硯”字樣的木盒當成旅遊紀念品出售,二是在市場中常常有不良商家以九江眉紋石冒充婺源硯山各坑口的眉紋石品,制作成中高檔硯出售,危害很大,而随着龍尾石越來越少,這些仿冒品在市場中越來越多。而許多普通的學生硯也是由一般的九江眉紋石和玉山羅紋石制成,淘寶網上也有玉山羅紋石和九江眉紋石制作的硯,有的标明玉山羅紋石和九江眉紋石,有的不标明,市場價格很便宜,屬于友善大衆了。

九江眉紋石與歙硯眉紋石相比,九江眉紋山料的尺寸很大,也有仔石,大部分石色偏淡,瑩潔和折光度不如歙硯老坑石料,石漿和石粉顔色比歙石略深,呈灰黑色。石上的金星一般圓而大、偏黃而無光澤,銀星質感堅硬而顆粒大,眉紋無明顯折光,多數連成片,紋理不清晰。其中少數上佳者,純淨度和絹雲母含量較高,眉紋比較接近歙硯石料,發墨尚可,現在也不容易見到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