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手車将成消費新藍海

進入2022年,二手車行業再迎重大利好。1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方案》中要求,積極發展二手車經銷業務,推動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進一步擴大二手車流通。

“随着各項利好政策的落地和實施,特别是減稅、限制政策等‘堵點’問題逐漸松綁,二手車市場有望成為中國汽車消費的新藍海。”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預計,2022年大陸二手車交易量将突破1900萬輛,并會向2000萬輛發起沖擊。

市場環境持續改善

公安部釋出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大陸機動車保有量達3.95億輛,其中汽車3.02億輛。在全球經濟放緩、汽車行業增長緩慢的大背景下,如何盤活巨大的汽車存量市場,成為擺在多方面前的一道必答題,而拉動二手車市場消費,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答案。

近年來,二手車行業交易規模不斷增長。2021年,大陸二手車交易1758.5萬輛,同比增長22.6%。但與發達國家汽車市場中二手車交易量是新車交易量的2倍左右相比,大陸二手車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限遷問題一直是導緻二手車市場流通活力有限的堵點問題。所謂限遷,是指一些地方對于外省或者外市的二手機動車,采取限制環保标準、限制年份等措施,以避免外地車輛大量流入本地市場。自2016年以來,國家三令五申不得設定二手車遷入門檻。2021年,取消限遷、異地轉籍電子化、減征銷售增值稅……多部門出台的流通便利政策,讓二手車行業“春風不斷”。

此次《方案》提出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更被業内視為推動二手車發展的“強心劑”。商務部市場運作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表示,“盤活二手車交易,不僅能帶動新車消費,而且能促進車輛梯次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随着限遷政策逐漸松綁,二手車消費潛力将進一步被釋放。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日前召開的2021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發展論壇上透露,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優化二手車轉移登記,規範二手車銷售管理,大力發展二手車經銷業務,全面打通二手車市場的堵點和痛點,相關政策一旦出台,将為二手車市場的發展注入新活力,二手車流通将會和新車流通一樣便捷,能為新車消費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推動整個汽車市場可持續發展。

政策推動和市場紅利,使得更多商家看好二手車市場。2021年底,一嗨租車宣布開展二手車零售業務,線下門店内車輛可租可賣。天眼查資料顯示,大陸現有超60萬家車商經營範圍含二手車,且狀态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二手車相關企業中,22%的企業成立時間在1年以内,超半數的相關企業成立時間在1年到5年之間。

現在,一些做得較好的汽車品牌店内新車與二手車展位比已經可以達到2∶1。奧迪、一汽大衆、林肯、吉利等品牌已經陸續建立獨立的二手車展廳,後續還将有更多品牌跟進。

線上銷售漸成氣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手車線下門店的生意經營難度普遍加大。然而,在北京昌平做二手車業務的“90後”亢嶽,憑借着線上引流,線下門店的成交量不降反增。這位在微網誌擁有181.7萬粉絲的部落客透露,晚上拍好視訊發到網上,馬上就有客戶來談價格,敲定價格後,第二天就可以叫物流來運車發貨。

正如亢嶽一樣,由于客戶消費習慣的變化,二手車行業的車商們都在積極求變。不僅中小型二手車商深度探索線上推廣和交易,就連二手車電商平台如瓜子二手車也開始全面線上的轉型。

2021年,瓜子二手車自營的瓜子嚴選與超過6000家入駐車商共同完成電商模式切換。瓜子二手車全國城市門店調整為城市倉,線下銷售服務人員全部轉至線上。

在車好多集團首席執行官、瓜子二手車創始人楊浩湧看來,大陸二手車行業正迎來赢得消費者信任的曆史機遇期,二手車行業将由基于交易的傳統模式向基于綜合服務的現代模式演進。二手車新電商模式實作了更多、更好的車源供給,更高的周轉效率以及更全面的使用者保障。

從國際市場來看,二手車電商化趨勢也愈發明顯。歐美等發達二手車市場已完成電商化改造,電商購車體驗受到使用者廣泛認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電商化線上購車模式越來越成為歐美二手車市場主流。

行業更新與模式疊代的本質,是提升行業效率、創造使用者價值。積極為使用者提供極緻體驗的電商模式,有望成為二手車行業的流行模式。

新能源車尚待“啟動”

2021年,從汽車全流通鍊條來看,二手車市場增長明顯好于新車市場,但新能源二手車成了例外。二手車市場甚至流傳一段順口溜,“電動新車是個寶,二手車市沒人要,電池太差很頭痛,要換就要掏鈔票”。

即使在北京最知名的舊機動車交易市場——花鄉二手車市場,也很難看到新能源車的身影,僅有的寥寥幾輛,價格也“慘不忍睹”。當記者問起為什麼不收新能源車時,二手車商肖龍連連搖手,“别提了,之前收了一輛特斯拉,兩個月都沒賣出去,後來虧了好幾萬才甩出去”。

“買二手新能源車不踏實,新車更有吸引力。”消費者王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年生産的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短、安全性低,使用後動力電池的衰減比較明顯,而現在新能源的新車品種多、續航長、品質更有保障。

車商不碰、消費者不認新能源二手車的症結,主要在動力電池上。有業内人士告訴記者,新能源二手車市場不成熟、不規範,是新能源二手車保值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需要車企提高動力電池的技術性能,實作更長時間使用及更小衰減幅度,同時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技術标準及評估體系,這是推動新能源二手車市場走向活躍的重要着力點。

目前,國内新能源車企也在為解決二手車的保值問題做出探索和努力,如蔚來汽車釋出了二手車業務體系;上汽集團成立了二手車認證中心,為車主提供二手車保值回購業務,同時甄選新能源二手車進行銷售。不過,這些新模式的落實效果還有待觀察。

縱然現在新能源二手車着實有點“冷”,但放眼未來,這個領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沈進軍認為,綜合來看,傳統的燃油車産銷已經基本見頂,未來下行可能已是趨勢,而新能源汽車将保持高速增長,逐漸搶灘燃油車市場。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小詩也分析認為,随着電動汽車增加,電動汽車二手交易量也會大幅增加,2025年預計會達到20萬輛甚至更高。

二手車市場持續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2021年,大陸全年二手車交易量占新車銷售量的比例達到0.67,創曆史新高。新的一年,二手車行業各主體将如何通過提升管理能力、營運能力、服務能力來分享市場增長紅利,值得期待。(記者 劉瑾)

原标題:2022年交易量預計突破1900萬輛——二手車将成消費新藍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