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和閨蜜視訊。
“親愛的,新年快樂啊。”

“這新年快樂不快樂我不知道,我就希望新年快過,越快越好,欻地一下子趕緊過去的那種。”
閨蜜是個開心果,活潑開朗,她的吐槽自帶喜劇效果。
“你倒是與衆不同,過年休息,它不香啊?”我笑着搶白她。
“哎呀,别提了,别提了,年前吧,是買買買,洗洗洗,拖拖拖,炸炸炸,我是十八般武藝齊上陣,各種準備各種忙啊。”
“哈哈,每年過年之前,你都是聖鬥士。”
“我想着,等過年的鐘聲這麼一響,我就不用再奔忙,結果現在全家上下還是我最忙。”
“過年無休啊?”
“快别提休了,小年,初一,初二這三天,我炒了八桌菜,鍋都讓我炒出了大洞了。天天都是剝蔥搗蒜剁肉炒菜,剝蔥搗蒜剁肉炒菜,真是夠夠的。好不容易等别人都吃飽了,喝好了,酒過三巡睡倒了,該我上桌了,我滴個媽耶,肉沒了,菜空了,就剩蒜瓣和洋蔥了。”
她說得我想笑,但看她滿臉疲憊,我忍住了。
“賓主盡歡,好不容易,都要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我陪着笑臉,說着,歡迎下次再來,其實真想送他們千裡之外。等他們都看不見了,我才收起僵硬的笑臉,定晴一看,哎呀,我滴個媽啊,家裡莫不是進賊了吧。殘羹冷炙,杯盤狼藉,滿地垃圾。塌塌米中間一個坑,窗上的窗花随地扔。各種掃,各種拖,我都快瘋了。”
看着閨蜜一臉的無奈,我也感同身受。
“親愛的,實在不行,就去外面吃嘛,現在的飯店開業都早。”
"年前,我也是這樣和老公說的,可是他說外面的飯貴,也吃不好。尼瑪,你倒是吃飽了,喝高了,我腰酸背疼誰知道?”
“去婆婆家蹭幾頓飯吃。”我心疼閨蜜,給她出主意。
“别提去婆家了,妯娌三個,咱是老大,嘴又笨,花言巧語咱不會,二弟妹說,還是喜歡咱大嫂做的那個飯,三弟妹馬上接茬說, 對呀對呀,色香味又對。哎,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發配到廚房做飯去了。在婆家重複着在家裡做的事兒,不僅沒有少,而且心更累。”
“初二不是就能去娘家了嗎?去了自個媽家,可以撒撒嬌,任任性。”
“咳,回娘家,咱還是老大,弟弟弟媳坐在左邊,玩手機,妹子今年剛結婚,可妹夫還蜜裡調油,我媽自己在廚房裡捯饬,你說,我坐哪兒合适?坐哪兒都不合适,去廚房是最合适的。蒸煮煎炸,我幹的滿臉是汗,坐享其成,他們吃的淋漓暢酣。”
“抱抱,抱抱。”我無言以對,隻能是隔屏說抱。
“做飯,做飯,做飯,一天到底别人是幹飯人,我是家庭煮婦。累啊累,累到快崩潰。”
“這.....這.....這年過得也是有點憔悴。”
“不說了,不說了,又來了一波人,我還得趕緊去做飯。你說這年過的,錢也花光了,人也苦瓤了。年快過去吧,人也要回歸正常了。”
“快去做飯吧,等你不忙了,咱倆去喝奶茶。”
無獨有偶,閨蜜剛吐槽完,就看到了一個視訊,是一個小夥子,男扮女裝,講過年女人們的辛苦不易。點贊最多的一條評論是:哈哈哈,一個男生把勞動婦女的形象诠釋得活色生香。還有很多評論說是說出了很多媽媽的心聲,也希望爺們兒動手參與到家庭“煮婦”行列。
是啊,昨天晚上,我難得心平氣和地對老公說:你和倆閨女都說我脾氣暴躁,如果你們都能動手參與到家務裡,而不僅僅是垃圾的制造者,我想我也不必要每天都和你們父仨,一定會化幹戈為玉帛的。
家務,是看不見的工作。工作量大,還沒有成效。你天天在掃地,你老公孩子會說,地不髒,你掃啥?煮婦們天天在做飯,他們吃得理所當然。其實,一飯一粥,都凝聚着“煮婦”們的愛。
真希望,家庭的每個成員都參與到家務中,而不僅僅靠着女人。也真的希望女人們,不要被生活的瑣碎,逼成要麼怨氣沖天,要麼悲觀失落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