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它們都“翻車”了?

作者:大海戰2硬核海戰遊戲

春天來了,又到了......新手機釋出的季節。随着高通、聯發科旗艦 SoC 的推出,各大智能手機廠商已經蓄勢待發,要從本月開始掀起旗艦手機更新換代的潮流。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迎接新手機之前,我們今天就來回顧一下,過去一年裡那些不如人意的産品。哪些産品“翻車”了?它們在新的一年裡能否取得進步,重新散發真香之氣呢?

2021,它們都“翻車”了?

骁龍 888

888,高通用一串中國人心中的吉祥數字,為骁龍 865 繼任者定下了名号——讨個吉利,也讨好中國市場。

2021,它們都“翻車”了?

高通表示,骁龍 888 首發了 Cortex-X1 性能核心,CPU 架構為最新一代 Kryo 680,CPU 性能提升高達 25%,Adreno 660 GPU 圖形渲染速度提升35%。不僅如此,骁龍 888 還是高通首款內建 5G Modem 的旗艦 SoC,理論上更利于散熱,并減小功耗。

2021,它們都“翻車”了?

然而,骁龍 888 的表現并不如人意,這都歸罪于嚴重的發熱與高功耗。AnandTech 評測資料顯示,骁龍 888 的 GPU 雖然峰值性能比上一代的骁龍 865 有所提升,但因為嚴重的發熱、過高的功耗導緻降頻,出現大幅度的性能下降。

平均下來,骁龍 888 的 GPU 提升範圍僅有 5%-20% 的範圍,達不到所宣傳的 35%。在某些場景下,骁龍 888 因為過熱、降頻,持續測試下幀數甚至比上一代的骁龍 865 還低。

2021,它們都“翻車”了?

為了保持更好的裝置性能表現,手機廠商紛紛打出“馴龍高手”的旗号,每款旗艦手機必談散熱設計。更不用說,不少手機廠商還順勢發展配件副業,做起了散熱背夾。骁龍 888 面世僅數月之後,高通就拿出上代旗艦骁龍 865 做了個“Max”版——骁龍 870,從側面說明了 888 的不如人意。

2021,它們都“翻車”了?

最可能為骁龍 888“背鍋”的,應該是三星 5nm LPE 工藝不夠成熟,是以,高通才會急于讓新一代骁龍 8 轉向台積電工藝。高通骁龍 888 交由台積電代工,一是 2020 年台積電 5nm 的産能幾乎被蘋果與華為擠爆,二是此前三星代工的骁龍 835 表現确實不錯。從事後來看,這終究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骁龍 888 有着諸多亮眼之處,不僅內建 5G 基帶,還有更新的 AI 引擎、14bit 三重 ISP,為旗艦手機帶來更強的影像性能。但從整體而言,骁龍 888 性能表現上的遺憾,讓這些進步黯然失色。

2021,它們都“翻車”了?

MIUI 12

MIUI 一直是國内最好用的定制安卓系統之一,曆經多年的更新,所收獲的評價基本都是好評,從界面設計到功能齊整程度皆是國内頂尖的存在。

但在 2021 年,使用者對 MIUI 的吐槽不停湧現,一句“改改 MIUI 吧”,直接把 MIUI 推到了網絡輿論的風口浪尖。集多項重大更新于一身的 MIUI 12,是使用者反映的 bug 重災區,從負一屏、橫屏分屏、小窗等常用功能,到動畫響應與各種小功能都有可能觸發。

2021,它們都“翻車”了?

圖檔來自知乎

如此風評反轉,其原因還是 MIUI 12 的功能上新太多,加上動畫引擎更新、安卓底層大版本的疊代,測試時間不能得到保證。MIUI 雖有大量活躍的米粉參與測試,但快節奏的更新下,一些低優先級的問題得不到迅速響應,遺留到了後續的穩定版更新之中。這不僅給使用者帶來了不好的印象,還在一段時間裡造成使用者追求問題處理速度,湧入開發版本“占坑”的情況。

2021,它們都“翻車”了?

為了改善體驗,小米沒少花功夫,比如在 MIUI 12.5 的基礎上推出了 MIUI 12.5 增強版,重點優化體驗,修複了許多嚴重的 bug。到年底 MIUI 13 釋出時,使用者對 MIUI 的批評之聲少了許多。

2021,它們都“翻車”了?

但是,一時的小修小補,并非長久之計。MIUI 需要做的,是定位 bug 集中出現的核心所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此外在開發節奏上,MIUI 需要慎重衡量功能的上新與測試節奏,在推出新功能的同時不落下穩定性。随着國内廠商不斷加碼系統體驗,MIUI 需要交出足夠好的成績單,才能繼續證明自己仍是國産系統的第一梯隊。

2021,它們都“翻車”了?

AirTag

緊随一部“沙發大冒險”的果味廣告,蘋果在 2021 年的春季釋出會上揭曉了 AirTag 追蹤器,229 元一個,779 元四個,讓丢鑰匙的代價變得昂貴。不便宜的價格,沒有讓人們打退堂鼓,還激起了一些大神的創作欲望——比如買 64 個 AirTag 下五子棋。

2021,它們都“翻車”了?

網絡熱潮之下,AirTag 卻并未如我們預想中的火爆,發售熱潮之後便很少被提起,也并未如人們所預想的那般好用。從蘋果官方的廣告來看,AirTag 最主要的功能是室内快速定位,在一個小範圍的區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與許多人想象中跑到天涯海角都能找到效果存在落差。

2021,它們都“翻車”了?

按照設計上,借助 UWB 超寬帶技術與依賴蘋果“查找”(Find My)網絡,AirTag 四舍五入追蹤到世界盡頭也沒毛病。可問題在于,不是每個人都使用 iPhone,也不是所有手機都支援 UWB。iPhone 雖是年年暢銷,但在北美市場以外滲透率并沒有那麼高,限制了 AirTag 的用武之地。

反過來,蘋果裝置覆寫廣泛的區域,AirTag 又帶來了新的煩惱。自從釋出以來,國外媒體報道的 Airtag 跟蹤事件接連不斷,甚至有媒體将 AirTag 描述為“完美的跟蹤工具”。

2021,它們都“翻車”了?

蘋果雖有推出防濫用措施,比如讓 AirTag 離開持有者後 8 至 24 小時内發出警告提示聲,推出面向安卓使用者的偵測檢查 App 等,終歸是防不勝防,漏洞不小。

2021,它們都“翻車”了?

安卓版 AirTag 追蹤檢測工具,需要使用者自行安裝

當然,工具本身沒有錯,錯在濫用工具的人身上。如何提高 AirTag 的實用性,完善隐私機制,需要蘋果多多研究。

2021,它們都“翻車”了?

魅族三零系統

魅族 18 系列的釋出會上,“珠海小廠”魅族喊出了一個逆時代大潮的壯舉,要打造 0 廣 0 推 0 預裝的“三零手機”:從魅族 18 系列開始,系統自帶應用無任何廣告,18 系列不預裝任何第三方應用,沒有營運廣告推送等。

2021,它們都“翻車”了?

廣告業是網際網路最重要的産業之一,是廠商的一大筆收入來源。幹掉廣告、預裝、推送,對哪家智能手機廠商來說都難以想象,更别說是份額淪為“others”的魅族了。魅族真的能做到嗎?

至少如今的魅族,肯定是做不到的。僅僅過了半年,魅族就做出了“艱難的決定”,魅族官博删除了有關“三零手機”的相關内容,官網中的 Flyme 9 與魅族 18 系列産品描述,也尋不到“三零手機”相關内容。

2021,它們都“翻車”了?

魅族表示,魅族 18、18 Pro 兩款機型不受此次調整影響,會繼續魅族 18、魅族 18 Pro 使用者的承諾。如此誠懇,令人動容。怎料三個月之後,魅族就吃到了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紙罰單,原因是魅族 18 和 18 Pro 系列手機内的天氣、計步器等系統自帶應用中出現廣告推送,與所宣傳的“三零系統”中無廣告的描述不符。魅族回應稱是背景系統故障,已認真整改完畢。

2021,它們都“翻車”了?

天下苦廣告久矣。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眼前的廣告不斷進化,從網頁廣告,到影視節目片頭廣告,再到手機上無處不是廣告位。不隻是魅族使用者,所有的智能手機消費者都會期望有個三零政策。

中國智能手機這個内卷市場裡,各大智能手機廠商——尤其是國産廠商,價格戰之下,手機的利潤空間相當稀少,廠商們就不約而同地依賴起了廣告業務。唯一可以置身事外,又好賣又盡可能做到無廣告的廠商,或許隻有蘋果——2021 年第二季度,蘋果卷走了世界智能手機市場 75% 的營業利潤,剩下的 25% 大部分又被三星卷走,留給國内廠商的“肉”,寥寥無幾。賣手機越是“不掙錢”,就越要靠賣廣告掙錢,成為了中國廠商的常态。

2021,它們都“翻車”了?

回過頭看,三零政策就像各種新年 Flag。目标現實且執行堅決者,終将到達理想的彼岸,那些目标高出天際,炫耀重于貫徹者,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三零政策的結局,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它讓人遺憾但不值得惋惜。

2021,它們都“翻車”了?

總的來說,這幾款産品并非徹底的失敗,而是在最終的體驗上,沒有達到人們預想的水準。往者不谏,翻過舊賬,我們真正希望的是,廠商能從不完美的産品裡找到提升的方向,在新的一年用更加優秀的産品說服廣大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