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行業“新寵”Mini LED市場不及預期,翻身機會何在?

行業“新寵”Mini LED市場不及預期,翻身機會何在?

顯示行業正越來越多地将目光聚焦到“新寵”Mini LED身上。然而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被寄予厚望的Mini LED表現卻不及預期,讓整個産業陷入“空歡喜”。進入2022年,Mini LED需要打一場“翻身仗”。

顯示行業的“新寵”

2021年被業界視為Mini LED技術的商用元年,蘋果推出重量級Mini LED相關産品,三星、TCL、創維、海信、康佳等電視品牌對于Mini LED的卡位戰日趨激烈,華為、小米也已加入戰團。巨頭開路下,Mini LED賽道變得熱鬧非凡。

蘋果在2021年陸續釋出了搭載Mini LED 背光顯示屏的新款12.9 英寸 iPad Pro和新款MacBook Pro。據産業鍊消息,蘋果将在2022 年釋出的新款 MacBook Air中也配備 Mini LED 背光屏。

三星電子在2021年推出了一系列50~85英寸中高端4K以及旗艦55~85英寸8KMini LED電視機,首年出貨即破百萬水準,達150萬台。TCL在2019年已實作Mini LED電視的量産,迄今已推出多款Mini LED智慧屏系列産品。創維自去年2月釋出首款Mini LED電視後,又在9月推出75英寸和86英寸的Mini LED電視Q72。康佳除Mini LED電視外,還在2021年釋出了首款Mini LED背光顯示器和影院Mini LED屏。海信則在CES2022展會上推出了搭載自研8k畫質晶片的mini LED電視85u9h。

華為、小米也沒有缺席。2021年7月,華為釋出了旗下首款Mini LED背光電視——售價24999元的華為智慧屏V 75 Super。小米更是早在2020年9月就推出了其首款Mini LED産品——小米電視大師至尊紀念版。

目前,Mini LED正處于産能擴張期,上遊晶片材料、中遊面闆以及下遊終端蓄勢待發,市場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據預測,僅蘋果、三星和華為三家主要廠商2021年的産品,就有望帶動上遊11萬片/月的Mini LED晶片出貨量,對應市場規模超過30億元。前瞻産業研究院預計2026年中國Mini LED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0億元,2020年-2026年複合年均增長率将達50%。

業内人士認為,對于整個顯示行業而言,Mini LED背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具有特殊意義。一方面可以推動顯示技術創新疊代、對标OLED。目前,傳統LED在高端顯示市場受到了OLED技術的擠壓,而MiniLED的出現在關鍵顯示性能名額上極大縮短了與OLED的差距,同時其在成本效益方面也頗具優勢:如今Mini LED的顯示效果已與現有的OLED非常接近,但其價格卻是OLED的60%到80%。另一方面,Mini LED背光技術能夠進一步延長LCD的生命周期。

此前,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曾指出,若MacBook與iPad因采用Mini LED面闆而得到市場更多正向回報,将會有更多非蘋果廠商仿效蘋果采用與推廣Mini LED的政策,而這将會大量消耗LED的産能。

奧維睿沃進階研究經理榮超平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Mini LED的應用廣泛,從小尺寸VR裝置到大尺寸電視其實目前都有相關産品。Mini LED對于上遊供應鍊和下遊終端廠商來說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行業“新寵”Mini LED市場不及預期,翻身機會何在?

市場表現不及預期

随着Mini LED背光在2021年商用化的啟動,來自上中下遊的裝置、晶片、封裝、背光模組、面闆、終端品牌廠商紛紛布局,為了搶得先機而投入大量的資金與精力,直接推動着Mini LED産業駛入快速成長的車道。

在終端應用上,Mini LED電視成為最為火熱的一個闆塊。根據去年多家市場調研機構給出的預測,2021年全球Mini LED電視出貨量預計在300萬-500萬台之間。不過,最終市場給出的回報卻不及預期,讓整個顯示行業等來了一場“空歡喜”。

奧維睿沃(AVC revo)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Mini LED電視出貨量150萬台,雖然相比2020年有巨大飛躍,但隻達成品牌廠商2021年初300萬台出貨目标的一半。其中,三星電子是最大的出貨廠商,占據Mini LED電視78%的市場佔有率;其次是TCL,占據16%份額,其他品牌廠商雖然入局,但是份額還較低。而相比之下,2021年OLED電視出貨量達670萬台,年增70%。

雖然目前Mini LED技術已較為成熟,但受制于成本因素及差異化消費需求,Mini LED背光産品率先被應用至中高端細分市場。通過采訪多位業内專家,記者發現成本問題是阻礙Mini LED規模化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2021年主流品牌廠商陸續釋出了Mini LED電視,但是從定位上來看,Mini LED電視價格并不低,有些價格甚至超過OLED電視。”榮超平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Mini LED技術在目前發展過程中,面臨技術、成本、與OLED競争等方面的挑戰。

首先,技術方面,Mini LED在持續縮小LED間距的過程中,面臨晶片、封裝、驅動IC、背闆等諸多方面的難點。其次,因為Mini LED電視成本高,導緻整機售價高昂,不利于市場滲透。另外,Mini LED在高端市場發展受到OLED的競争,作為在LCD基礎上改良的技術,Mini LED在對比度、區域控光效果方面向OLED 技術靠攏,但還是需要通過背光發光,是以在輕薄、可卷曲性等方面還是不如OLED。目前Mini LED電視售價并不占優勢,是以Mini LED電視要想快速發展,還得解決技術、成本等問題。

此外,行業規範也是Mini LED發展中面臨的一個問題。目前Mini LED相關産品類别多、定位不夠清晰,缺乏統一的技術标準與規範。

TCL華星光電Mini/Micro LED技術研究專家李文濤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是Mini LED起量的一年,但整個Mini LED行業中應用最多的領域還是在大尺寸電視和電競顯示器,以及少量的筆記本電腦和平闆上。其整體的工藝尚未完全定型,是以各廠商的成本差異很大,導緻終端産品成本高,客戶接納度不高。

“技術方面的限制倒不是特别多,主要是由于整個行業中的參與者不夠多,各方能力不一。而MiniLED相當于一種新技術,和原來的正常産品相比要求更高,技術實作方式、供應鍊(裝置,材料,工藝)變化,技術累積程度(尤其是COB工藝)以及生産制造良率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終端成本。”李文濤告訴記者。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胡春明指出,出貨量隻是時間問題,而最大的挑戰應該是成本問題,解決的方向是靠品牌來拉動。

打一場“翻身仗”

Mini LED在2022年的發展勢頭将有增無減。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調查顯示,2022年Mini LED電視年增率翻倍,出貨量将挑戰450萬台。

胡春明向記者表示,Mini LED背光的應用主要是大尺寸應用,包括電視、顯示器和筆記本電腦等。其技術前景目前看比較明晰的是玻璃基,市場前景還是在傳統應用上,方向應該是成本降低或産能消耗。而Mini LED直顯的技術前景和方向都跟背光相同,但市場還應在新的增量市場機會,比如對PCB基産品的替代,或者影院等。

2022年1月舉辦的CES2022(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可以被視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标,本屆展會上能夠看到Mini LED技術備受青睐,新産品不斷增多。首先是先前已經入局的三星和TCL持續發力Mini LED,均推出了新款Mini LED電視和顯示器。據TCL透露,Mini LED是TCL電視目前核心戰略方向,2022年TCL将推出3大系列、4個尺寸、7條産品線、18款Mini LED産品。此外,一些其他品牌也加入Mini LED的陣列之中,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日本索尼首次引入了Mini LED技術,并推出了兩款Mini LED電視産品。

而Mini LED産業的蓄勢待發,并不是終端廠商的“一廂情願”,其背後的底氣來自于産業鍊上中下遊相關企業的積極行動。

在上遊晶片廠商中,國内LED晶片龍頭廠商三安光電頻頻增資Mini/MicroLED,在Mini/Micro LED的布局上持續加碼。去年9月,三安光電釋出公告,拟募資不超過79億用于湖北三安光電有限公司Mini/Micro顯示産業化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進一步擴大Mini/Micro LED産能。根據三安光電目前取得的意向性訂單,2022 年訂單金額約 2.2 億元/月(美元按照 6.5 匯率折算)。

胡春明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Mini LED技術産業化程序加速的原因跟OLED和Micro LED等競争技術相關,但更主要的還是LCD技術自身更新的需要,供給側的動力要比需求側的拉力大。”是以,Mini LED技術的發展前景一是要看其能否幫助LCD技術提高附加值,即以不斷降低的成本不斷下沉擴大應用規模;二是要看其能否開辟更新的增量細分市場。現在看來,前者的市場表現更樂觀一些。

在面闆廠商中,TCL華星從2017年起就率先布局全産業鍊,多年來持續深耕MiniLED的技術與産品研發,在Mini LED核心技術鍊條上的背光設計、背光技術、整機模組等12個領域擁有幾十項技術制高點和數百項專利技術。京東方從2020年開始,将MLED(Mini/Micro LED)列為獨立事業,并推出一系列Mini LED背光和直顯産品,提升MLED領域的技術和市場能力成為其未來3-5年重點關注的方向。終端廠商創維也于去年5月斥資65億元圍繞Mini LED晶片、背光模組、電視、直顯等項目建設。

未來在終端廠商的牽引下, Mini LED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将持續加碼,Mini LED相關産品也會持續放量。而随着上遊産業鍊技術成熟度的改善,技術端優化和成本端下沉,Mini LED應用将進一步普及。對于“空歡喜”的Mini LED而言,也亟需在2022年打一場“翻身仗”為自己正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