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年初二,一頓團圓飯讓我明白:孩子的禮儀就是家庭的素養

大年初二,一頓團圓飯讓我明白:孩子的禮儀就是家庭的素養

每年春節家裡都要組織家庭聚會,今年也不例外。

不過因為老姨家5歲的小孫女,今年大年初二的這頓團圓飯,大家卻吃得頗不痛快。

剛坐下來沒多久,小孫女就大聲地喊着“奶奶、奶奶,什麼時候上菜啊?我好餓呀”!一邊叫,還一邊拿筷子敲打着自己的碗碟,老姨隻能小聲地安慰她,表示不要着急。

沒過一會服務員開始上菜,有人還在夾菜,小孫女又開始使勁地轉動轉盤,把自己喜歡吃的雞翅、糖醋排骨都轉到了眼前,往碗裡夾了一大堆。

大年初二,一頓團圓飯讓我明白:孩子的禮儀就是家庭的素養

老姨雖然嘴上說着“孩子還小,吃飯沒個樣子”,但卻沒有攔着孫女的意思,反而還又夾了幾塊到孫女碗裡,而小孫女也是毫不在意,對着碗裡的排骨挑來挑去,居然把肥一些的又扔回了盤子裡。

看到小孫女這樣的動作,大家面面相觑,知道那盤排骨是吃不成了。

我們常說“餐桌禮儀最能展現一個家庭的教養”,如今家長對孩子的營養補充前所未有地重視,一門心思想讓孩子吃得好一點,吃得多一點,但有時候卻恰恰忽視了孩子的餐桌禮儀。

大年初二,一頓團圓飯讓我明白:孩子的禮儀就是家庭的素養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一屋不掃,難掃天下”,提醒廣大家長要對孩子的餐桌禮儀重視起來。

事實上也确實如此,一個孩子吃飯時表現得貪婪、自私、沒有教養,長大後也會習慣性地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基本的行為禮儀,不僅會受到他人的反感,更會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

用餐禮儀,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

幾千年前孔子就曾教導兒子道:“不學禮,無以立。”一個孩子如果不懂得禮儀,那麼未來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而用餐禮儀作為禮儀中最基本的方面,對孩子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1.為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大陸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吃飯時有着各種各樣的禮儀規範,比如吃飯時不能一心二用,不能大聲說話,不能濫用筷子等等。

我們在為孩子培養用餐禮儀的過程中,可以使孩子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進而進一步為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大年初二,一頓團圓飯讓我明白:孩子的禮儀就是家庭的素養

2.培養孩子基本的社會性

衆所周知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每天都要與周圍人進行最基礎的社交,而餐桌更是一個基本的社交場合。

幫孩子養成好的用餐禮儀,可以培養孩子最基本的社會性,使孩子能在餐桌上做出文明、衛生的用餐習慣,開展正常的人際交往。

3.使孩子明白長幼尊卑

根據大陸的文化傳統,不僅用餐前的座位排序要講究長幼尊卑,用餐時晚輩也要等長輩先動筷子,是以教會孩子基本的用餐禮儀,有助于讓孩子認識到長幼尊卑,明白孝敬長輩的重要性。

大年初二,一頓團圓飯讓我明白:孩子的禮儀就是家庭的素養

我們要教會孩子哪些用餐禮儀?

1.餐前準備

在用餐之前,我們可以讓孩子試着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準備工作,比如擺放碗筷、端菜等等,其次還要讓孩子明白入座順序不能随意,待長輩入座之後再入座,這不僅是作為晚輩對長輩的尊重,也是家庭基礎教養的展現。

大年初二,一頓團圓飯讓我明白:孩子的禮儀就是家庭的素養

2.用餐時

有的家長因為平時比較溺愛孩子,是以在吃飯時,習慣讓孩子一味地對着喜歡的食物大快朵頤,這樣的用餐習慣是非常不禮貌的。

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用餐時要懂得分享,不能表現得過于自私,而且還不應該用筷子在盤子裡挑來挑去、站起身伸直胳膊去夠桌子對面的菜,另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捂住鼻子和嘴巴,使用碗筷要輕拿輕放,不能用筷子指向他人等等,這些都是用餐時的基本禮儀。

大年初二,一頓團圓飯讓我明白:孩子的禮儀就是家庭的素養

3.用餐後

用餐完畢後,我們還要讓孩子明白不能随意地評價食物,抱怨飯菜不合口味,而應該對飯菜的準備者懷抱一顆感恩之心,向對方表示感謝。

而且作為晚輩,還要盡量等所有人用餐完畢之後清理餐桌,收拾碗筷,如果吃完飯後有事要先離席的話,要主動向長輩打招呼,然後再離開餐桌。

大年初二,一頓團圓飯讓我明白:孩子的禮儀就是家庭的素養

老苗結語:

餐桌禮儀是展現孩子家庭教養的重要方式,對孩子的餐桌禮儀,我們要從小培養。

常有家長會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我們除了要重視孩子的知識教育外,禮儀方面更要重視起來,具備良好的禮儀規範,才能讓孩子在未來走得更遠。

今日話題:你有注意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嗎?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紮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讨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