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2022
節
New Year's Eve

● 春節,作為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孩子學習春節禮儀的好機會。年關将至,教會孩子這些春節禮儀,讓他們做一個懂規矩、有禮貌的好孩子,更好的與人相處。
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将到來,每當這時,最興奮的莫過于孩子了。穿新衣,吃美食,收紅包,走親訪友,走街串巷的瘋玩,觀看絢麗的煙花爆竹……這些可都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事情。
在這個熱鬧、喜慶、祥和的節日裡,讓孩子們瘋玩很容易,但我們也很容易忽略孩子的禮儀禮貌問題。
春節期間,家長朋友們少不了向親朋好友拜年。此時,如果孩子不懂禮儀,在大人說話時插嘴、吵吵鬧鬧,就很可能陷家長們于尴尬的境地。年關将至,把這些春節禮儀教給孩子,這個春節讓孩子變成人見人愛的交際達人,告别“熊孩子”模式。
問候禮儀
見面大方打招呼
打招呼是人與人見面的基本禮儀,春節去親戚家,或家中來客人,難免要打招呼問好。為避免尴尬,爸爸媽媽需要提前和孩子溝通好見面時要怎樣打招呼。
爸爸媽媽可以事先和孩子模拟演練一下,提前告知孩子他們将會見到的親朋身份,應該如何稱呼,避免見面時孩子不配合,引起不必要的尴尬。
孩子面對不熟悉的人難免會緊張,這時,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着急,更别在衆人面前數落孩子,給孩子貼上“不喜歡叫人”的标簽,可以允許孩子先熟悉一下再叫人。
家裡來了親戚朋友,很多時候無論孩子是否願意,都會被迫營業打招呼。這對于害羞内向、見到客人會緊張不安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加劇孩子的焦慮。
對于害羞内向的孩子,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些問候的方式,比如微笑、點頭、握手、擁抱……對于活潑外向的孩子,可以教孩子一些人際交往用語,如“叔叔過年好”、“阿姨過年好”、“請”、“謝謝”、“下次再來玩哦”……
祝福話語要學會
新年新氣象,彼此間的祝福不能少。
如果孩子比較小,語言表達能力弱,爸爸媽媽可以教會孩子用手勢打招呼,比如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抱拳作揖。
對于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教他們說:“恭喜發财”、“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大吉大利”等祝福語。
抱拳作揖小貼士:傳統的拜年手勢自古男女有别,标準的男子作揖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手腕挨緊,并前後搖動;女子則相反,但女子不抱拳,隻壓手,手腕不要挨着,并前後搖動。
待客禮儀
待客行為我會做
客人來到家中,和客人打招呼後,可以邀請孩子參與待客工作,比如客人來了,用“請”的手勢把客人請進門,并招呼客人坐下,為客人端上水果,同時說“請吃水果”等等,樹立基本的待客禮儀常識。
大人講話莫吵鬧
在大人寒暄聊天時,孩子可在一旁安靜傾聽,如果有什麼需要或有什麼問題,可以詢問“請問我可以打斷一下嗎?”讓孩子知道來回走動、大喊大叫和随便插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分享謙讓好孩子
在客人來之前,先跟孩子商量好,哪些玩具是可以分享的,不能分享的先收起來。有小客人到訪時,孩子拿出可分享的玩具,給小客人玩或和小客人一起玩,也可以共同觀看有趣且有意義的卡通片、紀錄片等,扮演好小主人的角色。
送客祝福有禮貌
客人離開時,爸爸媽媽可以領着孩子送客人,可以事先和孩子說:“和叔叔、阿姨說再見,歡迎下次再來。”雖是簡單的一句話,由孩子說出來會令客人感到快樂,同時在耳濡目染中,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的小主人。
做客禮儀
孩子不懂做客禮儀,不僅會讓爸爸媽媽尴尬,更會讓主人認為孩子沒禮貌,教養不夠,對孩子産生很多負面評價。是以,如果過年要走親訪友,一定要告訴孩子這些做客禮儀。
家長拜年前提前電話預約并準時到達,來到拜年家庭門前先輕輕敲門,若是門鈴隻按一次即可。
進門後,爸爸媽媽引導孩子問好後主動把脫下的鞋子擺放整齊,受到招待時引導孩子道聲“謝謝”。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坐姿端正。站立時不要一腳直立一腳伸出;坐下時不要躺或趴在沙發上。
做客時,如果想要參觀除客廳以外的其他私人區域如卧室,需要征求主人的同意,不能亂闖。
未經主人允許不能亂翻東西,也不要亂開電視機、亂調遙控器,這是尊重也是界限。
不能亂扔垃圾,不能穿鞋在别人家沙發、床上跳來跳去。
不想、不喜歡吃的零食不要打開,找人幫忙拿東西先說“請”。
不喜歡吃的食物或零食,可以說“我吃飽了”,不能說“很難吃/不好吃”。
除非是主人真誠的贈與,不帶走小主人的玩具或物品。
做客時如果有什麼問題,不能像在家那樣大喊大叫,可以伸手向爸媽示意或走到爸媽面前輕聲說。
餐桌禮儀
過年時,面對美食誘惑,孩子們難免會忍不住好吃的小嘴。
有的孩子看到喜歡吃的菜就獨占;
有的孩子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用筷子在盤子裡翻來翻去;
有的孩子在餐桌上動來動去,沒吃完就到處亂跑、大喊大叫……
餐桌雖小,但餐桌禮儀至關重要,它可能會讓人對孩子贊不絕口,也可能讓人對孩子頻頻搖頭。而未來,孩子進入社會,總會有社交,基本的餐桌禮儀和用餐儀态,将會影響一個人在社交中的形象。
是以,千萬别小瞧餐桌禮儀。過年期間,是培養孩子餐桌禮儀的好時機。
不可坐上座,上座是留給長輩的。
用餐時不可先夾菜,讓長輩先動筷,等長輩到齊了再吃。
不可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挑挑揀揀,更不要獨占一盤菜。
用餐時細嚼慢咽,盡量不發出聲音,不要吧唧嘴,也不要含着飯講話。
不要把筷子插在飯上,也别用筷子敲碗盤。
筷子上沾有米粒時不夾菜。
用餐時不可大聲喧嘩,随意走動,更不能随意點評菜色口味。
用餐過程中,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
先吃完飯後想先離席,可以先放下碗筷主動說:叔叔阿姨,我吃飽了,你們慢慢吃。
夾到碗裡的飯菜要吃完,做到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紅包禮儀
過年,孩子最喜歡的,除了玩,當屬紅包了,這意味着孩子們可以将衣服上瘦癟癟的小口袋“喂”得鼓鼓的,然後走街串巷買好吃的。
過年收紅包,是一件開心的事,而收紅包也是很有講究的。
對于2歲以下的幼兒,爸爸媽媽要告訴他别人給他時要說聲謝謝,然後放進自己口袋或給媽媽。如果孩子太小不會做,爸爸媽媽可以扶着孩子的手,雙手接過紅包,帶着孩子說“謝謝”。
對于稍大點的孩子,事先跟他們說好,接紅包前,先向長輩問好,雙手接過紅包并表示感謝,千萬不能當面拆開紅包,也不要對收到的紅包随意點評,最好的做法是馬上把紅包放到衣服口袋裡或交給爸爸媽媽。
電話禮儀
過年時如果因疫情不能出門拜訪親友,可以通過電話拜年。雖然隔着網線,但電話禮儀少不了喲。
要注意打電話的時間,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通話時間也不可太長,以免影響他人休息。
打電話時先報上自己的名字,并說明要找的人。
爸爸媽媽在打電話時,孩子不要在一旁插嘴、搶電話或大聲嚷嚷。
接打電話時,要學會說“再見”,然後再挂電話,不要隻管自己講完就直接挂電話。
接打電話時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接打電話。
接電話時要學會說“您好”、“請問您是”、“請等一下”等禮貌用語。
接電話時有問有答,回答問題要大方,長時間不回應對方的問題不可取,不知道如何回答時,不能把電話扔到一邊走開了,可以問問爸爸媽媽。
電話拜年也可以說祝福語喲,比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财”、“大吉大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等常用祝福語。
春節即将到來,你是否已經教會孩子這些春節禮儀了呢?可不要小看這些禮儀喲,它可是會讓你的孩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你也會收獲一個懂規矩、講禮貌的文明寶寶喲。中國是禮儀之邦,這個春節,讓我們把這些春節禮儀教給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