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應對“節後綜合征”?試試這3招

有人說這世間最短的距離,就是從假期開始到假期結束。長假,再長也很短,一晃就過去了。

不知道你是否有着這種感受,離上班的日子越近,你整個人的狀态就越糟糕,一想到上班你就焦慮,甚至恐懼、睡不着覺。

真正到了節後上班的日子,你仍沉浸在春節假期的慵懶裡,感覺四肢乏力、反應遲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恢複工作狀态。

如何應對“節後綜合征”?試試這3招

如果你有上述症狀,恭喜你,你可能得了“節後綜合征”。

1

什麼是“節後綜合征”?

“節後綜合征”也叫“假期綜合征”,是指人們在長時間的假期後重新傳回學校或工作場所,會産生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感,進而導緻工作效率低下,它通常伴随有負性情緒、認知功能下降及各種生理和心理症狀。

這些生理症狀包括出現疲憊、頭痛、頭暈、失眠、惡心、食欲不振,甚至比較嚴重的腸胃反應;而節後綜合征導緻的心理症狀則有精神不振、心煩、焦慮、神經衰弱、恐懼等。

其實,我們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節後綜合征”,隻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打勞工為什麼會得“節後綜合征”呢?

從生理上來講,主要是因為長假打破了原有的生物鐘,飲食變得不規律,常常大魚大肉、暴飲暴食;睡眠也不規律,通宵熬夜成了常事。突然重返工作崗位,從不規律、過度放松狀态轉換為身體、精神高度緊張、有規律的工作狀态,如果沒有一個緩沖期,很多人是很難及時适應緊張的工作與生活的節奏。

如何應對“節後綜合征”?試試這3招

得“節後綜合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力定型”。

所謂“動力定型”,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比較穩定地從事某一活動,身體外邊和内部的條件刺激,按照一定的順序不變地重複多次後,他大腦皮質上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關系就能固定下來。

人們在生活中養成的習慣、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機制上都是動力定型的建立。動力定型形成後可以大大節省我們的腦力和體力上的消耗,減輕我們的負擔而提高功效。

長假讓我們形成了一種懶惰的動力定型,不容易改變。當我們重返工作崗位,需要改變假期的生活方式時,我們還停留在長假的動力定型模式上,很難适應新的工作模式,是以才會出現焦慮、恐懼等心态。

2

應對“節後綜合征”,不妨試試這3招

1)調整狀态,生活恢複節奏感

假期裡,你的工作和生活的節奏被打亂,重返職場,想要快速投入到工作狀态,你就要找回曾經的節奏感,在身體和心理上都要做出調整。盡快恢複原來的生活規律,重建立立長假前的“動力定型”。

如何應對“節後綜合征”?試試這3招

比如,規律飲食,調理身體的不适。過年飲食不規律,天天大魚大肉,不健康的飲食也會導緻“節後綜合征”。是以在上班後,調節飲食,盡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粗糧,減輕腸胃負擔,緩解身體的疲勞感。

再比如,調整作息,盡量恢複到長假前的作息時間,告别熬夜。

保證充足睡眠很重要,隻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如果睡不着,你可以睡前遠離手機、電視等電子産品。為了幫助睡眠,還可以睡前洗個熱水澡、喝一杯熱牛奶,用熱水泡泡腳,聽聽舒緩的音樂……使身體得到恢複,消除疲勞狀态。

在節後上班的前幾天,你多多少少都會有點不适應,是以更要做好準備。每天提前準備好上班物品、把時鐘鬧鈴設定好,確定自己能提前5分鐘到崗。不慌不忙,從從容容去上班,一天都有好心情。

自然界有“适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它一樣适用于職場,能快速調整自己的狀态,快速适應環境的人,一定能赢在職場。

2)列出工作清單,職場重獲掌控感

長假之後再上班,所有人的狀态都難免會下滑,可積壓的工作、新的任務并不等人,你會突然面臨千頭萬緒的工作,卻不知道如何下手。

如何應對“節後綜合征”?試試這3招

這時候,别着急。先列出待辦事項清單(To Do List),把需要處理的工作列成清單,按照輕重緩急的優先級順序排個序,列出工作清單,你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這讓你重獲職場掌控感。

很多人列出了清單,但實施效果卻不好,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清單中的某些工作太難以完成了。

節後恢複上班,不必做太複雜、太艱難的工作。降低啟動難度,讓自己容易完成這項工作,進而獲得成就感、滿足感。否則,不能完成這項工作,你得到的是滿滿的挫敗感。

網上有個“如何早起”的問題,一個高贊的回答就是“先坐起來”。

同樣,“如何開啟長假後的工作”?就從一個非常簡單的工作開始吧,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3)立下新年FLAG,人生找到目标感

一年之計在于春,想元氣滿滿開啟新的一年,最有效的莫過于思考一下新一年的工作、生活目标。

找到人生目标,你才有努力工作、好好生活的動力。

如何應對“節後綜合征”?試試這3招

如果春節之後你還沒有做,正好可以利用節後初上班這段時間,好好規劃一下。如果你已經做好了,那麼這時候你也可以重新審視一遍,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很多人年初立FLAG的時候萬丈豪情,可真正實施起來就成了“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到了年底,一個個FLAG成了打臉的恥辱柱。

如何對目标動力十足?《意志力紅利》一書教我們了一個設定目标的WOOP模型。

WOOP是4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組合:

W (Wish):願望,大目标;即明确你的願望、目标;

O (Outcome):描繪願望、目标實作的場景;即在大腦中想象目标實作後的場景(要清晰、具體);

O (Obstacle):障礙,實作目标的阻力;即理性分析追求目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

P (Plan):計劃;即制訂應對計劃并形成文字,随身攜帶,早起、睡前閱讀。

比如,阿薔的目标是在2022年年底之前賺到5萬元副業收入,這是她财務自由、人格獨立、超越環境、自我實作的基礎,隻有邁出這一步,她人生的改變才算真正啟動。

而要達成這個目标,她就要客觀分析實作目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探索克服障礙、進而達成目标的具體計劃、行動。最後阿薔的實施計劃是金融投資、财務兼職、考慮入股合作。

當這一切确定後,還要寫下來,每天反複大聲朗讀,入腦入心,讓這個目标不僅在大腦中,更要在内心深處紮根、生長。

如何應對“節後綜合征”?試試這3招

如果你立下的FLAG能一一實作,每一次自信的積累後,成就的就是你的自律。等到2022年年終複盤時,你就會有滿滿的成就感、自豪感。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祝你新的一年,從“新”開始,從“心”開始,你的人生将煥然一新。

作者 | 霍輝

責編 | 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