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8年,七十一歲的朱元璋終于病倒了。在他的病榻前忙碌的,除了太醫侍從,還有他晚年經常召幸的張美人。
張美人為朱元璋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小女孩這時不過四、五歲的年紀,僅比父親的曾孫大一點點。她每天都緊緊地跟在張美人的身後,隻有看到母親,她小小的心裡才不會對這些陌生人感到害怕。
自知大限将至的朱元璋躺在他的龍床上,渾濁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來往的人群。他對這些闆着臉小心翼翼的家夥感到厭煩透了,恨不得一刀一個把他們全部砍殺幹淨。
忽然,他在人群裡,發現了小小的寶慶公主。
小女孩也發現父皇的眼睛投向自己。她走到了父親的床前,向父親行了一個禮。站起身來,她好奇地問道:“父皇,你怎麼了?”
朱元璋卻沒有生氣,回答說:“孩子,父皇病了,你看父皇會好嗎?”這個問題把一旁的張美人吓得手足無措。
小女孩卻天真地笑了起來:“我生病的時候,睡一覺就好了,父皇好好休息,就會好的。”
朱元璋看了一眼臉色發白的張美人,繼續問寶慶公主:“如果父皇的病再也不會好了呢?”
寶慶公主急了,不管不顧地叫了起來:“父皇一定會好的!父皇一定會好的!”
朱元璋看着寶慶公主漲得通紅的小臉,忽然發現,這個自己一向很少注意的女兒,是那麼可愛,他覺得,這個小小孩子對自己的關心,遠遠超過所有在自己病床前出現的那些人的總和。
喝過藥,老皇帝累了,他松開寶慶公主的小手,沉沉睡去。朦胧中,他看見小公主緊緊地拉着張美人的裙裾,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朱元璋那早已硬如鐵石的心,忽然難得地動了一下。
老皇帝的大限終于到了。洪武三十一年的閏五月乙酉日,他終于心有不甘地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内侍向跪了一地、嘤嘤抽泣的後宮妃嫔們宣讀皇帝留給她們的遺诏:内宮中所有嫔妃,以及曾經侍寝的宮女,一律賜死殉葬。寶慶公主年幼,是以,特留其母張美人,将之妥為養育。
這個冷酷無情、又無法推翻的決定,令女人們方才多少有些應付場面的抽泣聲一下子變成了嚎啕痛哭,有幾個妃嫔甚至連哭都沒有哭出一聲,剛聽完宣诏就暈了過去。
三天哭臨之後的深夜,南京城的大明後宮,随着一聲聲絕望的痛哭,朱元璋所有的妃嫔,除張美人之外,共38(另一說為46)人被迫自盡殉葬。
當初曾經因為生下女兒而懊惱的張美人,卻因為這個女兒,而成了朱元璋的女人中,唯一幸存于世得以善終的一個。
但是雖然逃脫了殉葬的命運,張美人也沒能多活很久,她經常都被噩夢纏繞,夜裡總是看見姐妹們驚恐哀号的模樣。驚吓過度的她沒兩年也就死去了。
生母去世了,而其他的母親們又都早已死于非命,繼任的建文帝夫婦論輩份是寶慶公主的侄兒,是以,皇宮中沒有了适宜撫養寶慶公主的人。
年僅六歲的寶慶公主便被送往朱元璋大哥朱興隆之女福成公主的府裡,随着堂姐一起生活。
又過了兩年,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城,城破的前夕,南京明皇宮内火光沖天,成了一片火海。
在這一片瓦礫中,焦屍成堆,建文帝和馬皇後以及小太子朱文奎的遺體都沒能得到确認。寶慶公主因為早已出宮居住,逃脫了這一場劫難。
同年六月十七日,寶慶公主的異母哥哥朱棣登基為帝,史稱永樂帝。
不久,朱棣将年僅八歲的小妹妹接回了皇宮,将她交給自己的妻子徐皇後撫養。
朱棣對寶慶公主卻頗為憐惜,徐皇後更對這個可憐的小姑娘百般疼愛,視同己出。寶慶公主從此跟随着她的四哥一起生活,視兄嫂為父母。
亦妹亦女的特殊身份,使得朱棣夫婦特别寵愛寶慶,為她精心挑選了一位儀表堂堂的武将做丈夫:驸馬都尉趙輝。
十九歲的寶慶公主下嫁那天,皇太子為小姑姑送嫁,朱棣陪送給她的嫁妝超出其他公主一倍。而且此後還常常賞賜她大量的财物。
可是朱棣卻萬萬沒有料到,這位趙驸馬,雖然家世地位與樣貌都不錯,背地裡卻是個性心理嚴重變态的好色之徒。趙輝不但搜購了上百的姬妾,還嗜食女子的y水!
作為妻子,寶慶公主面對這樣的丈夫,該作何感想,那可真是隻有天知道了。
宣宗登基時,分賞諸王公主,寶慶公主受封為寶慶大長公主,并得到了侄皇帝的豐厚賞物“白金二百兩,鈔萬貫,伫絲十表裡,紗羅各十匹,兜羅綿三匹,西洋布五匹。
十年後的英宗初年,英宗登基,依例分賞諸王公主,名單裡卻已經沒有了寶慶大長公主的名字。她已經在抑郁的生活中,早早離開了人世。當時是宣德八年,寶慶公主享年三十八歲。
而她的丈夫趙輝,或許是奇特的養生方式,卻是命長得很,因為妻子的特殊身份,他平平安安地度過了明初六朝,享受安逸生活六十餘年,活了九十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