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愛淩媽媽的育兒秘笈也是我能學的?

谷愛淩媽媽的育兒秘笈也是我能學的?

文|十三姐

公衆号|格十三(GSSW13)

最近谷愛淩真是火到不行,還不到19歲,她已經像是一個行走着的完美女神符号。

這個又美又飒的中美混血女孩,從9歲開始就包攬了全美滑雪比賽少年組冠軍以及全球各大滑雪賽事冠亞軍,這次又是冬奧會的大熱門。

谷愛淩媽媽的育兒秘笈也是我能學的?

你以為她隻會滑雪,對不起,人家還憑借實力深得甲方喜愛,光2021年就代言了20多個頂級品牌,已經登上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你以為她隻是又會滑雪又能賺錢,對不起,人家還是個學霸,去年就提前結束了高中課程,考進了斯坦福大學。

谷愛淩的SAT分數是1580分,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美國聯考SAT滿分是1600分,當年比爾蓋茨聯考分數是1590分,紮克伯格也是1590分,而谷愛淩考了1580分,這個成績超過全世界99.8%的斯坦福錄取生。

這學霸體質讓我不禁感慨:愛淩可真不愧是個“海澱孩子”啊......

在一些媽媽群裡,大家說起谷愛淩都得咬牙切齒,羨慕嫉妒,她們都說:“看看人家谷愛淩,再回頭看看自己家廢物閨女,感覺我的人生也就這樣了。”

于是我就勸這些媽媽們:“此時此刻,也許你閨女正看着人家谷愛淩的媽媽,再回頭看看自己的廢物媽媽,感覺她的人生差不多也是這樣了。”

别人家的孩子有多優秀,别人家的媽就有多優秀——大家都當了這麼多年媽了,這個道理neng不明白可不行啊。

世上有一種“羨煞旁人型老母”,看似如不食人間煙火、不費吹灰之力,她們的孩子就成為了全能成功人士。這一類母親比白素貞更叫人羨慕嫉妒,但她們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着的,她們就是“谷愛淩的媽媽”們。

谷愛淩媽媽的育兒秘笈也是我能學的?

最近有人把谷愛淩媽媽談自己“育兒理念”的視訊發過來讓我們大家學習,看完後大家一緻表示:

谷愛淩媽媽的育兒秘笈也是我能學的?

但我覺得呢,她們并沒有真的認真觀看并加以思考。我就不一樣了,我看得異常興奮,覺得谷愛淩媽媽的理念對我非常有用。

對我最有用的主要是這麼三個觀點:

1. “不必非要考100,隻要掌握知識點就好了。”

2. “不要成為完人,因為根本不存在。”

3.“你不必需要上斯坦福。”

我可是最愛聽這些話了,給了我多大的鼓勵啊。你看人家谷媽媽,這麼佛系淡然,孩子也能這麼成功,按照這個邏輯來推導,有我這麼佛系淡然的媽,我娃以後也能很優秀呀。

然而,在反複學習了十多遍後,我有點感覺混沌了,一度懷疑谷愛淩媽媽是在用自己成功育兒的經驗在教育我躺平?

後來我逐漸想通了,如果一個媽媽可以雲淡風輕地說出一句又一句“躺平式育兒”金句,那麼唯一的前提應該是:她的孩子自己特别自律、有追求且總能成事兒。

果然啊,這世上的媽和媽不一樣,主要還是因為娃和娃不一樣;

而娃和娃不一樣,又主要是因為媽和媽不一樣。

是以到底是媽成就了娃,還是娃成就了媽......

想來想去,我更混沌了,反正目前看來,我和我娃還沒有實作互相成就,我們能不互相摧毀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是以别人家的成功育兒故事有很多,但真不是每個人都能學得fei的。

谷愛淩媽媽的育兒秘笈也是我能學的?

谷愛淩媽媽說:

“愛淩覺得她爸爸是哈佛畢業的,我是斯坦福畢業的,她爺爺也是斯坦福畢業的,她就覺得自己也必須上斯坦福,她每次說這樣的話我都跟她說你不必上斯坦福,你上什麼學校隻要上你自己喜歡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一輩子都不放棄學習。”

整段話,隻有最後一句我能學會,前面的我都不配。此刻我才終于明白并承認,還是雞湯最好喝。

其實,對于一個已經被斯坦福錄取了的滑雪冠軍和福布斯精英來說,她的媽媽以倒推的方式來暢談任何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都是100%正确的。

但大家聽聽也就算了,可别當真啊!

我設想了一下,如果有一天我吃着吃着飯突然放下手中的碗筷,認真地對我兒子說:“你不必上清華,你上什麼學校隻要你自己喜歡就行”......隻怕是他會立馬來一句:“我沒想上清華啊”......神經病啊,我不要面子的啊。

也不能全怪中國家長不能像谷愛淩媽媽那樣“創造寬松的育兒環境”,因為大多數孩子也并沒有像谷愛淩那樣那麼卯足了勁且自律啊。

問題出在哪了呢,為啥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有明确目标,知道自己要什麼,向什麼方向沖,而大多數普通孩子根本不知道這些呢?

想來想去,嗯,問題還是出在我和孩子他爹身上,主要出在孩子他爹身上。

如果娃他爹是斯坦福畢業的,他每天在娃耳邊絮絮叨叨斯坦福的鴨子是怎麼劃水的,想必我兒子兩歲半就能立志考斯坦福了。

是以啊,平時想要訓娃的時候别老想着對标谷愛淩,說谷愛淩有多優秀,你得首先想想谷愛淩的爸爸媽媽甚至爺爺有多優秀......想着想着也就釋懷了,突然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挺不錯的呢。

谷愛淩媽媽的育兒秘笈也是我能學的?

有人會常常拿一些名校高材生父母的自傳啊、育兒經驗啊、成功秘笈啥的來給當代家長“上課”,我看都是大可不必。

你看谷愛淩夠成功吧,人家媽媽的育兒理念你能學會幾成呢。

中國人講究成事需天時、地利、人和,其實育兒這事講究的也是這三樣,落實到相應情境中就是:基因,方法,運氣。

谷愛淩擁有祖傳學霸基因,并從媽媽這裡遺傳了運動基因。本身就比普通人接觸一些方式方法更便捷和高效,這就是基因已經赢在起跑線上了。

是以自己基因不咋地的父母以後也别強求孩子突然基因突變,機率不太高。

再說方法,谷愛淩媽媽的方法一看就是表面上很松,甚至沒方法,但你品,你細品,高手都是骨子裡很有方法,而且找到了非常适合自己的方法,這很幸運。

大多數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之道是沒有道,教育方法是沒有方法,終其一生可能都在渾渾噩噩的親子關系裡混日子,是成是敗全靠運氣。

這就說到第三個重要元素:運氣。

有人說:任何成功都是努力的結果,靠運氣那是投機分子。此言差矣。運氣這東西,小到個人規劃,大到整個社會的變革,都會對每個人造成影響。

舉個小例子:前幾年小升初政策的突然改革就會瞬間逆轉掉很多孩子本來被父母鋪好的路,人生也很有可能是以朝着另一個方向轉彎了,這就是中國人一直笃的“時”。

隻有當每一個“時”都利于自己的時候,一切才會更容易一些。

當然,歸根到底,縱然有了以上三點,還是需要有不斷堅持和努力才能笑到最後。

于是我們就能得出結論:無論基因如何,方法如何,運氣如何,總之都是要努力的。這就是為啥現在全民雞娃,甚至無目的雞娃、無方向雞娃、反正就是不能停下雞娃,但在同樣雞娃的前提下,孩子依然分得出參差,那就是基因、方法、運氣的問題了,怪不得誰,不是誰的錯,放過自己吧。

谷愛淩媽媽的育兒秘笈也是我能學的?

但谷愛淩媽媽的育兒故事告訴了我們一件事:真正優秀的娃,根本不需要媽媽那麼費勁地雞。

其實這才是我們要從她身上學到的更重要的東西:心态。

我們不需要孩子這也好那也好,隻需要他有屬于自己的優點和追求。專注、求索、持續學習,才是我們教育一個人類幼崽的終極目的。

一個孩子漫長而不可控的人生中,有哪個媽媽能百分之百确定哪條路會成功或失敗呢,是以,心态的好壞,反而是在其他可變量不可控的前提之下,成為了相對最可控的一個開關。

好多本來也許可以優秀的孩子,會在一個急功近利、不尊重自然規律、也不尊重孩子選擇的不良心态下被扼殺。

而很多看似天資一般的娃,卻反而會因為父母的心态好,不逼不催不貶低,在恰到好處的拿捏之下,倒是超出了原本的預期。

是以媽媽們根本不用因為看到那麼多優秀的孩子而感到焦慮,橫向對比之下顯得自己家孩子非常平庸,且沒有太大可控的希望,但很有可能這一切都會因為你簡單地調整了一下心态就能發生微妙的改變。

以前大家可能會經常通過默念“親生的”來拯救自己,而以後呢,我們又多了選擇,可以默念“我又不是斯坦福的”、“他爹也不是哈佛的”,進而可以緩解親子關系。

此時我終于豁然開朗,原來,這正是谷愛淩媽媽教會我們的育兒之道。

谷愛淩媽媽的育兒秘笈也是我能學的?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獨立營運IP「格十三」

旗下公衆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

微網誌@格十三

視訊号「格十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