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作者:科普Room
《歐亞時報》總編輯,尼廷·J·提庫寫道:“如果把中印航空站的發展軌迹對比來看,就會發現印度一直把目标對準中國,步步緊逼。1964年,中國成功完成第一次核試驗。1974年,印度就趕在10年完成了首次核試驗。2007年中國發射“嫦娥一号”人造衛星。次年,印度就完成發射了“月船1号”月球探測器。”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甚至有種言論宣稱,到2030年,印度将會擁有用本土技術建造的空間站。這種說法是空有噱頭,還是确有實力?

曾經的印度:航天界的無名小卒

雖然萬事開頭難,但趕超中國的野心,從一出場就埋下了伏筆。近幾十年來,印度航天研究有個始終如一的目标,那就是對标中國,進而超越中國。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1962年,是印度航天事業艱難問世的一年。僅僅3年,印度航天技術就展示了非凡的生命力,不僅成立了運轉至今的ISRO 航天研究組織,還配備了人數過萬的研究團隊,以保證在通信衛星、運載火箭等多個領域有條不紊地同步推進。

20世紀70年代,印度完成了第一顆衛星“阿耶波多”的研發任務,由于還未掌握衛星運載的核心技術,隻得借助蘇聯的運載火箭才送上了太空。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是以,印度航空事業從0到1的艱難起步,很大程度多虧了蘇聯。加上一直鉚足勁兒提升研發水準,印度政府也相當重視,不斷投入人力财力。到了20世紀80年代,印度的航天技術實力已不容小觑。即便第一次獨立用火箭發射衛星,就出現了技術上的錯誤,但印度科研團隊從未氣餒,仍然奮起直追。2003年,印度成功發射兩個系列火箭發射成功,直接跻身于國際通信衛星強國的隊伍。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印度,這個曾經航天界的無名小卒,正在以獨特的姿态閃亮登場。

一匹黑馬:航天界崛起的新秀

一旦站穩腳跟,便果斷跳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印度與中國的差距也在肉眼可見地一步步縮小。

2008年,中國奧運會成功舉辦的同時,印度航天事業也拉足引擎、加足馬力。“一箭十星”順利發射,“月船1号”撞月任務更是完成得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此番突破在國際航天界都激起了陣陣波瀾。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印度就像一個“後進生”,在嘗到甜頭之後,更是迫不及待上演着一個個“航空奇迹”。

2013年,印度第一次完成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研發,比最初計劃還縮短了5年。2014年,火星探測器進入軌道穩步運作,這也讓印度成為世界上首個初次嘗試,便成功進入軌道的國家。2017 年,印度用本土技術研發的火箭完成了“一箭 104 星”發射,更是突破了世界發射紀錄,印度航天技術直接在國際上聲名大噪。2018年研發的 GSLV Mk III 型火箭,甚至把重達3噸的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運作軌道;緊跟着2019年,又成功發射了第2個月球探測器。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與中國相似的是,印度舉步維艱的火星探測研發之路,幾乎都是本土研發,這也讓印度節約了一大筆經費,同時創造了曆史上最省錢的火星探測項目。此外,印度的載人飛船也“開外挂”式地突飛猛進,并且企圖以同樣的加速度,成功趕超中國航天事業。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航天新秀背後的秘密

令人好奇的是,印度究竟是如何從最初的無名小卒,短短數十年,就躍入國際一流發展陣營呢?

首先,要得益于維克拉姆博士的奮力推進。他在沒有任何外來支撐的環境下,帶着“第一批航天科研人員”,建立了印度第一個發射基地:頓巴航天中心。自此,印度航天事業才開始孕育萌芽。遺憾的是維克拉姆博士因過勞緻死,終究沒看到印度成功發射火箭這激動人心的一幕。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其次,印度的太空研究與軍方完全獨立,這也讓印度得以直接和國際一流技術項目合作,并受到最新高精尖技術的支援。不像中國、美國,先有飛彈,再有運載火箭的道路,印度走了一條先有衛星再有運載火箭的奇特軌迹。這種站在前人肩膀上跳躍的方式,直接使印度航天事業進度縮短了近十年,可謂完美地走了捷徑。

另外,印度極其重視成本,政府采用統一上司的政策,培養了一大批航空人才,也節約了大量資金。這讓原本經濟實力不夠雄厚的印度,有了打“持久戰”的資本。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2021年4月,中國長征五号發射升空,這一任務的圓滿完成表明大陸空間站的研發正式啟動。緊跟着印度就宣稱,三年内勢必趕超中國,到2030年将建成一個比中國更大的空間站。

追趕猛超,還是過早隕落?

2017年印度航天能力評估的總分為 22.17 分,位列全球第六。印度以其一系列“舉世驚豔”的标志性事件,有技巧地使其航空技術不斷轟動全球,以輕盈的姿态跻身為國際航空發展的新秀。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航空事業可能存在“膨脹式發展”的病态特征。

印度航天奇迹般的成就背後,可能隻是披上了一層“華麗的外衣”。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從綜合技術水準看,印度航天的真實水準充其量隻在“國際第二梯隊”,矚目的航天成就,大多搭上了他國核心技術的便車,進而巧妙掩蓋了核心技術不足的事實。比如印度關于火星探測器的設計方案,一開始就選擇了借用國際成熟方案,以輕型火箭、成熟技術的方式“搶先”進入環火星軌道,輕而易舉繞過了關鍵的技術門檻。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2017 年印度的多個衛星發射試驗,也隻是接近于蘇聯上世紀6、70年代的水準,而除了美國GPS、蘇聯GLONASS(格洛納斯),中國的BDS (北鬥星)衛星發射技術,已穩居世界第三,這不争的事實更是給企圖超越中國的印度,來了緻命一擊!

從航天技術綜合水準上看,印度在多項技術和标準上均遠遠不及中國。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2018年,中國航天發射總次數多達39次,穩居世界首位,而印度隻有7次。在研究人員規模、航天發射規模、綜合技術水準上,印度仍然望塵莫及。此外,印度在财力支撐上也存在肉眼可見的“硬傷”,當局為了穩固财政,果斷縮減1000億航天科研資金,直接“腰斬”了按期推進載人航天計劃的美夢,妥妥潑了一盆冰水!

印媒:印度一直在快速追趕中國,将于2030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如此來看,印度航天事業從孕育到突破,完全另辟蹊徑,确實令人驚豔。但缺乏核心發射技術和足夠财政支援,企圖繞開核心技術躍入世界領先快車道,反而讓印度航天技術的缺陷更加明顯。

也許,唯有認清現實、穩步發展,像中國一樣苦研核心技術,2030年建成航空站才可能不會隻成為印度的一場鬧劇。

參考資料

了解印度的太空事業發展——基于威望動機的視角,陳翔(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周邊安全與合作研究中心),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8-03.

印度航天:“後來者”逐夢,穆小明,看世界,2020-06-05.

印度航天技術發展概況及其主要經驗,黃志澄(北京系統工程研究所),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2-05-02.

印度航天能力發展評估,何慧東(北京空間科技資訊研究所),國際太空,2018-12.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間站時代,肖建軍 齊曉君,國際太空,2018-10.

大陸空間站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高銘 趙光恒 顧逸東,中國科學院院刊,2015-30-06.

作者:Naomi 校稿編輯:李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