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自河南!冬奧火炬外殼高溫部件破解燒蝕難題,助力綠色冬奧

大象新聞記者劉旭 張攀

象征着奧林匹克精神的點火儀式向來備受關注。2月4日晚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火炬手在鳥巢接過最後一棒,輕輕放至終點,以微火代替熊熊燃燒的大火,給世人以驚喜。#最後一棒火炬就是主火炬#的詞條迅速登上熱搜。

來自河南!冬奧火炬外殼高溫部件破解燒蝕難題,助力綠色冬奧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過去熊熊燃燒的大火炬到今天綠色環保的微火火炬設計,這樣的改變來自科技的力量。而這一設計成真的背後,就有河南科技的助力。

河南科技助力冬奧會主火炬點燃

泛銳熠輝是這次“飛揚”火炬外殼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高溫部件的配套商,冬奧之夜,主創團隊在電視機前看到火炬被點燃的那一刻,工作群裡沸騰了,所有人激動又興奮。

2021年6月份,吳恒所在的泛銳熠輝陶瓷基複材團隊接到了冬奧火炬研發任務。在制作火炬片的過程中,如何保證火炬片面對高溫不破損?在創意性的火炬點燃儀式中,如何延長火炬燃燒時間?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這些問題成了研發團隊最大的考驗。

來自河南!冬奧火炬外殼高溫部件破解燒蝕難題,助力綠色冬奧

為了防止高溫燒結過程中發生變形,研發團隊經過研究後采用了碳纖維進行捆綁定形。運用陶瓷基複合材料制備技術制作出的碳陶火炬以碳纖維編制成産品骨架,利用高溫處理、漿料填充等方式,最終得到一個耐高溫抗氧化且具有很好結構強度的高溫部件。

碳陶複合材料作為可在氫氣環境下燃燒的高溫部件用材,長時間使用溫度能達到1600℃,目前主要應用在航空航天的發動機熱端部件。而在此次火炬傳遞中,氫氣燃燒的溫度僅在800℃左右。碳陶複合材料破解了火炬外殼在1000℃高溫制備過程中起泡、開裂等難題。

通過不斷地深入研發和實驗,泛銳熠輝陶瓷基複材團隊最終如期完成了2700件火炬部件的訂單傳遞。

來自河南!冬奧火炬外殼高溫部件破解燒蝕難題,助力綠色冬奧

這是一份振奮人心的人生閱曆

耐高溫輕量化的材料,能夠滿足火炬的多次使用,這充分展現了“綠色冬奧”和“科技冬奧”的理念。

“陶瓷基複合材料以前主要運用在航空航天方面,如今将陶瓷基複合材料做到火炬上,讓全世界看到了我們陶瓷基複合材料能夠實作高溫長壽命使用,把我們的科技成果真正用到了全球,相信今後也會被更廣泛地運用和探讨。”吳恒說。

泛銳員工表示,能夠參與如此重要的曆史任務,為冬奧會火炬制作添一份力,是令人驕傲和振奮的人生閱曆。

據悉,此次北京冬奧會火炬顔色為銀色與紅色,象征冰火相約,激情飛揚,照亮冰雪,溫暖世界。同時,北京冬殘奧會火炬選用銀色與金色,寓意輝煌與夢想,展現“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