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是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才剛剛開始上班,起亞就釋出一則重磅消息。南韓起亞株式會社與鹽城市人民政府、江蘇悅達集團簽署擴大投資協定,增資9億美元全新布局,決定在中國市場大幹一場。
實際上,在去年年末東風集團推出東風悅達起亞之後,起亞一度被人擺在台上輿論,也有不少聲音質疑起亞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甚至還有人說起亞有可能推出中國市場。來至新車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起亞宣布增資,更像是對這些聲音的一種“回應”,同時也能看出起亞對在華發展的信心以及“新起亞”的一面。

紮根鹽城,開啟新合營時代
适逢2022年是起亞品牌入華的20周年,起亞在中國做出了全新的布局與規劃。
據了解,起亞将紮根鹽城。在鹽城市政府的支援下,将會對起亞鹽城工廠的出口貿易提供支援,屆時起亞在中國市場自然也會擴大銷售,同時鹽城也将會是起亞未來事業發展的基地。此外,起亞和悅達拟建合資公司,開啟新合營時代,新公司名稱将于4月正式釋出。
很顯然,起亞以不到3億元獲得東風持有的25%股份,把在合資企業50%的股比提升至75%後,話語權更高。不僅隻是拟建合資公司,起亞還将開展創新營銷活動,展現“New Kia”的一面。
比如,增加消費者品牌體驗觸點;全年将持續開展“上門試駕”和“上門服務”,讓消費者感受全新的品牌體驗等。從某種次元來講,這些或許就印證了起亞的話語權。
到2027年會構築6款電動車矩陣
除此之外,起亞與悅達還計劃增資9億美元,導入新車型,設立出口基地,重點推進全球戰略車型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換句話說,起亞将會對産品全新布局。據稱,起亞今年上市的新車,将會搭載大量安全配置以及新科技配置,以提升産品競争力。
而産品的發展方向則主要以嘉華、智跑Ace等在售車型以及全新的新能源車型為主。據官方表示,起亞将會在今年推出全新SUV Sportage及其混動版本,以及K3改款車型;同時還将以全新純電動車EV6作為起點,到2027年會逐漸構築起6款電動車的全新EV矩陣,每年都會在中國市場推出一款電動車。
實際上,近幾年韓系車在華的銷量相比過往多少有些受挫,一方面是因為産品力不夠突出,另一方面更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沖擊。從起亞目前的産品矩陣來看,在新能源領域也比較薄弱,而如今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或許會讓起亞擁有更強的核心競争力與全新的活力,不妨靜觀其變。
未來十年産銷目标超400萬輛
在全球市場,起亞銷量已超過5000萬輛,2021年起亞全球銷量為277.71萬輛,同比增長6.5%,足以說明起亞在全球的整體表現不俗。實際上,入華20年以來,起亞在華銷量也累計近600萬輛,中國逐漸成為起亞的主要市場之一。
而起亞這次簽署擴大投資協定也表示,确定了起亞未來十年在華總産銷超過400萬輛的目标。毫無疑問,東風退出後,起亞的“胃口”越來越大,畢竟如今起亞的主動性可以更強,可整合全球資源,快速推進全球戰略落地,主動性地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有價值的産品與服務。
假若按平均來算,起亞想要完成該目标,每年至少需要産銷40萬輛,對目前的起亞而言雖有挑戰,但并非沒有機會。畢竟起亞并非沒有試過年銷幾十萬輛,況且十年并不短,加之其産品的持續推出與完善,産銷突破400萬輛也是有可能的,隻不過這個關鍵點或許就落在起亞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
汽車網評:蛻變,從煥新開始
2022年,是起亞入華的20周年,也是其深化品牌煥新、2045碳中和等戰略的關鍵之年。可以看到起亞确實展現了新的一面,包括LOGO、企業結構、産品戰略、品牌服務乃至品牌目标,而這些點點滴滴的堆砌,其實就是一次蛻變。
曾經的東風悅達起亞,由東風、悅達、起亞“三足鼎立”,如今雖變成起亞與悅達“二人轉”,但相比之下似乎後者更有激情、更有沖勁,也更有規劃一些。當然,至于起亞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最終如何,交給時間去驗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