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藝術展活動現場。西溪景區供圖
圖為開幕式現場。西溪景區供圖
2月6日,“尋藝三境——從直面現實到精神超越”藝術展開幕式活動在江蘇東台西溪景區舉行。東台籍畫家崔見、崔進和雕塑家陳建華的作品在三相閣呈現,山水、人物、雕塑等各類作品“虛”“實”結合,情境交融。活動對藝術家們60、70年代尋藝之旅,做了一次精神回顧,現場嘉賓也跟着藝術家們的藝術語言,溯回精神的原鄉。
本次展覽展線全長165米,分為三層,共展出作品近60件。主辦方東台西溪旅遊文化景區管委會表示,本次展覽是景區2022年新春藝術展演的重頭戲。策展人洪燕認為,此次首展對于打造西溪美學空間,重制晏溪書院榮光有重大的意義,她希望衆多名家作品的展出,能讓更多東台市民近距離接觸諸多藝術大師的風采。
東台曆史底蘊悠久、人文氣息濃厚,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西溪是春秋到清末的海鹽重鎮、東台曆史文化的發祥地、兩淮海鹽文化的起源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董永傳說”源頭地,也是遠近聞名的東台“城市客廳”和沿海地區新崛起的文化地标。據了解,西溪有宋代三相呂夷簡、晏殊、範仲淹當年在西溪辦公的鹽倉監,有“西溪塔影寒山月,東海鐘聲古寺風”的海春軒塔,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八字橋,還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董永七仙女的傳說,有北宋“三相”留下的憂樂天下的千古佳話。此次藝術展設在西溪三相閣。三相閣是景區宋城的中心建築,共三層,是為了紀念宋朝三位曾在西溪任鹽官,先後官至宰相的晏殊、呂夷簡和範仲淹所建。
鑒于藝術家們對藝術感悟高度,東台西溪為市内外諸多書畫家搭建創作成果展示平台,攝取天仙緣之精華以滋養藝術,讓藝術家們的藝術之樹長青,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東台西溪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先憂後樂”的情懷感召下,在各藝術家的藝術熏染下,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砥砺前行,為實作西溪景區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努力奮鬥。(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