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到底什麼時候才會來?
仍是天寒地凍,仍是白雪皚皚,風中仍是凜冽的氣息。但好像,又有什麼不一樣了。不管冬天如何肆虐,春天總會來到,下得再深的雪,也會在陽光的撫摸下,在微風的吹拂裡,無聲無息地消融着。看看那殘雪,便知道,春天已不遠。雪化了,是溫柔的水,更是希望的春。
牆下濃陰對此君,小山尖險玉為群。
夜來解凍風雖急,不向寒城減一分。
——唐·羅隐《竹下殘雪》
濃濃的樹陰下,靜靜的牆角邊,還有些殘雪未化。殘雪仍是如玉雕砌,夜裡雖然風兒陣陣吹得急,雪也化了不少,但寒意卻仍舊那樣濃,毫無退減的意思。冬天,還在堅持着,殘雪,也還在堅持着。但畢竟,時光永不會為誰而停留,冬去春來,是必然的規律。
越是高海拔的地方,雪越是化得緩慢,可再高再遠處,陽光也會照耀到啊。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祖詠《終南望餘雪》
遙望終南山的北面,秀麗迷人,而積雪堆積其上,就好像漂浮在雲彩間。雪後放晴,樹梢之上閃爍着夕陽的光輝,雪也化去了一些。雖然肉眼看不見它到底化了多少,但是傍晚時分的城市,明顯比先前要冷得多了。正所謂,下雪不冷,化雪才冷嘛!
雪漸漸消融,曾經的冰天雪地,終也不敵時光的洗禮。
殘雪經時久,常聞檐溜聲。
謂晴階又濕,疑雨日還明。
地背融偏後,宵寒凍複成。
不妨留莫泮,借爾照書楹。
——明·楊循吉《殘雪》
殘雪在世界上呆了太久,漸漸融化,不時地聽到屋檐下的水滴聲。以為是晴天,台階卻是濕的,以為下雨了,空中分明還有太陽。因為所處偏僻,雪融化得較慢,白天融了些,到了晚上,天氣寒冷,又給凍住了。這哪裡是白天和黑夜的較量,分明是春天和冬天的博弈啊。詩人想,不如留着殘雪,還可以借着雪光,夜來時看看書,也是雅事。看來,這樣的雅事,這個冬天,詩人已做了許多回,怪不得戀戀不舍呢。
殘雪是最後的冬日光陰,它變得薄而輕,也許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暝色蒹葭外,蒼茫旅眺情。
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
天到水中盡,舟随樹杪行。
離家今幾宿,厭聽棹歌聲。
——宋·嚴羽《江行》
詩人乘船在江上行駛,眺望着江面。昏暗的夜色籠罩着淺處的蘆葦,一片蒼茫沉寂。雪已殘,雁聲斷,潮水上漲,新月初生。天空倒映在水中,船兒随着樹梢的影子而行。離開家鄉已經好些天了,還是無法排解離愁别緒,滿心傷感,不喜歡聽到搖橹唱歌聲。雪是殘雪,春将到來,可詩人不得不離開家 鄉,駛向相反的方向!正是載不動許多愁啊。
殘雪漸消,再不是嚴冬的積雪不化,也讓人的精神活泛了起來。
風勁角弓鳴,将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裡暮雲平。
——唐·王維《觀獵》
角弓上射出箭,和着風聲齊鳴,将軍帶着士兵在渭城狩獵,激情飛揚。枯草遮擋不住敏銳的鷹眼,雪已化盡,馬蹄分外輕快。轉眼間,經過了新豐市,又回到了細柳營。回頭看看打獵的地方,原野千裡,暮雲無垠,一片寂然。殘雪融化,人們也總得找些事兒,畢竟冬天閑得太久,又積攢了太多力量。就算是和冬天道别,也是迎接新的一年吧。
雪終會化,而人生的旅途中,多少艱辛,也總能過去吧?
迢遞三巴路,羁危萬裡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唐·崔塗《除夜》
在坎坷遙遠的三巴路上艱難前行,客居在萬裡之外的地方,分外孤獨。山川如聚般紛亂,夜色中殘雪相映,與孤零的燭火對坐,更覺凄清。和親人遠隔天涯,隻有和跟前的僮仆相依為命。今夜是除夕之夜,詩人卻還在漂泊的路上,不由得更傷感,明天便是新的一年了,雪能化盡,沒有永遠的冬天,春光終會占盡天地間,命運二字,也應有類通之處吧?
雪将化未化,冬天走了,春天來了,時光讓人留戀,往事令人唏噓。
庭雪半消殘,猶存舊臘寒。
春風如有意,留待隔年看。
——明·楊基《殘雪》
庭院中的雪已經消融了大半,卻仍然有着舊時臘月的寒意。是春風舍不得它吧,故意留着它,隔了年再欣賞!
殘雪化作春水,滴滴答答,在那些幽深的時光裡,有多少的故事,卻未被遺忘,更不會如流水般逝去。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胧明。
我是人間惆怅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
殘雪凝着寒光,讓畫屏也透出寒意,梅花在風中飄落,三更時響起了憂傷的笛聲,無人處,詩人獨自伫立于月光中,滿腹心事。他歎道,我是人間的惆怅過客,不知道為何淚水縱橫,隻有令人斷腸的笛聲裡,追憶着平生往事,時光再也回不去了,而傷情卻從未随着時樂流逝而削減半分。
春天終會到來,對于傷心的人來說,春與冬,又有何不同?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鬓青霜殘雪思難任。
——五代·李煜《虞美人》
小院裡吹着東風,芳草青綠,柳樹也發了嫩芽,春天終于來到。詩人獨自憑欄,久久無言,望着新月升起在竹林之上,好像和多年前一樣。樂曲未演奏完,酒宴未散,一切繼續着。池面的冰開始消解了。深夜,明亮的燭光也變得幽暗,畫堂深深,讓人陷入無盡的傷感裡。詩人多麼無奈,此時,除了滿頭白發如殘雪,連憂思也不堪承受,我還有什麼呢?
雪化春回,隻是未能回到故鄉的遊子,多少有些遺憾。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
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
——唐·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陽光将暖意灑向人間,雪漸化,泥土融合,行人在芳草間走動,馬兒高鳴,路途漸漸熱鬧起來。九華山上,寺廟在雲彩間若隐若現,清弋村邊,柳枝拂動着江橋。好朋友啊,你就像展翅高飛的大雁,而我的心如同在風中招展的旗幟!我們一同出來,卻不能一起回去,故鄉的春天也難免更添寂寥吧!惜别,思鄉,盡在其中了。
繁花終會代替白雪,春天終會占領世界,讓人喜也讓人憂。
萬裡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故鄉在萬裡之外,每每思念不已,尤其到了春天時,更覺心驚。時光真的不經過啊,門外雪早就消融盡了,無邊的山峰青綠迎人,江岸花開,在二月晴和的天氣裡,分外迷人!不論在哪裡,不論你願不願意,雪會下,也會化。
其實,來了就來了,走了就走了,季節如此,人生旅途,也是如此。
林下春晴風漸和,高崖殘雪已無多。
遊絲冉冉花枝靜,青壁迢迢白鳥過。
忽向山中懷舊侶,幾從洞口夢煙蘿。
客衣塵土終須換,好與湖邊長芰荷。
——明·王守仁《春晴》
晴朗的春天,樹林之中,東風柔和溫暖,眺望高高的崖石上,殘雪也沒有多少了。陽光多麼溫柔,花枝美麗而安靜,青山前白色的鳥兒成群飛過。忽然想念起了老朋友,沾染了塵土的衣裳還是換下來吧,時光悠悠,不久湖裡又該長出荷蓮了,何不好好欣賞?
雪落時,總會惹來無數的注意,而殘雪将化時,總是被忽略了。它不過是完成了時光裡,自己應做的事,來也從容,去也從容。無聲無息裡,是對世界的一片慈悲。春天,被雪水滋養,漸漸長成最美的模樣。看來瑞雪不隻兆豐年,更為人們帶來了萬紫千紅的好風光。一片殘雪,卻是時光送給樹根,草莖,花芽珍貴的禮物,裡面有各種色彩和香氣,還有無盡的生機。
-作者-
禾雨,喜歡詩詞的女子,在四季中尋找一個個美麗的細節,願時光留下溫暖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