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冬奧會開幕式大家都看了嗎?

看完之後,我隻想說:張藝謀太會了!太懂中國人了!

沒有太多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元素堆砌,沒有國内外名人表演,也沒有人海戰術。

隻有可愛的孩童和大道至簡的高科技,卻又處處向世間展示中國力量。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2008年的奧運會,我們急于展現自己:快來認識我們。

2022年的奧運會,我們已經很厲害了:沒有必要展示自己。

從“北京歡迎你”到“一起向未來”,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的廣闊胸懷。

這種文化自信的背後,我們不在乎必須完美,是以有豁牙小号手吹響的《我和我的祖國》。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沒有高超的技巧,隻有真摯的情感。

當然,衆多節目中,

最讓我感動的是馬蘭花合唱團的小朋友演唱的《奧林匹克頌》。

44個可愛的孩子,站在舞台中央,穿着可愛的虎頭衣、腳踩虎頭鞋,萌化了無數人。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天籁般的稚嫩嗓音唱響後,即使不懂希臘語的人,也會被歌聲裡的清澈、純淨、童真和空靈所深深打動。

一開始,我和許多網友一樣,認為這群小可愛是來自北上廣某所重點國小,或者某個知名的專業兒童樂團。

後來,才知道

這群孩子來自太行山深處的小山村。

他們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大城市裡、受過精英教育的、有錢人家庭的孩子。

他們是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多個山區鄉村國小的“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他們中最大的李政澤11歲,最小的韓舒心隻有5歲,這44位小可愛來自阜平縣城南莊鎮八一學校、石猴國小、井溝國小、大岸底國小、馬蘭國小。

這群大山深處的孩子,能走出大山,站到奧運的舞台上,

離不開一位79歲老人十幾年的付出。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正是她十幾年如一日的支教,在這個貧困的山村種下了一顆音樂的種子。

01、被老鄉撫養,她心懷感恩

2004年,已經退休的鄧小岚從北京來到河北的一個小山村,決定在這裡的國小教音樂。

18年的時間裡,她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待在這個封閉的小山村裡,與孩子們一起在音樂的陪伴下生活。

做出這個決定,源于鄧小岚的童年經曆。

1943年,鄧小岚在河北省阜平縣易家莊村出生。

她父親是《晉察冀日報》的社長鄧拓,駐地正是馬蘭村。母親丁一岚當時也在《晉察冀日報》工作,1949年開國大典上擔任播音員。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她的父母一方面工作繁忙,一方面也是為了女兒的安全,就把她寄養在當地的老鄉家裡。

這在那個年代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炮火連天的歲月裡,鄧小岚被老鄉們照顧得很好。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鄧小岚在易家莊村、麻棚村和馬蘭村之間輾轉長大,她說自己是

“吃着阜平老鄉的奶水長大的”。

後來,鄧小岚跟随父母輾轉多地長大,但阜平縣馬蘭村依然是她心底最深的挂念。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2003年清明節,鄧小岚回到馬蘭村為當年《晉察冀日報》犧牲的烈士掃墓。

活動結束後,鄧小岚被安排和孩子們一起唱支歌,但很多孩子們一臉懵。

“他們什麼歌都不會唱。”

看到此場景,鄧小岚心裡很難受。她暗暗下定決心:

我想讓老區孩子的童年也有音樂陪伴。

02、回到太行山區,她用音樂啟迪孩子們的心靈

2004年,鄧小岚再次來到馬蘭村,決定教音樂,希望他們貧瘠的童年能被音樂溫暖。

那時候的阜平縣還是典型的貧困山區,不僅沒有通高速,一般的道路路況也不好。

每次,鄧小岚從家裡來到馬蘭村,都要輾轉七八個小時,趕公交、擠地鐵、坐火車,再乘坐長途客車、大巴車……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400多公裡的路,早上從北京出發,到馬蘭村已經是傍晚六點多。

山路彎彎又坑坑窪窪,但鄧小岚從不抱怨,一直這樣堅持下來。

這一堅持就是18年,一開始她利用

周末和假期給孩子們上課,後來她直接住到學校,每年有大半年時間待在大山深處。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山村的生活環境并不好,尤其冬天零下十幾度的環境裡,沒有暖氣、沒有空調,十分難熬。晚上睡覺戴着帽子,也能感覺到刺骨的寒風透過門縫往屋裡鑽。

很多朋友不了解鄧小岚放着悠閑安逸的退休生活不享受,非要折騰自己:

你為啥跑到大山裡教孩子唱歌?

每當此時,鄧小岚都微笑回應:

“我喜歡教孩子們唱歌,也喜歡聽孩子們唱歌。”

“我相信美妙的音樂總能讓人聯想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在音樂陪伴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一定能夠樂觀、積極地對待生活。”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巍巍太行山,清清胭脂河,鄧小岚用音樂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窗,

讓他們認識到外面的世界。

在這裡,鄧小岚發現,這些孩子雖然不如從小接觸樂器、音樂教育的城裡孩子,但他們很有天賦。

她隻是簡單的重複教幾遍,孩子們就能把一首歌完整的唱出來。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看得出來,孩子們不僅有天賦,更加有毅力和耐心,他們總是堅持學習和訓練。

鄧小岚教孩子們

演奏樂器、組建樂隊,她

想辦法從北京給學校帶來小号、豎笛、電子琴、小提琴、手風琴等樂器。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2008年,她還帶着孩子們到北京旅遊,很多孩子們是第一次坐地鐵、第一次坐火車。

鄧小岚也帶他們去遊覽鳥巢,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儀式……也帶他們參加演出,讓這群山裡的娃,真正看到了大山外面的世界。

孩子們一茬一茬地從學校畢業,她教的第一批學生都早已大學畢業,很多被鄧小岚感染:

“孫志雪,在北方民族大學音樂專學習長笛;白寶鵬念得是師範院校,畢業後也當起老師。”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這些大山裡的孩子因為鄧小岚的到來,被音樂啟迪了心靈,也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這大概就是音樂的力量,是溫柔和善良的力量。

看着孩子們在音樂上越來越精彩的表現,鄧小岚決定為大家舉辦一場特殊的音樂會。

為了準備這場演唱會,

鄧小岚每天騎着電動車來回跑。一次,她急着去盯進度,不小心栽進路邊大坑,左腿摔成骨裂。

2013年8月24日,在馬蘭村幽靜的山谷中,

20名隊員站在形似展翅飛翔的小鳥的舞台上,為大家帶來了一場質樸、純真的演唱會。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鄧小岚十分欣慰:

“希望孩子們放飛希望,托起明天的夢想。”

她讓大山裡的孩子們真正感受音樂帶來的魅力,讓他們更加自信和張揚。

馬蘭兒童音樂節也得以繼續舉辦下去,也感染周圍的多所國小一起培養孩子們的音樂素養。

所有的付出終有回報,阜平縣的孩子們被選上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他們跟着音樂走出了大山。

03、大山裡的娃走上奧運會舞台,她功不可沒

在冬奧會開幕式集訓的三個多月中,鄧小岚也一直陪伴孩子們學習、訓練。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2022年2月4日,北京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

身穿虎頭衣,腳踩虎頭鞋,在全世界觀衆面前唱響奧林匹克會歌。

這群山裡的孩子站到奧運的舞台上,為奧運放聲歌唱,讓世界聽到他們的聲音。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孩子們質樸、真摯的演唱感動無數網友,大家感覺“一群山裡孩子把奧運匹克會歌唱到如此水準,很驚豔。”

那一刻坐在觀衆席上的鄧小岚最想把這份喜悅分享給父親聽:馬蘭的孩子走向世界啦。

鄧小岚從這裡出生,她不但自己走出山村,也陪伴着這群山村的孩子走向世界。

感恩老鄉70多年前撫育之恩,79歲的她把44個山裡娃帶上冬奧會舞台

如今,已經79歲的鄧小岚,還在進行着她的鄉村音樂事業。

參加冬奧會演唱的小姑娘席慶茹說:

“鳥巢的燈很漂亮,外面的世界好大。未來,我要像鄧老師一樣,當一名音樂老師。”

也許,這正是老一輩的情懷,是一種革命精神的傳承。

緻敬鄧小岚女士!祝福鄧小岚和她的學生們,希望他們繼續唱響命運和時代的交響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