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大荔·收藏背後的故事”春秋戰國陶器

文/李冬花

圖/網絡

“聚大荔·收藏背後的故事”春秋戰國陶器

春秋戰國時期的陶器,手工制作,花樣品種很多,都是印紋硬陶。瓷器都是原始青瓷。這一類瓷器的市場價值,相對于元明清時期的瓷器,不是太高。但是如果是真品,它的史料價值非常大,可以作為大陸瓷器發展史的佐證。

收藏者,最看重的是它出土的具體地點,史料價值更大。

我們往往在市場上看到一些出土的文物,必須用我們掌握的曆史知識,對文物時間、地點、藝術做充分的考證,方可收藏。

收藏不是看見老東西就收,而是要研究他的文化技術藝術,沒有藝術的東西價值就不高。在材質,曆史,及完整的藝術基礎上,确定藏品的市場價值。

我收藏的這件陶器是長安農家戶移遷莊園時挖出來的。據東家語,已經是經曆了3代人了。東西放在閑置的老房子,落滿了塵埃。

看來他們對文物保護一點都不懂,好的、破的瓦塊都放在一處。我一看,忽然大腦冒出幾個字“文化沙漠”,不過我沒有說出來。我隻選擇了一件有麻紋路的陶瓷收回來。

保護文物必須避強光,注意見水裂縫。放在玻璃櫃裡面是最好的收存方式。

春秋戰國時期的東西,雖然陳舊,但很完美,見證了古人藝術精華及智慧。

“聚大荔·收藏背後的故事”春秋戰國陶器
“聚大荔·收藏背後的故事”春秋戰國陶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