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姆級教程來了!帶你一文看懂白帶檢驗單

經常有朋友拿着白帶檢驗單咨詢我結果是否有異常。看檢驗報告是個技術活,雖然網絡上能搜到很多資訊,但總是真假參半,非專業人士很容易被不靠譜的内容繞暈。

那麼,如果您沒有像我這樣(靠譜)的朋友,有沒有可能憑借一己之力看懂白帶檢驗單呢?那就看看本文能不能幫到您吧!

保姆級教程來了!帶你一文看懂白帶檢驗單

白帶正常的檢查意義

每個有分泌物異常或外陰陰道不适症狀的患者去婦科門診就診時,白帶正常都是必查項目。而那些沒有不适症狀的女性,也常常在懷孕後、婦科手術前以及健康體檢時檢查白帶正常。

這項檢查的運用如此廣泛,大多數時候的目的卻很簡單:篩查或者排除細菌性陰道病、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即俗稱的黴菌性陰道炎)以及滴蟲性陰道炎這三種最常見的陰道疾病。

BV、黴菌、滴蟲

絕大多數白帶正常檢驗單裡都包含黴菌(或者寫作念珠菌)、滴蟲兩個選項。顧名思義,對應着黴菌性陰道炎和滴蟲性陰道炎兩項疾病。

保姆級教程來了!帶你一文看懂白帶檢驗單

有些檢驗單上還有“BV”一項,指的則是細菌性陰道病。如果檢驗單上有這三個項目,且其中有一項為異常,那麼即便不看其它檢驗項目,也可以初步診斷為對應的陰道疾病,并拟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案了。

不同于黴菌、滴蟲這兩項,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有時候并不那麼直覺。如果檢驗單上沒有 BV 一項,就要檢視更多的檢驗項進行綜合判斷。

細菌性陰道病本質上是陰道内的菌群紊亂,乳杆菌減少,失去對其它雜菌的抑制作用,加德納菌等厭氧菌過度繁殖,導緻細菌性陰道病。

細菌性陰道病最常用的診斷标準為Amsel标準[1,2]:

線索細胞陽性(指大量厭氧菌黏附在陰道上皮細胞上,為細菌性陰道病的特征細胞);

pH>4.5;

胺試驗陽性(指細菌性陰道病産生的特征性魚腥臭味);

均勻、稀薄的灰白分泌物黏附于陰道壁

以上四點至少具備其中三項,才能診斷為細菌性陰道病。

保姆級教程來了!帶你一文看懂白帶檢驗單

其它檢驗項目

很多時候,白帶正常化驗單的結果并不足以診斷為某一種陰道炎,但又不是所有項目都在正常範圍内,那麼這些異常的結果意味着什麼呢?

清潔度

這或許是最讓人困惑的一個檢查項目,很多人其它項目都正常,隻有白帶清潔度總是異常,然後成為一直紮在心裡的一個刺。

清潔度其實隻是反映白帶狀态的一個佐證,正常範圍的I度和II度表示分泌物中乳酸菌較多,雜菌、白細胞較少,被認為異常的III度和IV度則表示乳酸菌較少,雜菌、白細胞較多。

這是一個比較粗放的分類方式,乳酸菌、雜菌、白細胞的數量很容易受到影響,比如陰道用藥、性生活等等。如果沒有不适症狀,其它檢驗項目也正常,隻有清潔度異常并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保姆級教程來了!帶你一文看懂白帶檢驗單

pH值

陰道的酸堿度同樣是一個用作參考的檢驗項目。

正常情況下,陰道的pH值一般在3.8~4.5之間,發生細菌性陰道病、滴蟲性陰道炎的時候,pH往往會升高至超過4.5,而黴菌性陰道炎則常常不會導緻pH值異常。

不過,這個項目也隻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診斷的決定性證據,同樣因為它很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絕經後女性因為體内激素環境變化、陰道的自我保護能力下降,pH值就會升高。

育齡期女性如果有陰道用藥、沖洗、性生活,以及孕婦羊水滲漏等等,也常常會改變陰道的pH值(一般為升高)。

過氧化氫

這項檢查有點繞。

正常情況下,陰道内的乳酸杆菌會産生過氧化氫、細菌素以及其它活性因子抑制雜菌的生長,是以白帶中檢出過氧化氫才是正常的,說明乳杆菌在正常工作。

那麼檢驗單上的“過氧化氫陽性”是不是就說明這項名額過關了?并不是。過氧化氫陽性指的是過氧化氫産生不足,而過氧化氫陰性才表示過氧化氫産量充足。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檢驗單上要玩這種搖頭yes點頭no的反直覺遊戲。

保姆級教程來了!帶你一文看懂白帶檢驗單

白細胞酯酶

這是一種存在于白細胞中的酶,升高時說明陰道内白細胞增加。白細胞是免疫系統的主力軍,抵禦病原體的侵害、修複受損組織都有它。

是以白細胞酯酶升高的話,可能是因為陰道發炎,也可能是因為其它原因,如果沒有什麼不适症狀、沒有其它檢驗結果異常,也是個可以忽略的名額。

唾液酸苷酶

是由加德納菌和其它厭氧菌産生的一種酶,這一項陽性時,說明有較多的雜菌繁殖,也是細菌性陰道病的輔助性診斷項目。如果隻有這一項為陽性,其它項目為陰性,也沒有不适症狀,說明乳酸菌暫時沒能處于優勢地位,雜菌有點多,可以期待自然恢複正常。

而如果這一項和上一項同時為陽性,則說明不僅雜菌多起來了,陰道黏膜可能也有了發炎反應,那麼細菌性陰道病的可能性就更高一些。

保姆級教程來了!帶你一文看懂白帶檢驗單
保姆級教程來了!帶你一文看懂白帶檢驗單
保姆級教程來了!帶你一文看懂白帶檢驗單

很多朋友可能已經觀察到了,白帶的量和性狀會随着月經周期發生有規律的改變。排卵期和月經前白帶量會增多,排卵期時的白帶比較稀薄透明些,月經前的則大多發白、粘稠些,這些改變是分泌物受激素影響的結果。

有些時候,白帶似乎又并不會那麼嚴格地按照月經周期變化。這是因為除了激素外,白帶也受飲食、藥物、性生活等其它因素的影響。而除了陰道炎外,宮頸炎、盆腔炎及其它一些疾病也可能導緻白帶異常。

是以白帶可能會改變顔色,可能會有輕微的腥味或者受到食物、藥物的影響,攜帶上一些特殊的味道,也可能會對外陰黏膜有輕微的刺激,讓人偶爾産生輕度的瘙癢,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如果隻是這樣,而白帶檢驗單又沒有明顯異常,一般是不必擔心的。而如果有持續的瘙癢、疼痛、燒灼感或其它明顯不适,或者白帶檢驗單有明顯異常,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拟定進一步的診療方案。

【參考文獻】

[1]細菌性陰道病診治指南(2021 修訂版)[J].中華婦産科雜志,2021,56(01):3-6.

[2]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 2015[J].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2015,64(3).

來源:兒科醫生孔令凱

編輯:yeah 審校:小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