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晚,深圳300677)釋出業績預告,預測2021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67.79億元至69.79億元,同比增長55.03%至59.6%。
然而,在2021年第三季度,由于新的肺炎疫情在幾個國家逐漸得到控制,而市場增加了一次性手套産能,同時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手套産品價格下降,導緻2021年第三季度利潤同比下降。這不能讓一些投資者關注一次性手套的軌迹提出質疑,國産一次性手套行業真的要成為過去嗎?
事實上,恰恰相反,疫情爆發帶來的一次性手套價格暴漲的同時,也将是世界一次性手套格局的洗牌,在中國,以英國醫療為代表的一次性手套行業上司者抓住機遇,将目标轉向世界,将中國先進的高科技醫療器械制造商推向國際舞台。
在後疫情時代,全球一次性手套的市場争奪戰早已悄然拉開帷幕。
通過制作一次性手套登入福布斯的男性
在2021年福布斯全球最富有人物榜單上,分别有三位有錢人,分别是來自中國的劉方義、來自馬來西亞的林偉才、來自馬來西亞的關金安及其家人,都曾上榜,看共同點,就是這三位有錢人靠生産一次性手套發财, 是名副其實的手套大亨。
疫情爆發前,東南亞是世界一次性手套的主要生産基地,東南亞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非常适合橡膠樹生長。是以,世界上幾乎所有最大的一次性手套供應商都集中在馬來西亞等國家。
根據馬來西亞手套行業協會的資料,2019年馬來西亞橡膠手套的年化産能将占全球産能的63%左右,中國約占10%。根據全球最大的丁基手套制造商Hertega的資料,到2021年,中國生産商将占全球一次性手套供應量的16%,而馬來西亞将以67%的份額占據主導地位。Hetega集團首席執行官Kwan Ming先生認為,馬來西亞擁有完整的一次性手套生态系統,共有400家公司支援手套生态系統,由各種行業和服務提供支援,并擁有工程專業知識來支援手套行業。
在馬來西亞最大的手套制造商中,Hartalega和ToPglove是兩家公司。
1988年,Hetejia在馬來西亞成立,其創始人關金安目前是Hetega的執行主席。截至草案,根據和家官方網站,合特佳目前擁有8548名員工,擁有行業内最快的生産線,每小時生産45000多隻手套,年生産能力440億隻。

賀特加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 關金安
Hertega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們的研發能力,而hetega在研發創新方面擁有許多專利産品。例如,2005年,Hetega發明了輕質丁基手套,這是乳膠手套的扁平替代品,這導緻了全球一次性手套格局的根本變化,全球需求從乳膠手套轉向丁基手套。
在丁基手套的生産上,Hetega擁有自己獨特的技術,而Hetega擁有其他高科技手套專利,如2019年推出FindMe金屬檢測手套,2017年推出Amger抗菌手套,201年推出BDG生物降解手套,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和産品能力,Hetejia在行業中的品質是顯而易見的, 疫情爆發前,Hetega的毛利率一直比頂級手套高出5%-10%左右。
然而,正是因為丁基手套的發明,使我國一次性手套行業能夠完全擺脫乳膠原料的地理限制,為我國一次性手套廠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原料基礎。
Top Gloves成立于1991年,總部位于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大的手套制造商。顧名思義,手套業務是Top Gloves的主要收入,根據Top Gloves的2020财年财務業績,該公司占Top Gloves收入的99.4%。Top Gloves在過去20年中以27%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迄今為止,Top Gloves在橡膠手套領域擁有26%的全球市場佔有率,雇用22,000名員工,通過50家工廠和812條生産線每年生産近1000億隻一次性手套。
Top Gloves的創始人林偉才被譽為"手套之王",能說一口流利的馬來西亞國語,由于家族的橡膠貿易,他天生就有橡膠的曆史。
1982年,Lin畢業于馬來西亞大學,獲得實體學榮譽理學學士學位,并繼續在美國學習,在那裡他獲得了蘇羅斯州立大學的MBA學位。畢業後,林偉回到馬來西亞,在一家公司擔任銷售經理。幾年後,林偉才預見到醫用手套行業的巨大潛力,造就了頂級手套,最初的困難,林偉才的錢隻夠建一條生産線的小廠,回想起來,也許林偉才自己也不敢相信,這個小廠未來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手套制造商。
頂級手套創始人林偉才
疫情爆發前,關金安和林偉才萬萬不會想到,他們的商業布局會受到來自中國的一次性手套制造商的打擊,另一位"手套王"劉方毅出現了。
在頂級手套誕生前兩年,中國男孩劉芳毅還處于虛弱的一年,現在他正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學習電子工程,在那裡他還是一名學生,劉方怡已經表現出驚人的商業天賦。
劉方毅,盈科醫療創始人兼董事長
當時歐美正在經曆艾滋病的大爆發,導緻各國醫用手套出現短缺,劉方毅看到了商機,在上學期間做了一次兼職銷售手套,結果僅第一個月就賺了8000美元的利潤。當時,這筆錢已經是一筆巨款,劉芳毅決定在國外成立一家貿易公司,做跨境貿易。
在積累了原有資本後,劉方毅回到中國開始投資,逐漸進入醫療器械制造領域,20年後,劉方毅在山東省淄博成立了盈科醫療。中國手套大亨的傳奇就在這一刻正式開始了。
盈科醫療及其董事長劉方毅的故事有多傳奇?将一首詩描述為:
至于高城,
暮光降臨天堂,
将是無相的,
男人是自我完善的。
公開資料顯示,盈科醫療成立于2009年,總部位于淄博。最初成立時,Inco Medical隻有一個生産基地和一條生産線,最初隻用手套賺了幾美分。不過,盈科醫療一直在加大資本擴大生産,随後又增加了山東青州、安徽淮北、江西九江等生産基地,并于2017年在A股創業闆上市。到2020年,Inc. Healthcare的收入已增長到138億美元,淨利潤為70億美元,涵蓋三個主要領域:健康保護,康複護理和其他産品。同年,2010年上市的Blue Sail Medical的第一股淨利潤僅為17.5億美元。
在中國政府和中共中央的上司下,我國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人民恢複了正常的生産和生活。但Inc.的醫療保健業績繼續飙升,在2021年上半年達到106億美元,在短短半年内就達到了上一年收入的80%。Inco Medical通過飛行火箭震驚了包括馬來西亞在内的整個行業。
回過頭來看中國的劉方毅和瑪拉西的林偉才,我們可以看到,這兩位手套大亨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他們都是學生,而且都在美國學習,都做過銷售,都有過一流的商業洞察力,因為預見到了醫用手套行業的巨大潛力,并成立了自己的手套工廠, 都是小人抗攻,全部從小工廠,逐漸成為一次性手套行業的巨頭。
一次性手套是日常醫療防護用品,日常需求旺盛,市場廣闊,但想分一杯羹并不容易,看似小小的手套,其實有一條很深的護城河。
市場上的一次性手套按主要材料可分為橡膠手套和塑膠手套。其中,橡膠手套是指乳膠手套和丁基手套,塑膠手套是指PVC,PE,CPE,TPE等。
PVC手套生産的原料主要是石化PVC,得益于我國石化産業鍊優勢,PVC手套生産成本低、價格便宜,硬度遠高于乳膠手套,用途範圍更廣。今天,中國占全球PVC手套市場的95%以上。根據中國海關資料,2019年PVC手套出口量為3692.7萬噸。即使PVC手套的生産成本較低,PVC雙手模具一條生産線的成本約為800萬。
以丁基手套為例,一條雙手模具生産線将耗資2000-2500萬。一位業内人士計算了一下賬單,現在要想開一家手套廠,生産線要根據用途、大小和顔色來搭配,一個工廠中的房間至少8-10條生産線,一個生産基地一般有多個工廠中的房間,轉換下來,需要10億到50億元才能啟動。從土地規劃到生産線調試再到調試需要12到18個月的時間。
林偉才曾表示,手套行業是一個競争完全的行業,全馬有250多家手套工廠,目前約有50家。目前,對手套的需求很高,有新的企業進入該領域,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全球競争的背景下,高達90%的工廠在3-5年内都不會做得好。
可見,一次性手套的生産,需要廠前投資積累和非常強大的資金支援。這片肥沃的墾區是想進入的人,也是要跨越資金、技術、管道、時間等多元門檻的人。未來一次性手套市場的格局将反映出小廠家的出局,強而強的馬修效應。
目前,國内一次性手套生産企業前三家非零部件分别是英醫、藍帆醫療,以及中宏醫療、盈科醫療,年化生産能力750億,2019年營收138億,淨利潤表現70億,遠不及其他兩家,牢牢紮根于中國一次性手套行業第一寶座。
劉方毅并沒有止步于此,公告顯示,英國醫療擴張的總目标是全球市場佔有率的30%以上,這意味着接下來盈科醫療和馬來西亞的手套制造商将争奪全球市場。
全球競争與馬手套巨頭的反擊
在互動易回複股東中,目前一次性手套的年生産能力已達750億隻,據公告可見,隻有江西省九江市蓬澤縣兩個高端醫用手套項目全面投産,才能帶來約700億的年化生産能力,湖南、河南、 越南的生産基地也在日程上,盈科醫療正在加緊全球布局。
劉方毅、林偉才、關金安三大一次性手套巨頭都曾表示過同樣的觀點,即未來一次性手套市場仍是增量市場,未來幾年市場仍将供不應求。他們對公司未來的業績持樂觀态度,并對其長期股價充滿信心。
Top Gloves預測,2020年疫情爆發後,一次性手套行業的需求增長将從8%至10%至12%-15%左右增長,林偉才認為,疫情結束後需求仍可能至少增長5%。根據Frost Sullivan的報告,全球一次性手套銷售額将從2021年的7858億增長到2025年的12103億,複合年增長率為11.4%。
時至今日,三巨頭還在争先恐後地擴大生産,争奪國際市場,正如林偉才在接受采訪時所說,薄田不耕種,有競争。
面對來自中國手套制造商的挑戰,馬來西亞一次性手套制造商會不會不知道?
Hettjia估計,到2021年,中國制造商将占全球供應的16%,而馬來西亞仍将以67%的份額占據主導地位,而馬來西亞到2022年将占60%,中國将把其在全球手套供應中的份額增加到23%。2021年9月8日,吉隆坡報紙的标題寫道:"手套行業的全球上司者正面臨來自中國的激烈競争。"
關先生表示,他預計馬來西亞不會在短期内失去手套市場的主導地位,并透露中國宣布的擴張産能顯示,到2019年,中國可以将産能提高59%,達到1360億隻手套,到2022年增加到2030億隻。
但關先生也将中國生産商描述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并表示當地的手套行業應該認識到中國在生态系統中的競争力。
2020年9月15日,關金安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橡膠手套未來三年仍将供不應求,目前還不知道賀特加是否會在未來三年内再增加1200億隻手套,這可能還不夠。在撰寫本文時,Hetega已為自己設定了将其年産能擴大到950億的目标。
根據Top Gloves的投資報告,Top Gloves計劃到2021年增加51條新生産線,每年再生産150億隻手套,預計到2021年底年産能為1110億隻手套,而Top Gloves計劃到2022年增加118條手模生産線, 增加350億隻手套,年産能達到1460億隻。
Top Gloves目前擁有47家工廠,Top Gloves計劃在2022年擁有43家手套工廠,到2024年擁有47家手套工廠,年化生産能力為2050億隻手套。
根據公告,該醫療系統預計2022年年化生産能力将超過1200億元,2025年将超過3000億元。目标是将其全球市場佔有率提高到30%。不僅是中國的一次性手套制造商,也是世界領先的一次性手套制造商,一位英國醫療高管透露,這是英國醫療未來的戰略目标。
一次性手套行業的三大巨頭依然看好一次性手套市場,願意投入大量資金真金白銀擴大生産,而馬來西亞的一次性手套巨頭也越來越意識到中國廠商的挑戰,Inco Medical在短短幾年内就趕上甚至超越了手套巨頭, 赢得全球第一的市場佔有率?
英語醫療比其他兩個優勢有兩個優勢
知道很難做到這一點,Inco Medical将在三到四年内将其年産能提高四倍,以實作30%的全球市場佔有率,與頂級手套和Hetega相比,British Medical有什麼優勢來確定其計劃按計劃進行?
1.由于生産方式比例不同,英醫擁有更多的管道優勢
Top Gloves,Hertega主要采用OEM模式客戶合同,Inco Medical采用OBM模式(Orignal Brand Manufactuce,原廠品牌制造商),一方面以客戶品牌銷售産品,另一方面以自有品牌"Intco"和"Basic"銷售自己的産品。
根據Hetega的說法,亞洲是僅次于歐洲和美洲的第三大市場。
Frost Sullivan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人均可使用手套的國家中,美國300個,香港276個,日本133個,中國9個,中國13億人,放眼亞洲,中國的一次性手套市場潛力無疑是最大的。進入中國市場,毫無疑問,英國醫療在政策支援、貿易壁壘、文化差異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英醫吸引了大量新客戶,包括醫院、工廠等衆多第一手管道,導緻英聯醫療自有品牌産品銷量快速增長。疫情爆發前,盈科醫療自有品牌主要在中國銷售,根據财報,盈科醫療國内收入從2019年的5.45%上升至2020年的23.7%,中國毛利率高達74.8%,海外毛利率為67.24%,國内毛利率高于國外7.56個百分點。
OBM模式的優勢在于,它可以減少中間環節,增加毛利率,增加市場競争力,從長遠來看,自有品牌可以帶來一定的品牌溢價,比單純的合同工作更有利可圖。
通過對Inco Medical内部高管的采訪,可以了解到,目前Inco Medical OBM占40%-50%,頂級手套oEM業務占92%,OBM占8%。可以看出,Inco Medical的OBM在未來具有更大的優勢,更适合中國市場。
2.在成本控制方面,Inco Medical基于其優勢。
通過科學管理,在多元度上同時優化成本,據英國醫療公告稱,英國醫療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能耗、人工、折舊、制造成本等,英國醫療布局原材料和能源,通過自建乳膠廠的形式,原材料成本可降低10%, 通過熱電聯産等方式,能耗成本可降低20%。目前,單體分拆項目,部分生産零部件全部更換為國産,一年将節省數千萬美元的成本。
在制造成本方面,Inco Medical、Top Gloves、Hetega都是通過自動化和數字化的方式來降低人工成本,Inco Medical正在迅速推進手套的無人化生産,未來将大幅降低人工支出,Inco Medical在Penze生産基地将很快實作完全現代化的生産線,降低成本可以參考Hetega, 關亮透露,未來通過數字化,員工總數将減少17%-20%。
公告稱,Inco Medical的生産線技術已疊代推進到第三代,技術裝置的先進、自動化和成本控制能力已達到世界行業領先水準。劉方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英科醫療憑借全球第五大手套産能創造了全球第一的利潤,其利用先進産能不無關系。我們擁有80%的生産能力,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隻有20%的先進手套生産能力。"
根據筆者對三家公司财務業績的分析:英飛迪醫療2020年的淨利率高達50.64%,2021年上半年的淨利率将進一步提高到55.47%。2020年,Infinity Medical的毛利率為60.45%,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進一步上升至66.35%,而頂級手套為60.45%,Hetega為67.85%。
從以上資料對比可以看出,得益于英國醫療産能和成本優化的提升,英國醫療的毛利率和淨利潤率将從2020年到2021年進一步提升。
一位業内人士透露,盈科醫療的生産線是2012年後對現代化生産線的大量投資,主要集中在雙手模具自動化生産線上,與舊生産線不同,與舊生産線相比,可以增加毛利率,英國醫療的大部分裝置都是新的,優于前期落後的頂級手套裝置。
在盈科成立四周年的媒體釋出會上,劉方毅表示:"目前,從全行業來看,無論是技術的積累,還是對技術的了解,我們都比同行高得多,包括生産線研發。"
3.國内勞動力成本和穩定的疫情控制
從疫情控制的角度來看,中國已經控制了疫情,國内企業生産不受疫情影響,而馬來西亞疫情仍在繼續。據央視新聞報道,馬來西亞衛生部于當地時間10月11日晚公布新冠疫情資料,在過去24小時内,馬來西亞新增确診病例6709例,累計确診病例2346303例。據新華社報道,到2020年11月底,疫情導緻2000多名頂級手套勞工确認了新冠,導緻28家頂級手套工廠關閉。
據路透社報道,在勞動力成本方面,中國有14億人口,而馬來西亞嚴重依賴外國勞動力,導緻勞動力成本高昂,而馬來西亞國内勞動力問題嚴重,美國政府确定由頂級手套制成的一次性手套涉及"強迫勞動"。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于當地時間2020年3月29日下令在美國港口沒收所有手套産品,禁令直到2021年9月10日才解除。
頂級手套員工宿舍環境惡劣,有些房間可容納24人。英美醫療是一家以人為本,緻力于醫療器械耗材研發、生産、銷售的高科技制造企業,其廠房和宿舍均由頂級建築師和設計師完成,采用現代設計,為員工提供優厚的薪酬和住宿。
據《英國醫學公報》報道,Inco Medical正在迅速推進手套的無人化生産,這将大大降低未來的勞動力成本。憑借第三代80%以上的年化生産能力,先進,自動化和成本控制的技術裝置能力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4.國内土地優勢和産業化優勢
馬來西亞采用私有土地制度,交易手續繁瑣複雜,而中國則采用國有土地制度,政府積極支援英國醫療生産的快速擴張已經有條件。在原材料方面,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國内化工産業鍊、原材料供應鍊充足,據盈科醫療公告稱,其收購的兩家乳膠廠位于山東豪德、安徽凱撒,已正式投産,這兩家工廠都為盈科醫療提供了充足的長期發展支撐。
一次性手套行業受資本追逐,世界三大生産巨頭加大增資步伐擴大生産,推動數字化生産線,中短期來看,馬來西亞一次性手套行業仍占世界主要份額,但中國在原材料、土地、成本等方面更具優勢, 由于新冠疫情導緻全球一次性手套格局已經動搖,從長遠來看,以盈科醫療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企業開始在全球嶄露頭角,在管道、勞動力、産業鍊、土地等方面具有優勢。以後很容易掌握它。
祝願盈科醫療等高科技先進制造企業更登上世界舞台,讓世界見證中國醫療器械的制造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