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所屬文章源自網絡,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尊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形神兼備,造型就是對物象準确把控,

也就是對物象整體結構的示範,

是通過藝術的形式再現或表現客觀對象以及畫家心中意象的能力。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唐太宗半身像

繪畫無疑是畫者表達一種思想,畫出心中意象的最便捷的手段和形式。是以,造型能力訓練也成了繪畫普遍采用的方式。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唐人宮樂圖局部

雖然,繪畫水準的高低往往取決于人的因素,取決于畫者的個性、生活的積累、藝術的修養和技法等多種因素,但起關鍵作用的常常是繪畫造型能力,它是聯系畫者、作品、觀者的紐帶,以視覺中形的表達手段來展現物象的神态。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唐閻立本十八學士于志甯書贊卷

對一個優秀的人物畫家來說,宣紙上呈現的人物形态是豐富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等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便可一望而知。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五代 南唐 周文矩 亭奕釣仕女圖局部

甚至,從畫面上,還能讀出人物内心的世界。

也就是說,不但塑造了人物的形象,而且,通過形象表達了人物的神。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宋 晁補之 老子騎牛圖局部

相較于花鳥畫與山水畫,人物畫的創作尤為艱難。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元人畫寒山拾得像局部

為此,東晉顧恺之在《論畫》中直言:“凡畫,人最難,次山水。”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明 仇英 蕉陰結夏局部

那麼,在水墨畫中

如何做到對人物傳神的塑造呢?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元人畫應真像局部

根據多年的繪畫實踐,我認為有三條路徑可選,而且,這三條路徑都通過了古今藝術家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創作成果。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元人畫第八格納嘎拔哈剌普雜尊者局部

傳統路徑,也就是對國畫的傳承與光大。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明 戴進 太平樂事局部

在燦爛的華夏文明史上,國畫标新立異,湧現出了許多彪炳史冊的人物畫家,從東晉顧恺之始,一路順着南朝陸探微到隋代展子虔,再到唐代閻立本、吳道子和南宋梁楷,最後到清末任伯年,每一個朝代,都有人物畫的佼佼者亮相,他們用線條勾勒了一重天,給人物畫塗上了豐富的底色。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明 唐寅 燒藥圖局部

線條的表現手段是中國畫的支柱。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明 馮曉畫壽星局部

早在1000多年前,南齊畫家謝赫在其畫論《古畫品錄》中就提出了“骨法用筆”,強調了線條的品質。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元 楊維桢 鐵笛圖局部

其實,骨法就是心法,正如石濤所言:“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明 陳洪绶 蓮池應化圖局部

曆代畫家們在長期的實踐中,單就中國人物畫的衣紋,就歸納有十八種描法。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元代帝半身像元太宗

可以說,國畫中,線的出現從一開始就不是簡單的對客觀物象的模仿,而是一種經過了描繪者頭腦過濾、提煉、升華出來的産物,帶有描繪者情感的烙印,因而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概括性。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齊白石作品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李可染作品局部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潘天壽作品

立足傳統,線描大師潘天壽倡導“造化在手”,強調人物畫貴在做形象,用靈動的線條給予筆下的人物豐富的藝術内涵。他是一位固守傳統的大家,他的作品,無疑是後來者效仿的範本。

徐悲鴻作品

素描路徑。

也就是西方的寫實主義藝術。其創始人是徐悲鴻,藝術實踐體系确立者是蔣兆和。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蔣兆和作品

著名美學家宗白華說:“中國畫是以線條構成為主要表現形式,而西畫是以團塊結構為主要表現形式。”

20世紀初以來的諸多人物畫家接受了西方文化和西方藝術的洗禮與啟蒙,對傳統人物畫進行了變革,他們所創作的人物畫無論是在思想情感内涵上,還是在筆墨語言和風格境界上都與古代人物畫家拉開了距離,在他們的實踐和影響下,一種現代審美形态的人物畫風被建構了起來。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盧沉作品

甚至,徐悲鴻還旗幟鮮明地總結: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它能夠培養正确的觀察與思維,分析與綜合的能力,亦即科學的造型觀。

素描不僅是繪畫基礎訓練的一種手段,素描也是差別于其他畫種的一種繪畫形式,同時還是研究造型藝術規律與表現形式時的本質語言。

俄國著名肖像畫家契斯恰柯夫熱愛素描,是個唯素描論者。他斷言:“任何一個立體形,都是由無數的、變形的、透視的平面所組成的。”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周思聰作品

西方繪畫中的物象界限不是用線條來區分,而是用色彩的深淺、光線的明暗來表現物象的體積、質感和空間感,以及物體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如見實物一樣。

也就是說,西方繪畫總是刻意強調色彩的豐富性與結構上的差别。它所追求的,是在色彩的冷與暖、厚與薄、深與淺、淡與濃等多組關系中,營造出直覺的視覺效果。從整體上看,這種美學追求更有光學意義,更富于幾何精神和理性思考。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劉文西作品

同時,在畫面的處理上,西方繪畫強調科學準确地再現客觀世界的三維空間,對景寫生,要求對象、光源、環境、視點四固定。這就意味着畫家在創作時,要嚴格地按照實體和光學的透視原理來構圖,精心地把各類表現對象組織在畫面中。

這與國畫的散點式有本質的差別。同時,西方繪畫還把醫學中的人體解剖原理運用到人物畫中,以準确表現人體骨骼肌肉的開關和運動狀态。是以,對于西方繪畫來說,能否準确地運用透視、解剖和光學原理來描繪表現對象,是衡量作品藝術品質的重要尺度。

寫實主義是徐悲鴻根據當時中國畫的弊端而提出的藝術精神,它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中國繪畫的寫實主義發展方向,為中國油畫與素描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有着劃時代的意義。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杜滋齡作品

如今,素描作為一種造型藝術表達形式,在水墨人物畫創作上釋放着強大的審美正能量。

中西合璧路徑,也就是在堅持中華文化藝術本體的基礎上,參與西畫,進而創造出新的人物畫面貌。

倡導繪畫以素描立本的徐悲鴻認為,線能使素描更有表情,更有力,更概括。線條是最有生命力的因素,全用光線的明暗是刻闆的,通過線條和明暗的結合,才能賦予素描以力量與生氣。這是他一貫提倡的“中畫為體,西畫為用”的融合思想。

人物畫除了形神兼備還需要什麼功力?

何家英作品

以上三種造型路徑,都是水墨人物畫中常用的表現手法,無論從傳統或素描中汲取營養,抑或是從中西合璧中優勢互補,傳神寫照是水墨人物畫最終的價值取向,也是繪畫呈現的根本要義所在。

正如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所說:“沒有一件藝術作品,單靠線條或色調的勻稱,僅僅為了視覺滿足的作品,能夠打動人的。藝術作品的優秀,必須具有完美的藝術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二者有機統一,才有令人驚歎的感人魅力。”

由此可見,一幅成功的水墨人物畫,除了造型的精準,更要表現出人物的氣韻風範,這就是傳神寫照的價值所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