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很多人都把人的一輩子看作是一個完整的一生。其實不是這樣的。人,是有曆史局限性的。人的曆史應該分段述說。是以從心理咨詢的角

作者:趙小明心理團隊

很多人都把人的一輩子看作是一個完整的一生。其實不是這樣的。人,是有曆史局限性的。人的曆史應該分段述說。是以從心理咨詢的角度來說,每個階段的你其實都是彼此不同的。也許他們叫着同樣的名字,甚至生活在同樣的一個城市,甚至做着同樣的工作,他們都不是同一個人。有一個心理學研究認為人每10年都會改變自己的價值觀。

過去心理學認為人的價值觀是十分穩定的,但是現在新的研究看來價值觀的穩定也是有限的。是以你可以看到有些人在上個人生階段可能是一個憤青,到了下一個人生階段卻變成了主流價值觀。

從這個角度再去了解精神病人。和心理疾病的患者,你就會看到另外一層,你從來沒有看到的天空。那就是精神病人和心理疾病的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總是在重複發作,重複創傷,在固定的地方,甚至是固定的時間做着固定的刻闆的動作,重複着固定的關系,刻闆的生活模式。

他們如此穩定的去不斷的重複創傷的原因,在于他們想通過反複的在上一次摔倒的地方,上一次被挫敗的地方,去不斷的嘗試有無例外的可能。

這和希臘神話裡面的西西弗斯所做的事情非常類似,是以心理學裡面也有一個情結叫做西西弗斯情結。

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如果活得足夠長,再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都能最終治愈。因為他重複1萬次,總能夠找到一次例外的成功機遇。但是可惜在于生命是有限的。

在心理咨詢中,來訪者不斷的重複着刻闆的關系,刻闆的行為 ,固着的語言,一方面是為了給心理咨詢師傳遞資訊,通過一種隐藏的方式告訴心理咨詢師,我的問題在這。

另一方面他們就是想在不同的人身上,通過重複的行為去試探例外的可能。

是以新精神分析很講究機緣,機緣好的人很早就解決了自己的心理障礙。機緣不好的人總是在重複着創傷。

~~小明講心理創傷

很多人都把人的一輩子看作是一個完整的一生。其實不是這樣的。人,是有曆史局限性的。人的曆史應該分段述說。是以從心理咨詢的角
很多人都把人的一輩子看作是一個完整的一生。其實不是這樣的。人,是有曆史局限性的。人的曆史應該分段述說。是以從心理咨詢的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