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長期以來,大陸都将純電動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主要方向,但作為化石燃料替代清潔方案的另一個重要方向的氫能源汽車在大陸也沒有被束之高閣,從政策推廣到車企技術研發方面都一直在進行,并且已經在多地試進行了長期的試營運。2022冬奧會上再次大規模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也成為大陸對氫能源汽車大力支援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氫燃料汽車助力冬奧會

在奧運會期間,作為奧林匹克及殘奧會全球合作夥伴的豐田共向組委會提供了2205輛豐田産品,其中包括了140台豐田第二代MIRAI氫燃料電池乘用車,以及107台柯斯達燃料電池動力總成車型。此外,北汽福田歐提供了497輛輝氫燃料客車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此外,宇通客車、中通客車、吉利商用車等車企也提供了氫燃料電池客車供冬奧會使用。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據北京冬奧組委釋出的《北京冬奧會低碳管理報告(賽前)》指出,除了全部場館将實作100%綠色電力供應,北京冬奧會賽時交通服務用車中清潔能源車輛(非傳統能源)在小客車中占比100%,在全部車輛中占比84.9%。其中,氫燃料車共有816輛,占比接近20%。而在此之前,張家口的氫能源車已經平穩運作超過三年,累計運作裡程已超過2100萬公裡,載客量超過6500萬人次。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不僅自主品牌,國際氫燃料電池巨頭也紛紛在國内開啟了布局。2019年4月,豐田與北汽福田、北京億華通公司在氫能客車領域展開合作,本屆冬奧會上,北汽福田投入了數百輛搭載了豐田氫燃料電池系統的車輛為冬奧會提供保障。到2020年,豐田在四川一汽豐田布局了一條FCEV氫燃料電池汽車生産線,由四川一汽豐田參與研發,基于國内在售的柯斯達打造的FCEV柯斯達于2021上海車展上正式亮相,并為2022北京冬奧會提供保障服務。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2021年3月,現代汽車集團全球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産和銷售基地“HTWO廣州”動工,這是以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專屬品牌“HTWO”命名的首座工廠。HTWO廣州将占地20.7萬平方米,是中國首家大型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産專用工廠。按照現代規劃,新工廠預計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預計到2030年總投資将達到85億元人民币。而現代旗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NEXO前不久也正式釋出了中國版,并将在不久後進入中國市場。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據悉,北京冬奧會示範營運30多個加氫站中,由中石化負責的北京慶園街加氫站、北京王泉營加氫站、北京燕化興隆油氫合建站、河北崇禮西灣子加氫站已在2021年9月初投入營運,在冬奧會正式開幕前夕已向北京及周邊市場供應高純氫超260噸。中國石油也為北京冬奧會建成投用河北太子城加氫站、北京福田加氫站、北京金龍綜合能源服務站和河北崇禮北油氫合建站4座加氫站,冬奧期間日供氫能力将達到5500kg。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目前,加氫站提供的氫氣主要是從含氫工業副産氣中分離提純出來。不過,1月28日能源巨頭殼牌石油宣布,世界上最大的電解水制氫裝置之一已經開始在河北省張家口營運。該項目将在2022年2月4日開幕的冬季奧運會期間為張家口賽區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約50%的綠氫供應。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未來?

當然,作為元素周期表開頭的第一個元素,氫原子小而輕的特點也給他的儲存和運輸帶來了難度。普通的容器很難完全限制氫氣,尤其是加壓甚至液化狀态的氫氣,其很容易穿過難以察覺的空隙,甚至直接穿過容器的分子間隙緩慢滲漏。在高溫、高壓下,氫氣甚至可以穿過很厚的鋼闆,因而儲氫罐對工藝的要求很高。而大規模工業化制備氫氣目前也還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些都給氫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了阻礙。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不止企業在氫能源領域持續發力,大陸在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的同時,并沒有放棄對氫能源汽車的支援。在最新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氫能源汽車也被多次提及。而2022北京冬奧會上大量應用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再次給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國内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不過,從“碳中和”的視角來看,目前将氫氣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其中以化石能源為原料,通過蒸汽甲烷重整或自熱重整等方法制造的氫氣稱為灰氫;在甲烷蒸汽重整與自熱重整制氫過程中增加碳捕捉和貯存環節(CCS),這樣制出的氫氣被稱為藍氫。藍氫碳排放量較低,但無法消除所有碳排;綠氫是指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電解水技術制備的氫氣,可以實作真正的零排放。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目前為止,綠氫的大過制備尚不成熟,工業制氫仍然以灰氫及藍氫為主,在氫氣的制備中尚無法實作真正的零排放。對于碳中和,人類要做是減少化石燃料的開采和利用,減少被地球數億年來以固态封存在地下的碳釋放到大氣中,通過化石燃料制備的灰氫和藍氫可以減少不可控的碳排放,但仍然有化石燃料中的碳通過部分途徑進入了大氣。當然相比直接燃燒化石燃料,氫能的利用仍然有客觀的前景。目前僅大陸每年沒有充分使用的工業副産氫能就有1000萬噸,足夠供給百萬台級“氫汽車”。

冬奧會能帶火氫燃料電池汽車嗎?

但是,從氫的制備到運輸再到加氫站網絡的建設,是一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體系,推廣難度相較可以直接利用現有電網建設的充電樁更為巨大。對于消費者日常使用的乘用車,在加氫站足夠啤機之前,即便加氫動作與加油不相上下,但裡程焦慮或許不亞于需要長時間充電的純電動車型。隻是對于需要長續航、大運力的商用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相較純電動車型所需的巨型電池能呈現出明顯的優勢,而氫燃料電池汽車或許能夠和純電動汽車作為互補,在未來汽車市場上煥發生機。(文:太平洋汽車網 郭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