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蘭巴特思想的10個瞬間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當代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文藝理論家。他在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當代符号學、語言學、人類學等諸多領域,多有理論建樹,影響巨大。

羅蘭巴特思想的10個瞬間

1,文本間性(intertextuality)

批評字詞與字詞之間,句子與句子之間,在意思或者含義關系上的穩定性,強調“之間”或者“關系”的不穩定性。在羅蘭-巴特看來,這就是文本(text)一詞的真實意思。

2,寫作活動(the act of writing)

學者面對文本,指的是研究原著,其任務是确定文本的有效性、正确性,是否值得認可?是否合乎邏輯?其正當性如何?

“著作”一詞,指原材料,著作提供文本所包含的意思(meaning)的可能性、界限及其相應的解釋,文本就是如此說話的,而不是一個自在的死物。是以,“文本”一詞,意味着書寫的行為。

換句話說,羅蘭巴特認為文本與著作不同:著作指原稿,而文本指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首先,看原著的時候,要聯想到作者是如何寫作的。其次,看原著,與自己重新書寫所看的原著,形成了文本新的組成部分。巴特這樣寫道:“書在手裡,而文本在語言裡。”

羅蘭巴特思想的10個瞬間

3,原文分析(textual analysis)

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幾乎和德裡達同時,羅蘭巴特也轉向後結構主義思潮。所謂對于原有文本的解構,或者消解原文的結構,好像是原文本的拓撲變形,好像畢加索把古典油畫中美麗的女子畫成了抽象晦澀“不美”的《亞維農少女》。如果畢加索這樣畫畫也叫“畫畫”,那麼像羅蘭巴特和德裡達如此這般或者那般變形古典哲學,也叫“哲學”。

畢加索并非像不懂藝術的人所認為的那樣,是随意胡塗亂抹。畢加索之是以成為當代藝術的開創者,首先在于他太了解古典繪畫了,而且能畫得像古典油畫家一樣好,但他知道古典油畫在畫法上的可能性,已經窮盡了,這是傳統的缺點,他對此感到厭倦,并且從現代藝術之父塞尚那裡,擷取靈感。羅蘭巴特和德裡達的思想,也是站在古典哲學廢墟上的,他們從索緒爾的語言學,擷取靈感。

在以上意義上,羅蘭巴特(包括德裡達)并沒有和索緒爾及其結構主義思潮徹底決裂,而是像畢加索一樣,隻是變形、嬗變、善變。但是,他們的思想,屬于現當代哲學,就像畢加索的作品,屬于現當代藝術。羅蘭巴特最著名的文本分析的例子,是基于對文學原著的閱讀(德裡達則是基于哲學原著的閱讀)。

在分析文學文本時,羅蘭巴特不再試圖追溯文本之外的東西(究竟是誰寫的?受誰的影響?起源如何?社會背景如何?),他隻考慮語言本身,而字詞與空間的位置與差異有關。換句話說,他忽略曆史(或者時間)。他在文本中尋找字詞的間隙與空白,例如突如其來的插入語,微妙的一詞多義,從中心思想中溜号走神。總之,他想發現原著作者心思的偶然性,那些片斷的、未完成的段落,一種播撒和嫁接的效果。“編碼之路是岔路”——這是他在1977年一篇短文《作者之死》中的一句話。

4,文本理論

這與上述“文本間性”有密切關系,因為文本的字詞與句子之間的連接配接,提供意思的多樣性。文本并不是一個統一的、被孤立起來的對象,一句話并非隻有一個特定的意思。字句中的某個元素,可以敞開各種各樣的解釋。

與克裡斯蒂娃(Kristeva,1941,巴黎第七大學語言學教授)相似,羅蘭巴特認為,隻有當現代性這個非常時刻所寫就的文學,才可以使讀者在文本中處于更加積極主動的地位。隻有現代文學才是“文本”的典範。對于現代文本,讀者處于再次解釋狀态,而不是單純被動地接受作者給予的意思。總之,這樣的話,讀者也成為作者。

5,讀者類型

在生成和區分文本意思的過程中,羅蘭巴特強調讀者的作用。讀者大緻分兩種:一種是“消費者”。單純作為“消費者”的讀者,隻是為了求得“穩妥的”意思而讀書。另一類讀者,是“生産型”的讀者。這類讀者,用羅蘭巴特的話說,也可以被稱為“文本的書寫者甚至作者”。沉迷于第二種類型的讀者,用羅蘭巴特的話說,與傳統的文學評論比照,是在做“文本分析”。這種似乎是在“重寫”的閱讀實踐,就是羅蘭巴特的“文本間性”(亦稱“互文性”)的理論基礎。

6,“作者之死”

“文本間性”最惹人注目的、傳播最為廣泛的一句話,就是羅蘭巴特在《作者之死》這篇隻有7頁的短文中所謂:“讀者的出生一定是以作者的死亡,作為代價。”他宣布作者已死。

羅蘭巴特把精神分析學與語言學融為一體。某個文本的來源,并不是一個統一的權威意識,而是來自多樣化的其他詞語、言論、文本。

羅蘭巴特思想的10個瞬間

7,互文性的語言

羅蘭巴特指出,作者所使用的詞語的意思,并非全然來自作者自己的語言,并非全然是作者獨有的語言,并非全然是他自己的思想。一個作者所使用的詞語的意思,來自這些詞語在語言(和文化)系統内部的位置。作者所承擔的角色,就是在某個語言系統内部,對于某種尚不存在的意思,進行編碼、組織、拼接。

羅蘭巴特思想的10個瞬間

作者創作的每個詞、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本,都是如這張照片這樣“寫出來”的,這就是它們的來源——從某一種語言系統内部生産出來。于是,文本的意思是借助于同一語言系統表達的。巴特以這種方式所表達的語言觀,被理論家稱為“互文性”。

8,意義來自語言

對于羅蘭巴特來說,“互文性”的意謂,就是“在文本之外一無所有”,它摧毀了觀念論。換句話說,意義或者意思(meaning)不來自觀念,而來自語言。文本的meaning不是作者的私有财産,不可為作者所獨占。

一個現代書寫者,當他或她在閱讀的時候,就總是已經處于閱讀和重寫的雙重過程之中了。這就像有人曾經這樣簡化德裡達的寫作方式:“我寫下了第一個句子,其實我不該寫下這個句子,請原諒,我要抹拭一切并從頭開始;我寫下了第二個句子,但我想了想,又覺得這個句子也不該寫。”

總之,文本的意義并不僅來自作者的語言,而來自互動凝視的語言。

9,作者變成了讀者

寫作的互文性,使得傳統的作者變成了讀者。羅蘭巴特在《作者之死》中得出結論說:“一篇文章是由多篇文章編織而成的,取自多種文化,介入了對話關系、滑稽的模仿關系、争辯關系。文本總是處于來自多種方向的凝視交彙的位置,這個位置上的是讀者,而不是作者,也不是任何思想權威。閱讀處于這樣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一切書寫都不過是被喬裝打扮起來的引文……讀者的出生一定是以作者的死亡,作為代價。”

羅蘭巴特思想的10個瞬間

10,概念化了的“互文性”

索緒爾、巴赫金、克裡斯蒂娃、羅蘭巴特——他們都是互文性的始創者,他們發明了“互文性”這個概念。但羅蘭巴特的特殊貢獻,就在于自覺地把“互文性”用于寫作實踐,因為他不僅是一個理論家,而且還是一個作家,也許他開創了這樣一種現代思潮:語言學-文學評論,同時就是一部文學藝術作品,例如他的《寫作的零度》、《戀人絮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