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年親戚在一起吃飯,都是蘇州土著,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上一輩都勤勞節儉,兢兢業業上班。可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下一代的90

過年親戚在一起吃飯,都是蘇州土著,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上一輩都勤勞節儉,兢兢業業上班。可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下一代的90後都開始啃老了。

90後的找的都是蘇州本地的,兩個蘇州土著合成一家,一般最起碼5套房,可是他們中大多隻讀了個大專,大多沒有穩定的工作,有的在工廠坐辦公室,拿着微薄的工資。生了小孩之後生活捉襟見肘,隻好向雙方父母伸手,

一對讀了職校的,男方沒有固定工作,還是不是去搞點投資做生意,可是結果屢屢失敗。女方覺得父母給她以前買了個門面,她可以憑門面租金過日子,就安心理得不上班了。兩個人沒孩子還能應付,可是後來生了兩個孩子,雖然父母把兩套空置房的租金都給他們了,但無奈兩個孩子的開銷實在太大,是以雙方父母隻好分别把其中一人的退休工資補貼給他們。可憐他們的老父親仰天長歎說:這小子除了口氣大,其他啥也不大!

另外一個生了女兒的,女婿是賣車的,女兒在工廠辦公室,夫妻倆雖然工作還算穩定,但是收入不高,兒子大了之後教育費開銷大。最近給兒子買了個學區房,自己平時也沒啥積蓄,都是雙方父母掏的養老錢。

還有一個兒子算教育得最好的,夫妻倆都在教育系統上班。婆婆早年投資房産,家裡有六套房産。可能那媳婦覺得家裡條件這麼好,自己苦逼上班,做個國小老師天天累的要命,還要處理和其他老師的明争暗鬥。有次和同僚吵架,一氣之下把工作辭了。就專門在家生孩子帶娃了,婆婆不舍得兒子一人養家,就賣了一套房主動貼給兒子。平時還屁颠屁颠成天去幹家務又貼錢,媳婦也懶得輕松自在。

感覺現在蘇州土著都靠着祖輩的房子過着比較滋潤的生活,但是核心競争力肯定不如外地來的優秀青年,若幹年之後,當房子紅利消失,會不會給外地精英拍死在淺灘上。

過年親戚在一起吃飯,都是蘇州土著,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上一輩都勤勞節儉,兢兢業業上班。可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下一代的9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