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过年亲戚在一起吃饭,都是苏州土著,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上一辈都勤劳节俭,兢兢业业上班。可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下一代的90

作者:小黄毛的梦想

过年亲戚在一起吃饭,都是苏州土著,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上一辈都勤劳节俭,兢兢业业上班。可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下一代的90后都开始啃老了。

90后的找的都是苏州本地的,两个苏州土著合成一家,一般最起码5套房,可是他们中大多只读了个大专,大多没有稳定的工作,有的在工厂坐办公室,拿着微薄的工资。生了小孩之后生活捉襟见肘,只好向双方父母伸手,

一对读了职校的,男方没有固定工作,还是不是去搞点投资做生意,可是结果屡屡失败。女方觉得父母给她以前买了个门面,她可以凭门面租金过日子,就安心理得不上班了。两个人没孩子还能应付,可是后来生了两个孩子,虽然父母把两套空置房的租金都给他们了,但无奈两个孩子的开销实在太大,所以双方父母只好分别把其中一人的退休工资补贴给他们。可怜他们的老父亲仰天长叹说:这小子除了口气大,其他啥也不大!

另外一个生了女儿的,女婿是卖车的,女儿在工厂办公室,夫妻俩虽然工作还算稳定,但是收入不高,儿子大了之后教育费开销大。最近给儿子买了个学区房,自己平时也没啥积蓄,都是双方父母掏的养老钱。

还有一个儿子算教育得最好的,夫妻俩都在教育系统上班。婆婆早年投资房产,家里有六套房产。可能那媳妇觉得家里条件这么好,自己苦逼上班,做个小学老师天天累的要命,还要处理和其他老师的明争暗斗。有次和同事吵架,一气之下把工作辞了。就专门在家生孩子带娃了,婆婆不舍得儿子一人养家,就卖了一套房主动贴给儿子。平时还屁颠屁颠成天去干家务又贴钱,媳妇也懒得轻松自在。

感觉现在苏州土著都靠着祖辈的房子过着比较滋润的生活,但是核心竞争力肯定不如外地来的优秀青年,若干年之后,当房子红利消失,会不会给外地精英拍死在浅滩上。

过年亲戚在一起吃饭,都是苏州土著,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上一辈都勤劳节俭,兢兢业业上班。可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下一代的90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