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還在坐月子的妻子回家過年,當天晚上被父母斷了水與暖氣,被逼無奈,兩人隻能開車去小旅館遷就了一天。男子說:再也不回家了。
以前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隻有經過這一道順序,年輕人才能真正被父母接受,父母也才會覺得,自己為孩子做了事,操了心,而孩子也才算是“孝”。
說來可笑,為什麼隻有聽父母的話,娶了他們看上的兒媳,才算是“孝”呢?一直都搞不懂。
雖然現在戀愛自由、婚姻自由,可是很多老人依舊覺得,隻有自己認可的,才算兒媳,自己不認可的,就不能娶,否則就是不孝,我就要将你趕出家門,不認這個兒子了。
可問題是,娶媳婦的是兒子,而非父母啊,倘若父母看得上,兒子看不上,那這段婚姻雖然得到父母的祝福,兒子與兒媳能過得下去嗎?
反過來說,那父母看不上,兒子看上了,這段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能幸福嗎?
我覺得應該會!
湖北某地有一名男子,在過年期間帶妻子回家坐月子,可是在到家第一天的半夜,父母就用斷電斷暖氣的方式,趕他們出家門。迫于無奈,男子駕車帶着正坐月子的妻子,去臨近的旅社遷就了一晚。
很多人看了這個視訊之後怒不可歇,到底兒子兒媳有什麼錯,竟然得到父母的如此對待?
男子回複評論稱,自己出外打工,喜歡上了一個離異的女人,她比31歲的自己大了10歲,但是真正的愛情來臨的時候,是不會打一聲招呼的。可惜父母不願意,反對得很強烈。
在父母的強烈反對下,男子與妻子結了婚,可是父母也表明了态度,就算結了婚,也不同意!
臨近過年,妻子也産下孩子半月有餘,就想趁着過年,回家跟父母好好聊聊,也不能一直這個樣子,畢竟是一家人。
回家之後,父母本來拒絕兩人進家,夫妻二人就低着頭硬是住進原先的屋子裡。父母也不能直接推出去兩人,但是在半夜的時候,突然沒了電,也沒了暖氣。
兒子明白父母的做法,就是逼兩人走。
對于一個坐月子的人來說,大冬天沒暖氣是絕對不行的,畢竟已經習慣了暖氣。男子實在無奈,隻能眼含熱淚,收拾東西,帶着妻子與孩子,駕車去臨近的旅社遷就一夜,天明之後,男子帶妻兒回打工居住的地方了。
後來妻子安慰丈夫說:沒事的,隻要咱們一家三口在一起,什麼都沒關系的。
男子回應妻子說:以後再也不會提那回事了,不回家了。
現代社會,婚戀觀念其實已經很開放了,這都是基于對個體自由的尊重,很少再有什麼大家長的做法。真的搞不清楚,這家的長輩,到底為什麼會做出這麼絕情的事情。
後來男子說:因為父母愛面子,覺得娶一個比自己大10歲的兒媳,還是離過婚的女人,太過于丢面子。
就我個人而言,還是非常了解男子父母的,雖然有“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但是大十歲也真的有點多。按照以前人的說法,隻有沒本事的人,娶不上媳婦的男人,才會娶離異的女人,才會找比自己大很多的女人。
想來就是因為這種原因,加上父母又極好面子,才導緻父母那麼容忍不下這個“離過婚的兒媳”。
雖然這種結合,對于年輕人來說,并沒有多麼的驚悚,可是對于有着深厚“老風俗”的老人來說,接受不了,也情有可原,隻能對這男子說,慢慢來吧,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母,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真正的感情,是不分年齡的。
這樣看來,想與父母和好如初,不是一件短時間的工程,要慢慢來,當下的當務之急,是好好地對待自己的媳婦。
其實這個大他10歲的女人,嫁給他應該也承受着很大的壓力。畢竟年齡限制,在女方那裡有着更多的顧慮。
比如說,對方是不是隻是玩玩?你如說,對方太年輕,會不會過于不成熟?比如說,他娶你,是不是為了其他的什麼?比如說,等他四十多,女人五十多的時候,男人會不會因為這落差,而選擇離開?
其實相較于男人而言,女人的顧慮會更多,也會更現實。
但是在這種顧慮之下,兩人還是選擇結合,并且生育了一個孩子,這無疑是兩人之間感情最好的诠釋。
說實話,婚姻幸福與否,雖然也需要父母的主婦,也需要世俗的看法,可那都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兩人對待彼此的态度,是兩人對待自己生活的态度。
故事中看,男子父母斷電斷暖之後,男子沒有選擇遷就,而是選擇帶妻子直接離開;之後,妻子安慰男子說沒關系;
之後,男子回應妻子,不會再說這事。
這無不表明,兩人在彼此心中,對方的位置。
他們互相的諒解與體諒,他們互相的了解與支援,才是他們婚姻幸福與否,最為關鍵的因素。
相信他們一家三口,一定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也相信他們肯定能幸福地生活下去。
至于父母,期望他們過幾年之後,看到兒子、兒媳的生活,也會選擇祝福這段婚姻吧。#情感點評論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