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在冬奧“食美心安”丨科技冬奧進行時

作者:中國知識産權報

  1月27日,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三個冬奧村即将正式開村。北京烤鴨、冬陰功湯、意大利面……678道來自世界各地的特色菜品,全天24小時不間斷供應,冬奧村為運動員們提供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在提供美食的同時,食品安全始終被放在首位。

  試劑盒:快速檢測

  “奧運會這種國際大型賽事活動對食品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是以需要快速準确地識别可疑食品,及時進行風險預警。”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諾如病毒快檢試劑盒項目負責人徐進研究員表示,秋冬季節是大陸食源性疾病的高發期,水源和食品是諾如病毒重要的傳播載體。為此,團隊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學等10家機關,聯合承擔“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冬奧會食品供應鍊有害因子智能化快篩技術和預測預警技術研究”項目,成功研制出諾如病毒快檢試劑盒等成果。

  團隊在已經送出的“檢測肉毒毒素基因E的引物、探針、等溫重組酶擴增反應試劑盒及方法”“一種固體表面微生物采樣方法”“一種固體表面微生物采樣器”等專利申請的基礎上,經過反複實驗,優化了諾如病毒的快檢技術程式。團隊研制的諾如病毒快檢試劑盒可實作檢測食品和水源中諾如病毒4小時内出結果,檢測腹瀉患者糞便30分鐘出結果,與食品安全國家标準的12小時檢驗周期相比,時間大大縮短,且不需要複雜的儀器裝置。

  在冬奧測試賽期間,團隊應用這種快檢試劑盒對多家冬奧供餐機關進行檢測。測試結果顯示,在100餘份樣本中,諾如病毒快檢試劑盒的準确性與國家标準沒有差異,滿足了北京冬奧組委會對諾如病毒快速檢測的需求。此外,團隊利用另外2項創新成果對三個賽區的相關食品進行示範測試,均達到快速準确的檢測要求。其中,椰毒假單胞菌核酸檢測試劑盒可在1小時内檢測出木耳及薯類制品等食品中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米酵菌酸膠體金試紙條可用于發酵制品、澱粉類等食品中米酵菌酸的現場快速檢測。

  “長安鍊”:食品溯源

  食品溯源是冬奧食品安全保障的關鍵環節。北京微芯區塊鍊與邊緣計算研究院(下稱微芯研究院)打造了冬奧食品安全溯源系統,實作食品及原材料“從農田到餐桌”來源可查、去向可追。截至目前,微芯研究院送出了“基于區塊鍊的可信服務排程方法、裝置、裝置和存儲媒體”“智能合約專用晶片裝置及執行方法、區塊鍊節點裝置”等多件發明專利申請,以科技助力冬奧食品溯源。

  “該系統以區塊鍊軟硬體技術體系‘長安鍊’為支撐,采用自主研發的加密錨定超微型可信晶片,将其與冬奧賽事食品內建,可采集食品相關資訊并發送至區塊鍊平台進行電子追溯。”微芯研究院相關從業人員介紹,基于超微型可信晶片的加密錨定技術,食品在電子終端上通過NFC感覺後,該系統可對食品的溫度、濕度進行實時監控。

  據了解,“長安鍊”由微芯研究院牽頭,從0到1自主設計,研發了子產品化、可裝配的區塊鍊開源技術架構。冬奧食品安全溯源系統基于“長安鍊”技術,可為參與主體提供準入機制,通過資料加、解密授權等隐私保護政策,讓溯源資訊在使用時兼顧資料隐私和監管要求。(劉弘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