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造車内卷,雷射雷達得利|年終特輯

報道數字經濟

定義轉型中國

造車内卷,雷射雷達得利|年終特輯

2021年,科技大廠紮堆造車,雷射雷達乘勢起飛。

撰文 | 泰伯網 墨子蘇

編輯 | 鹿野

科技大廠紮堆入局造車,攪動車市一池春水。

玩家多了,“内卷”也就開始了。當智能化成為新車的核心能力,以雷射雷達為代表的硬體數量成為各家的比拼重點。公開資訊顯示,各大廠商幾乎都有計劃量産的雷射雷達車型。

雷射雷達産業乘勢而起,融資筆數和定點車型數量都達到了全新高度。

2022,“量産元年”

百度與吉利合辦集度汽車,阿裡與上汽集團、浦東新區聯合推出智己汽車,雷軍親自挂帥小米造車,360則入股哪吒汽車......他們都選擇成為造車領域的“主角”。

華為與騰訊則甘當“綠葉”,前者軟硬結合,同時布局零部件與智能解決方案;後者則專注“連接配接”,打造“雲、圖、ID”為核心的數字底座能力。此外,京東、大疆、科大訊飛等企業,也相繼透露出造車領域的新動向。

新玩家的加入正在颠覆整個汽車市場,車企開始了一場大比拼,智能硬體是競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仿佛一夜之間,雷射雷達這個被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攻擊為“傻瓜才用”的硬體,變成了車圈最炙手可熱的“香饽饽”。無論是造車“老炮”,還是造車新兵,最新款的量産車上多數都安裝了雷射雷達,長城旗下沙龍汽車甚至放話:“4顆以下不要說話”。

業内人士推測,随着造車圈的“内卷”,雷射雷達即将迎來“量産元年”。

目前,長城、廣汽、蔚來、理想、小鵬等整車廠都在積極布局以雷射雷達為主傳感器的自動駕駛方案。截至去年12月,宣布搭載雷射雷達的車企已達20餘家,僅在去年廣東車展亮相的雷射雷達量産車型,就有13款。

據泰伯網不完全統計,有19款車型的傳遞時間集中在2021年到2022年,多款車型已官宣定點雷射雷達。

造車内卷,雷射雷達得利|年終特輯

另據車智資料庫顯示,目前已宣布定點雷射雷達的車型中,搭載一顆雷射雷達的車型有蔚來et7(包括2022年12月上市的et5)、高合HiPhi Z、上汽智己L7等,而小鵬G9、上汽智己LS7等車型是搭載兩顆雷射雷達,廣汽埃安Aion LX Plus、阿維塔11、威馬M7等車型搭載了三顆雷射雷達,沙龍機甲龍搭載了4顆雷射雷達。

其中,速騰聚創、華為、禾賽、圖達通、大疆Livox、Luminar等,都是車型定點的熱門品牌。

爆發前期,資本搶注

業界普遍認為,雷射雷達市場已經處于爆發前期。

根據華泰證券的測算,2022年國内車載雷射雷達出貨金額有望達15億元,至2025年有望提升至110億元,對應2023~2025年CAGR為94%。

另據咨詢公司Yole預測,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将從2020年的18億美元增至2026年的57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将達到21%。其中,ADAS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将增長至23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11%。自動駕駛細分市場預計在2026年達到5.75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3%。

伴随雷射雷達市場逐漸成熟,這一領域的融資頻次和金額也在逐漸上升,至2021年達到新的高峰。天眼查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雷射雷達領域融資事件合計25起,金額超140億元,其中車載雷射雷達共收獲近 38 億元。

現階段,頭部雷射雷達企業已經完成技術積累,高性能的車規級雷射雷達産品已經相對成熟,成本也在相對縮減,車規量産已經具備條件。據媒體統計,去年的該領域融資事件中,天使輪及種子輪僅占2%,B輪及後續輪次的融資事件正在增加。

可以預見,随着自動駕駛落地應用場景逐漸明确,資本會将更多目光投向相對成熟的頭部企業,新入局的造車玩家,也幾乎都已選擇了自己看好的頭部雷射雷達企業。

華為:

雖然入局不久,但華為已經在雷射雷達産業中異軍突起。

華為在2020年8月正式宣布入局雷射雷達業務,僅僅一年多時間,華為已經與北汽、廣汽、長安、哪吒等整車廠開展合作。華為自研雷射雷達和毫米波雷達預計将于2021-2022年間在合作車型陸續上車,每車安裝數量在1-3顆不等。

Yole Development資料顯示,2021年華為已成為第五大雷射雷達供應商,占據3%的全球市場佔有率。有分析師表示,按照目前主機廠規模估算,華為雷射雷達年出貨量預計将超過十萬顆。

禾賽科技:

禾賽科技是去年毫無疑問的大熱選手,年初終止科創闆IPO申請的波折并未影響資本及企業對它的關注。

2021年,禾賽科技與超過12家整車廠及自動駕駛企業達成合作,與造車新勢力中的理想,以及新入局的百度、集度和小米都關系匪淺。

去年11月,小米産投繼6月領投禾賽科技後,以七千萬美元再度加持。加上之前官宣的超3億美金融資,禾賽科技D輪融資總額超過3.7億美元,領投方除小米産投外還包括高瓴創投、美團和CPE等。

百度以及它與吉利合作的集度汽車,都選擇了禾賽科技。百度宣布将與禾賽科技共同研發新一代雷射雷達産品并将其搭載于第五代Robotaxi上,集度也官宣了與禾賽科技的戰略合作。

此外,禾賽科技還與英偉達合作,将Pandar128雷射雷達應用于NVIDIA DRIVE平台,作為英偉達自動駕駛開發系統的Ground Truth傳感器使用。

不久前,禾賽科技正式釋出的長距混合固态雷射雷達AT128,即将搭載于理想X01。該雷達面向ADAS前裝量産,可同時滿足遠距(200m@10%)和超高點頻(153萬每秒,單回波)。

速騰聚創:

主打MEMS 雷射雷達的速騰聚創背後同樣不乏巨頭,曾獲得來自阿裡巴巴集團旗下菜鳥網絡,以及上汽、北汽、宇通等企業的戰略投資。

去年12月,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與速騰聚創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同時,比亞迪還對速騰聚創進行戰略投資(具體金額未透露)。

媒體公布的資料顯示,速騰聚創在2021年内拿下了超過40款車型的前裝量産定點訂單,成績斐然。另有消息稱,速騰聚創考慮今年在香港IPO上市,預期募資或達10億美元。

一徑科技:

同樣主打MEMS雷射雷達,一徑科技近日也拿到了新融資。

1月10日,一徑科技完成Per-C輪融資,由小鵬汽車領投,金額數億元。完成後,小鵬汽車投持股6.2081%。此前,一徑科技已經跟多家無人配送、無人物流技術公司達成定點,包括嬴徹科技、元戎啟行等。

半固态崛起,成本待降

盡管雷射雷達已經開始了量産初試水,但距離真正大規模落地仍有距離,成本是最大的問題之一。

前文表格可以看出,現階段安裝了雷射雷達的車型價格普遍偏高,多數售價在30-80萬之間,豪華車型定價達80萬以上。

調研機構資料顯示,目前雷射雷達産品均價普遍在1000美元左右,而其他傳感器價格均已下探到150美元以下,單個車載攝像頭價格最低甚至已降至30美元左右,雷射雷達與其他傳感器的價格差距仍然存在。

造車内卷,雷射雷達得利|年終特輯

(圖檔來源:光大證券)

對于主機廠商來說,需要在不同的雷射雷達産品之間,基于性能、車規可靠性、成本、量産性等要素,綜合選擇一個最優解。

根據掃描子產品結構劃分,雷射雷達可大緻分為:機械式、半固态、固态三種。

機械式雷射雷達最早進入市場,技術已經進入穩定期,但因為體積大、對裝配要求高、使用壽命短等原因,很難滿足前裝量産需求。固态雷達掃描速度快、精度高,但是目前技術尚未成熟,短期内難以實作商業化。

成本效益相對更高的半固态雷射雷達在現階段前裝可量産方案中較為主流,前述幾家熱門企業也大多選擇這一路線。

隻是,各廠商對轉鏡、MEMES 微振鏡、棱鏡等半固态的細分技術路線仍存差異。

參考此前毫米波雷達的發展路徑來看,半固态雷射雷達仍然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方面都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成本也仍然偏高,距離真正的大規模落地距離尚遠。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大陸有2800餘家雷射雷達相關企業。其中,1170餘家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内,占比41.4%。大批新入局的雷射雷達玩家,需要找到正确的路線才能突圍。

同時,從整車廠到雷射雷達企業,産業鍊正在從控制上遊元件成本、技術路徑疊代等處着手,尋找解決方案。國信證券分析師表示,雷射雷達價格伴随着技術方案朝半固态及純固态的推進将有望持續下降,由2021年的1500美元/顆降至2025年的400美元/顆。

大陸《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明确表示,到2025年,L2-L3 級的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比例超過50%,而到2030年,這一占比将超過70%。雷射雷達,勢必會伴随汽車智能化的巨大空間共同成長。

數十年前汽車産業剛剛開始與消費電子結合時,揚聲器、音響等配套硬體一度迎來巨大紅利。如今,汽車已經成為最大的智能硬體綜合體,自動駕駛相關的軟硬體即将借此騰飛。

當性能、可靠性和成本三大條件齊備時,雷射雷達将迎來真正的量産元年。

加群提示

法律顧問:盈科律師事務所

《精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