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情詩裡的“諧音梗”,字字都是愛情,把少女懷春寫絕了

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劉禹錫就任夔州刺史,就是今天的重慶奉節,當地有一種歌唱曲調叫《竹枝詞》,劉禹錫就發現,诶,當地人每逢年過節都會給這種曲調填上詞,歌唱些什麼男女愛情啊之類的,那你知道,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嘛,特别劉禹錫作為一個詩人,遇到這又是愛情又是填詞兒的好事,DNA就動了嘛:

竹枝詞二首·其二

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情詩裡的“諧音梗”,字字都是愛情,把少女懷春寫絕了

說有一個妙齡少女,在楊柳拂岸、波平浪靜的江邊,聽到心愛的少年郎在岸上唱歌,内心好像有什麼奇怪的東西被觸動了。

但他這個起筆就很奇怪哈,“楊柳青青江水準”,我很難從這句詩中嗅到愛情的味道,因為愛情嘛,你要暗戀就暗流湧動,你要熱戀就波濤洶湧,但他寫的是風平浪靜,用詞平淡素雅,哪有半點愛情的樣子嘛!

正當我的内心毫無波瀾的時候,我讀了第二句“聞郎江上唱歌聲”,诶?這劉禹錫有點東西啊,郎是情郎、歌是情歌,就暗戳戳地傳遞出了一種情思,這時候我再回頭看“楊柳青青江水準”,恍然大悟,原來看似風平浪靜的春江楊柳之下,暗藏着少女萌動的春心。

情詩裡的“諧音梗”,字字都是愛情,把少女懷春寫絕了

他先寫少女所見的春景,順手把一顆春心埋在這春天裡,然後“聞郎江上唱歌聲”,這哪是歌聲啊,這是愛的“供氧”,歌聲一起,埋下的春心就發芽了,悸動了。

現在看來,第一句寫景好像是多餘了,其實不可或缺,你不能一上來就“聞郎江上唱歌聲”,然後沖上去“抱着情郎一頓啃”,那就不是少女含情了,那是饞她的身子,少一分含蓄,就丢掉了十分美感。

這就是劉禹錫老厲害的地方哈,短短兩句詩,又是轉折、又是伏筆、還有愛情,這格局一打開啊,就把少女春心拿捏得死死的。

情詩裡的“諧音梗”,字字都是愛情,把少女懷春寫絕了

當然啦,這首詩最厲害的還是後兩句,一個絕妙的諧音梗,不但沒有被扣錢,反而還被千古傳唱——“東邊日出西邊雨,西邊日出不可以”,開個玩笑哈,東邊日出西邊雨,下一句是道是無晴卻有晴,這兩句詩是劉禹錫《竹枝詞》裡的絕妙之筆。

借着春天多變的天氣,用一個諧音雙關,以“晴”寓“情”,諧音梗這玩意兒,用不好就是惡俗,要扣錢,用好了就是絕妙,人劉禹錫這功力,兩句詩玩個梗,一個情字啊,把人家少女春心萌動時那種忐忑不安呐,那種捉摸不透哇,寫得簡直是……棒棒棒!

情詩裡的“諧音梗”,字字都是愛情,把少女懷春寫絕了

你看,“東邊日出西邊雨”,說在下雨吧,可那邊春日暖陽,你說天晴吧,這邊又分明春雨蒙蒙,“道是無情卻有情”,我那心愛的郎啊,你對我到底是否有情,若有,為什麼你的情歌其他小妖精也能聽見,若無,為什麼我又分明能感受到,你的每個字都是為我而唱。

你說劉禹錫一個快50歲的老頭子,怎麼就把少女春心寫得如此巧妙,那肯定是有生活嘛對不對,古代那些臭詩人,誰沒有搭上過春風十裡揚州路的車啊。

情詩裡的“諧音梗”,字字都是愛情,把少女懷春寫絕了

詩讀到這裡,還剩最後一個問題,“道是無情卻有情”,少年郎到底對少女有沒有情?

我認為是有的,“卻”字是轉折,從無情轉到有情,落到一個“有”字上,心中的忐忑不安、捉摸不定就全部解開了,是以這首詩讀起來是歡快的,你要是反過來,“道是有情卻無情”,重點落在無情上,感情就down下去了嘛。

劉禹錫是真了不起啊,能豪情萬丈“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能懷古傷今“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能溫婉柔情“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如果觀衆老爺喜歡這樣的漢子,可以在下面告訴我,我是随手談詩,點贊關注不迷路,咱們下期再見,拜拜~

情詩裡的“諧音梗”,字字都是愛情,把少女懷春寫絕了
情詩裡的“諧音梗”,字字都是愛情,把少女懷春寫絕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