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氣”戀愛、共同成長,是當代愛情應有的樣子

作者:中國青年報
“大氣”戀愛、共同成長,是當代愛情應有的樣子

戀愛中的大學生在竊竊私語。資訊圖檔

兩個人相愛,除了過一個"小日子",還應該跟着時代的發展,讓自己的愛情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這樣才能不斷獲得價值感,獲得兩個人的常識,這就是今天愛情的時代應該是什麼樣子。

————-

"愛情其實是人類生活中的一個戰略性事物";

"面對愛情,多考慮一下,在雜草上";

"現在墜入愛河越來越難,主要是因為男人不适應越來越強的現代女人";

......

不久前,貢獻了一系列新戀情傳聞的梁永安在社交媒體上火了起來。既是複旦大學中文教授,也是社交媒體人氣UP大師,這種雙重身份,讓梁永安的愛視訊課既有流量,也有觀點。

在談到對"愛情"命題的研究和看法時,梁永安說,"愛情問題是當今社會文化沖突和思想最集中的地方",這個問題也讓今天的年輕人"壓力山"。

由于場邊介紹,黃金句子頻出,愛情總分...梁永安的愛情視訊課很快變成了一千多萬。年輕網友用全屏的"彈跳幕"赢得現場,《彈跳幕》也充滿了目前青春對"愛情"的向往、蛞蝓、糾結和逃避。

雖然"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仍然想追求愛情",但對于當代青年,尤其是大學生群體,梁永安建議,"當務之急不是鼓勵年輕人墜入愛河,而是給他們按下愛情的暫停鍵,讓他們獨立好好沉澱, 成長,讓他們能遇到合适的人,一起面對,創造世界。"

時代變遷加深了愛情的難題

2017年,梁永安受深圳"一席"節目邀請,暢談"單身黃金時代如何面對愛情",強烈的反響讓他意識到"這個時代有那麼多單身男女"。之後,他受邀上了六堂愛情課,進而開啟了自己的愛情課實踐,以"愛"為出發點,探索當代青年的困境和社會問題。

在梁永安看來,愛情問題涉及兩個人,使雙方背後的家庭、地理、工作、社會關系、生存狀況等相關問題"1>2"。從這個角度來看,"探索愛情是非常有價值的,是觀察新一代年輕人的最好措施。"

梁永安在愛情課上多次回答當代青年"難戀"的問題。他認為,當今時代具有流動性、城市化,讓年輕人面臨着非常大的時空跨度,"當今社會在快速發展、擴張、學習、了解世界,每個人都要學得太多,每個人都變得以孩子為導向,生活非常有限,讓一些人沒有時間墜入愛河。"

如今的年輕大學生面臨着婚姻和愛情的傳統價值觀的雙重擠壓,以及對個體獨立自由發展的追求。在梁永安看來,這是當代青年普遍"愛情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的年輕人不僅要發展自己,還要在傳統的節奏中有序創業,兩者不能互相協調,在壓力下,有些人根本不會墜入愛河, 不要結婚。"

而其中,女性會遇到特殊的"困難"。"特别是當一些女性在25歲左右完成學業時,工作場所的壓力和婚姻壓力會結合在一起。在梁永安看來,"25歲到30歲應該是金五年的成功,突然遇到了兩種壓力,容易讓一些女性對周邊世界和社會環境産生抵觸情緒。"

梁永安看到,現在人們的全方位發展可以在不同的追求中形成和實作,"女人的感覺,創造世界的能力已經發揮出來了。"基于此,當代青年的愛情問題就更加複雜了。在《簡愛》中追求精神平等和一緻性的問題在今天更加突出。"在他看來,這不是實作精神對話的努力,而是一個更本質的核心是"雙方能夠在同一個世界和同一個方向上看到相同的'理想生活',并且有能力共同創造這樣的生活,的要求更高。"

"在這個時代,男人對愛情的看法必須從傳統演變而來,"梁先生說,并強調中國女性不再拘泥于傳統,對更好的生活和自己的發展抱有很高的期望。然而,社會上對女性的期望仍然是傳統的家庭角色,比如好妻子和好母親,認為女性的最終價值仍然是"嫁得好",受過高等教育隻是一份好的嫁妝。"很少有男孩了解現代女性旅程的曆程。

"男孩必須認識到女性的當代價值觀,了解女性内心最深處的願望,并支援女性的自由發展,而不僅僅是定義女性在家庭角色中的角色,"他建議。"

墜入愛河應該是一件非常有氣氛的事情

雖然梁永安認為,在這個時代,愛情不應該急于求成。但他明确表示,"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仍然需要追求愛情",并将愛情的重要性描述為"生活中的戰略性事物"。

現在有些人對愛情更加輕率。梁永安曾見過自己對學生的熱愛,一旦其中一人出國留學,對方沒有去果斷分手的現象很常見。

近日,一則新聞登上了熱搜:大學生在離婚後一小時内拿到一張證。

這些案件讓梁永安歎了口氣:"現在人們分手的能力,遠遠大于愛的能力。他觀察到,現在很多人把愛情當成一個技術問題,熱衷于"計算得失"。有的大學生在和他聊天時說:這個人幹得好,我會給他加分,那點不好,我會給他加分。

"在微觀世界中,愛情的日常瑣事。梁永安評論了這一現象。但"愛情應該是一件非常有氣氛的事情"。他分析說,很多人不會墜入愛河,因為愛情太小,就是你邀請我吃飯,我送你禮物。雖然這些微妙的交流是甜蜜的,也是戀人交流的方式,但缺乏一些"廣闊"。

"當代年輕大學生的愛情模式是過上更小的生活,缺乏更廣闊的文明視野,以及更具創造性的生活方式。梁永安認為,未來五年零十年,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是一個黃金時代,可以利用目前的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加快城市化程序中,樹立中國人的新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方式不應該隻注重房屋, 錢,但更注重生活結構的構成,如知識學習、藝術、旅行等等。"

梁永安認為,兩個人彼此相愛,"除了過着小小的生活,更應該共同跟随時代的發展向前發展,讓他們的愛情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進而不斷獲得價值感,不斷獲得兩個人的共性感,這是當今時代愛情應該有的樣子。"

為了遇見這樣的愛情,他建議當代青年,尤其是大學生,在多元時代的快速發展中,要建立兩種精神追求:一種是找到屬于自己的愛情事業,為之奮鬥,二是找到情人與他們一起工作。在這兩者中,最好把"尋找并為你所愛的事業而戰"放在第一位。

他認為,當代青年的自我發展首先要通過學習和實踐認識世界,其次要完整、真實地認識自己。最後,我們應該以更廣泛的感覺去愛世界上成千上萬的生命。"今天的大學生要給自己時間和空間,不斷發展自己,這樣他們才有愛的能力,也配得上愛,這樣兩個人才能互相照亮,這樣的愛才能有品質。

在戀愛、婚姻中,堅持學習、成長

據統計,自2013年以來,中國的婚姻登記數量一直在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海的結婚率僅為4.35‰。面對結婚率的持續下降和當地青年的婚姻觀念逐漸淡薄,梁永安表示,"90後"和"00後"的性格更加強,其成長過程中吸收了更多的文化,對自己獨立發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是以男女之間的适宜性降低。梁永安認為,"今天的年輕人對愛情的精神内涵有更高的要求。随着年齡的增長和對世界的深入,他們可以确切地知道自己适合什麼樣的婚姻,是以很多人會推遲他們的結婚年齡。"

同時,他認為當代青年更加獨立,對生活有更廣闊的認識,對兩個世界有更多的考慮。是以,單身年輕人也"表明自己在生活中沒有妥協,有毅力",其展現在現代精神上是值得好好探讨的。

"有單一信仰的人更有可能遇到靈魂伴侶。在愛情視訊課上,梁永安的理念,也得到了不少年輕網友、大學生的認同。面對那些被催促結婚、擺脫焦慮的聲音,梁永安認為,對于當代青年,尤其是大學生群體來說,有些焦慮是先進的,"按照傳統觀念,30歲應該結婚生子,但随着社會的快速發展,人的成熟來得晚, 是以節奏變得不協調。"

判斷何時從愛情走向婚姻的依據是什麼?梁永安的回答是:婚姻是自願的。他與記者分享了他的一個女學生的故事:"她和她的男朋友已經談了十多年了,她在29歲時沒有結婚,她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等到女學生結婚後,她告訴梁永安:認為婚姻是自己生活問題的解決辦法,婚姻的結果才發現婚姻隻是人生問題的開始。"

這個案子也讓梁永安覺得,婚姻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在愛情階段,學會互相了解,結婚生子是一次又一次的新一步。

面對被勸阻要脫除賬單結婚的年輕人,梁振英建議年輕人應該尊重和了解父母的擔憂,但與此同時,他說年輕人可以有自己的考慮。

梁永安說,當代青年"必須有自己堅定的選擇"。你越堅定,你的選擇就越清晰,你的生活就越自由和快樂。"

來源:中國婦女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