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岡民間第一對聯:給出上聯,居然12年沒人能對出下聯

武岡,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這片土地不但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歌、民間故事、曲藝等,同時還留下了許多有名的對聯。武岡地區的民間藝術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比如說舞蹈,武岡人民比較熟悉的跑馬燈舞、打對子、蚌殼舞、假背真、舞龍、舞獅等,武岡地區的曲藝在晚清和民國時期主要有小調、漁鼓、令令羅、蓮花鬧等。明成祖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岷王朱楩 遷入武岡,嗣後岷王府就從蘇杭一帶招募女樂歌伶,也就是這樣,江浙地區的絲弦也随之傳入武岡。由此可知,武岡地區的民俗文化是極其豐富多彩的。

武岡民間第一對聯:給出上聯,居然12年沒人能對出下聯

王府古建築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号稱武岡地區民間第一的一幅對聯。給大家上聯,大家能不能對出工整的下聯呢?首先交代一下上聯的背景,武岡地區文化活動非常活躍,過去最主要的文化活動就是對對聯了,這是一個人才學的集中展現。值得我們寶慶邵陽人驕傲的是,對聯的鼻祖之作《聲律啟蒙》是我們寶慶邵陽的車萬育所作。在武岡境内,過去的對聯有征對聯、地名聯、人名聯、物名聯和猜謎聯。民國16年(1927年)2月12日,武岡知名文人 鄧琅 在武岡縣城張家花園成立“雲山耆舊詩會”,以詩酒互相娛樂,這時候有一個會員叫謝績懋的出聯征對,當時難倒很多好漢,謝績懋出的上聯是:“藥能生人,能死人,不能生死人,希望醫家病家,休接口生死有命”。

武岡民間第一對聯:給出上聯,居然12年沒人能對出下聯

武岡老建築

給大家留出一點時間,您能對出工整的下聯嗎?有難度,不僅現在有難度,就在謝績懋出完上聯以後武岡地區居然沒有人能對出下聯,一直到12年以後,終于有人能對出一個有意思的下聯來。時間來到1939年,也就是整整12年以後,武岡縣政府财政科科長 鐘藻,有感于當時抗日戰争的時局,突然之間觸發靈感,巧妙地接續了下聯。鐘藻 續的下聯是:“兵可敗事、可成事,亦可敗成事,普告強國弱國,莫安心成敗由天”。

武岡民間第一對聯:給出上聯,居然12年沒人能對出下聯

古建築

對聯征對,是古代文人之間互相娛樂的重要内容,曆史上出過不少有名的對子。在我們湘西南地區的寶慶武岡也有過這麼一幅12年才能續對的對子,實在是難得,足見武岡地區的文風鼎盛。另外武岡當地還有很多巧妙的謎語對聯,比如武岡地區比較有名的謎語對,上聯是:白蛇過江,頭戴一輪明月(謎底:油燈)。下聯是:烏龍伏壁,身披萬點金星(謎底:秤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