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江青田“華僑之窗”激活僑鄉記憶

中新網麗水2月4日電(範宇斌 舒旭影 餘自強)什麼是青田華僑?浙江青田華僑曆史陳列館給出了答案——“以群像展現時代變遷,以個體展示獨特經曆,人物故事與時代背景互相結合,曆史脈絡與時代特征互相印證。”

浙江青田“華僑之窗”激活僑鄉記憶

青田華僑曆史陳列館展陳一角 範宇斌 攝

浙江青田“華僑之窗”激活僑鄉記憶
浙江青田“華僑之窗”激活僑鄉記憶

青田是著名僑鄉,有33萬華僑華人遍及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年多來,青田華僑奮鬥書寫了一部華僑傳奇史。

華僑曆史陳列館就是青田百年僑史的見證。1993年9月,青田華僑曆史陳列館在青田縣城落成,是中國建設最早的縣級華僑曆史博物館。2014年,為籌建新的青田華僑曆史陳列館(以下簡稱“新陳列館”),青田縣成立華僑史料征集辦公室,廣泛開展華僑史料征集和研究,與浙江大學、暨南大學、溫州大學、意大利蘇裡比亞大學等高校共同開展僑史研究。

浙江青田“華僑之窗”激活僑鄉記憶

言小海的辦公室牆上貼滿了征集僑史的有關資料 餘自強 攝

浙江青田“華僑之窗”激活僑鄉記憶

從業人員在研究僑史 餘自強 攝

“籌建新陳列館之初,留給我們的隻有堆放在房間裡用麻袋裝着的一些史料,我們隻能根據線索按圖索骥,去鄉下實地考證,慢慢填補空白的部分。”華僑史料征集辦公室從業人員言小海說,目前已征集到華僑史料2萬餘份,其中800多份集中展示在新陳列館。

新陳列館以青田華僑群體的産生、發展、壯大、融合、回歸、大同一系列事态發展為脈絡,分闖蕩世界、開基拓業、融合共赢、社團興盛、家國情懷、僑“聯”天下六大部分,展示青田華僑曆史。

除了僑史展廳,新陳列館還設定了咖啡廳。“我們回國後常來這裡坐坐,看看陳列的老物件、聊聊天、喝喝咖啡。”西班牙世界華僑華人反邪教協會會長徐宋靈說,這裡是華僑文化的展示視窗,也是青田華僑的精神家園。

如今,除了縣城的新陳列館,展示華僑曆史的視窗還延伸至鄉村。位于青田縣仁莊鎮僑聯大樓的仁莊華僑曆史陳列館,是一個集聲、電、影像、實物為一體的專業性華僑曆史資料展館,展示華僑之路、僑界之魂、僑鄉之光。

“展館内每一份資料都是我們30多個人到村裡挨家挨戶走訪調查了解到的,整理過程非常困難。”仁莊鎮僑聯主席楊更西說,當時他發動海外仁莊華僑幫忙搜集物件,向陳列館捐贈老物件。如今,陳列館成了對年輕一代華僑進行愛國愛鄉教育的重要基地。

依托豐富的華僑資源,青田縣還支援重點華僑鄉鎮、重要涉僑部門建設了方山鄉“華僑與石雕”主題展館、青田農商銀行僑胞之家“華僑與錢莊”主題展館等5個“僑”主題展館。

僑鄉貨币館、華僑與石雕陳列館、僑心向黨·家國情懷展示館……走進有“聯合國村”美名的方山鄉龍現村,十多個華僑系列主題展館全方位展現龍現村的特色文化,也将濃濃鄉愁“存”進展館中。

華僑從海外帶回護照、信件、皮箱等物件,以及華僑出洋、歸根所留下的洋樓、各國紀念品等瑰寶,這些都是僑鄉的珍貴記憶。

龍現村一棟庭院幽深的老宅,保留了20世紀30年代青田僑鄉建築風貌,是當時僑居比利時的華僑吳乾奎50多歲時歸鄉籌資建造而成。

“這棟老宅建築風貌中西合璧,立柱用的是木料,柱子和天花闆上的雕刻是歐式風格。”龍現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立群說,2013年吳乾奎故居修繕後成了當地旅遊“打卡地”。

據了解,青田現有類似的歐式建築20多座,大多建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這些僑韻盎然的建築之是以能完好地保留下來,展現的就是僑鄉群眾與海外僑胞的鄉愁。

“我們對華僑文化保護傳承下了很多功夫,接下來計劃将青田石雕博物館改建為青田華僑曆史博物館,以更大的平台展示征集的史料。”言小海表示,“希望博物館能成為青田華僑的精神家園,讓更多的華僑華人能及時真切地聽得到鄉音、品味到鄉情、感受到鄉愁。”(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