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沒有香皂,沐浴液,新疆人拿什麼洗澡?

來源:石榴雲

近日,一個消息引起人們的關注:奇台縣境内的唐朝墩遺址發現了一座一座規模很大的浴場遺址。

據專家推測,這座面積300平方米的浴場,作為城市公共浴場的可能性較大,一方面滿足城市居民日常清潔需要,另一方面可供往來旅人沐浴休憩。

令人好奇的是,在沒有現代香皂、沐浴露、洗面乳的古代,浴場裡的人如何洗澡和洗發呢?

簾外風來澡豆香

在澡豆、皂夾及香皂興起之前,人們盥洗,去除油垢所用的手段,基本上隻有淘米水做的米湯,它是見于文獻中最古老的清潔用品之一。

不過,這米湯還不是淘米後的一點剩水,而是先煮後釀的微微發酸的漿水,去污力很一般。

澡豆出現在魏晉時期絕不是偶然,那正是中國曆史上“香料大發現”時代,各地香料運抵中原,随着佛教傳入,一種叫“澡豆”的小東西,讓人們的生活面貌一新。

澡豆的主要成分是豌豆,在今天看來是很尋常的雜糧,當初卻是生長在西域地區,晚至唐代,它都是這一地區的特産。澡豆以研磨成細細的豌豆面為主料,與數種珍貴的香料及中草藥混合一起,制成細丸狀而得名。

在古代,澡豆可以說是一種全能清潔品,因富含皂角苷,用它來洗手、洗臉、洗頭、沐浴、洗衣服,潔淨徹底而又細滑養膚,甚至有這樣的詩句用來形容澡豆的淨臉功效:“蘭湯競夕宜溫玉,簾外風來澡豆香。肌雪淨,臉波長。”

《齊民要術·雜說》還記載:“舊絲帛若以灰汁洗,色黃而質脆,若搗豆為汁,可潔白柔韌,勝皂莢遠矣。”意思是說:用澡豆水洗過的絲帛,不光幹淨還非常柔韌光滑,比皂莢好。可見其溫和性。

總而言之,一切污漬、油脂,澡豆全搞定,還散發出優雅的香氣。那時,人們若嘲笑一個人土氣,缺乏良好的衛生習慣,往往會說此人“不識澡豆”。

到了唐代,澡豆的使用達到鼎盛。名醫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載:“面脂手膏,衣香澡豆,士人貴勝,皆是所要”,足以說明澡豆是貴族的生活必需用品之一,而民間百姓一般是用綠豆、白豆等本洋芋子制作廉價版澡豆。

元代出現了一種很有趣的潔身品——澡豆麥麸,在元雜劇《謝天香》中,一段唱詞詳細展現了女人化妝後清潔皮膚的整套步驟:“送的那誰護衣為頭,先使了熬麸漿香澡豆,暖的那溫泔清手面清揉。”

用麥麸原料制成的澡豆,有很強的去死皮功效,還有一種自然的草木香。而這“漿”,則是用麸皮洗出的粉調制而成。

從皂莢到肥皂團

順時光上溯,在澡豆興起的年代,同時也有一種低廉而友善的清潔品——皂莢。它也稱為皂角,是皂樹的果實,因含有皂甙,遇水會産生大量泡沫,有很強的去垢力,在民間被用作純天然的洗滌劑被廣泛使用。時至今日,一些偏遠山區及村莊,仍普遍使用皂角。

除了澡豆、皂莢外,《雞肋編》還記載了南方女子用草木灰浸水洗沐去污。

到了南宋時期,才真正出現了肥皂成品——“肥皂團”。明人李時珍在 《本草綱目·木二·肥皂莢》中記錄了“肥皂團”的制造方法:“肥皂莢生高山中,其樹高大,葉如檀及皂莢葉……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麵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于皂莢也。”

這個肥皂莢,民間叫“肥珠子”,它是中藥材“無患子”的别名。每到深秋十月,人們将“肥珠子”的果莢采下,煮熟搗爛,加以香料、豆面,制成橘子大小的球狀,時稱“肥皂團”。肥皂莢的莢果比皂莢更多油,去垢效果比皂莢好。

我查資料得知,“肥皂”一詞最初雖然專指一種果莢,但是這個詞已徹底發生轉換,用于稱呼該種果莢制作的固體清潔衛生用品。

宋人周密《武林舊事》(卷六)《小經紀》中,還記載了南宋京都臨安有專門經營“肥皂團”的生意人。宋代美容洗潔皂的發達和成熟,可以确定無疑了。

明清時代,古老的“澡豆”也并沒有完全消失。民間還對澡豆做了改進,将砂糖、動物油、動物胰子、香料等成分按比例共混研磨,并加熱壓制成型,這就是“胰子”。

“胰子”也是如今香皂的前身。

據說清末時期,北京有70多家胰子店。胰子的香型也很豐富:例如桂花胰子、玫瑰胰子、檀香胰子、茉莉花胰子等。

新疆土肥皂變成“金疙瘩”

古代沒有香皂,沐浴液,新疆人拿什麼洗澡?

阿勒泰牧區的黑肥皂“喀拉薩本”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蔣大偉攝

阿勒泰牧民因經常野外放牧狩獵,在用火時,偶有發現油脂與草木灰混合産生的脂塊具有洗滌去污作用,這是一種類似皂的物質。牧民便用羊油和草木灰混合做成了固體皂團,雖然也叫“羊胰子”,但實際并不是用羊胰髒制作的。

這種固體皂團至今在新疆一些地方仍使用,它們分别是庫車的“托哈西蘇甫”及阿勒泰的“喀拉薩本”。

“托哈西蘇甫”意為圓形肥皂,又稱“疙瘩胰子”和“庫車胰子”。這種土黃色、喇叭狀、像窩窩頭的東西,在南疆的巴紮随處可見。

延續了一個多世紀傳統工藝的庫車土肥皂,其配料及制作方法很簡單:隻以棉花籽油、火堿及土鹽為原料,經過3次反複熬制,再使用模子固型,晾曬。其制作工藝還列入阿克蘇地區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目前,近20家制皂家庭作坊均集中在庫車老城和烏恰鎮,年産土肥皂500噸以上,庫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土肥皂之鄉”。

而另一種狀如駱駝糞的黑肥皂“喀拉薩本”産自阿勒泰。“喀拉”即黑色,而“薩本”意為肥皂。因通常用羊尾油制作,被稱為“羊胰子”。其配料與庫車土肥皂略有不同,它是用曬幹的茴茴草、“哈拉海”(荨麻)等幾種牧草燒成的草木灰,再配以羊油或牛油制成的。為使其耐用,還要在以上混合物中加入少許羊毛,放入模具固型後晾曬。據說這種“黑肥皂”可以祛痘、止癢,養護皮膚。

古代沒有香皂,沐浴液,新疆人拿什麼洗澡?

阿勒泰牧區的藝人在制作黑肥皂“喀拉薩本”。(資料圖檔)

直到今天,一些新疆老輩人仍把這種土肥皂稱為“羊胰子”“庫車胰子”。胰子曾是中原人的生活日常之物,當哈拉海、胰子、肥皂這些詞彙跨越絲路,在人與人之間傳遞、融合後沉澱,漸漸成為各民族共通的傳統與常識。

當下,各種洗浴産品層出不窮,古老的新疆土肥皂也與時俱進,在配方上進行了改良。據報摘:庫車烏什鎮二烏恰社群農民熱合曼,托合提,将天然的薰衣草、木炭、羊奶添加到土肥皂的配方中,在皂表面添加入大理石花紋,還對産品進行了現代包裝,很受消費者青睐。他家的土肥皂日生産量達七八百公斤以上,年收入達10萬元。

而在阿勒泰地區青河縣查幹郭勒鄉夏牧場,村裡的婦女們都會做“黑肥皂”。從2017年開始起,“訪惠聚”駐村工作隊與一家環保公益組織聯合開發黑肥皂公益項目,将包裝精美的“蒙泰依們和她們的黑肥皂”進行推廣,村民不僅靠黑肥皂賺到了錢,它還成為村裡發展旅遊的特色體驗項目。

新疆小小的土肥皂變成了“金疙瘩”,成了當地群衆脫貧緻富的大産業——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沐浴明年稱意身

“聞閑立馬重來此,沐浴明年稱意身”。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就非常注重儀容儀表,并視為對他人的一種禮節尊重。甚至,定期洗浴成為古代的官員一種休假制度。

從古老的“淘米水”“澡豆”煮水淨身,再到“肥珠子”“胰子”“香皂”濯面去垢,随着科技進步,國内洗護配方技術已進階到生物酶及複合酶的提取上。

從以上洗護用品的曆史演化中看出,它們的功能都是給身體及衣物清潔去味,隻不過各自采用的原料和工序不同而已,展現出的是從古到今的人們,對儀表文明的不懈追求。

支援一下小編,請下方點贊、點和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