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變廢為寶 蛋殼上“雕虎記”

變廢為寶 蛋殼上“雕虎記”

蛋殼畫上雕刻的“老虎”

被人們遺棄的蛋殼,如何變成精巧的藝術品?春節期間的錦裡,遊客來來往往,蛋殼畫非遺傳承人陶蓉正在攤前雕刻着“老虎”。“蛋殼是一個突出的拱面,在作畫時,要先顧全大局,選好它的中心位置,然後勾好輪廓,再去描繪細節。過程中電鑽的轉速是很快的,是以還要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去勾勒。”在她的精心雕刻下,雞蛋、鴨蛋、鵝蛋、鴕鳥蛋、鴿子蛋……統統都變成了有趣精妙的藝術品。

蛋殼畫,民間藝術的一種,它是由各種禽鳥(鴿子、雞、鴨、鵝、鴕鳥)的蛋殼作為載體,純手工在上面施藝作畫。傳統蛋殼畫多以國畫手法在蛋殼上描繪民俗、傳說、山水、花鳥、魚蟲、仕女等,一般以臉譜最為突出,因為它結構簡單,便于勾勒繪畫。小小的蛋殼畫好似濃縮的世界,寸間千裡、咫尺萬變,小中見大,玩味無窮。經過處理的蛋殼質地細膩、晶瑩潔白,越發顯得畫面潔淨、清秀俏麗。畫好的蛋殼畫,配上精緻底座,更令人喜愛。蛋殼畫,這一種民間工藝,現被大陸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當中。

“正值虎年,通過在蛋殼畫上雕刻一隻老虎、将它‘變廢為寶’的形式,再讓更多人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同時,也祝福大家在虎年都能‘虎虎生威’。”陶蓉說道。(成都日報記者 孔維睿 實習記者 澤登旺姆 文/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