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0章 前言

0.1為什麼寫這本書

十九年前夏日的一天,我正在宿舍裡看一本關于禅宗的書。一位朋友走過來,他注意到了書的封面,然後好奇地問我禅宗是什麼。當時我也說不清楚,隻是覺得禅宗很像唯心主義者的一道邏輯題。禅宗的心髓是悟,在禅宗思想推廣的曆史上,有很多具體生動的故事闡釋了這個概念。最有名的是六祖慧能的那首詩:“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本來無一物”――說明了慧能在洞悉事物本質上的境界(後來這首詩的境界又被推翻了)。禅宗的曆史就是種種境界被建立和被推翻的過程。為了達到無法推翻的最高境界,參禅者們發明了機鋒公案、棒喝直指、揚眉瞬目、拳打腳踢、斬蛇殺貓這樣一些輔助手段,這些手段可以讓人快速通過量變到質變的一刹那(沒有可以解釋的過程),直達内心頓悟。進入頓悟狀态後,所有語言、文字和思想都成了阻礙。唯一例外的詞――想入非非――可以作為那種境界的縮影。想入非非的意思是說,那種至高無上的境界不是我們頭腦中可以想到的,因為可以想到是一種阻礙。也不是我們頭腦中無法想到的,因為無法想到是指除了可以想到之外的。非非,表示否定了否定,這裡的雙重否定不代表肯定。想入非非把沒有邊界的思想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在這些年的軟體開發生涯中,禅宗那種積極反思、不斷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一直影響着我。憑着這種精神,我把軟體開發變成了樂趣。有兩種原因使這種轉變成為可能:第一,我把想象力和創造力結合了起來;第二,我的軟體思想觀比較成熟和完整了。這兩點很重要。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運用使人的精神得到了滿足,而軟體思想觀則使任何事情在開始之前都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滿足和合理會帶來樂趣。我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也有兩個:第一,回顧自己的軟體開發生涯;第二,與讀者朋友們分享我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大家會從這本書中了解到我是如何從禅宗的心髓中領悟到軟體開發的樂趣的,如何從千頭萬緒到線索明朗的,以及如何從複雜世界到簡單世界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