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中國足球的崛起支招足球歸根結底就是個遊戲,現在是群情洶湧,指責目前這幫踢球的中國年輕人,缺少血性,榮譽感也淡薄,沒拿出

作者:亂世飄萍

為中國足球的崛起支招

足球歸根結底就是個遊戲,現在是群情洶湧,指責目前這幫踢球的中國年輕人,缺少血性,榮譽感也淡薄,沒拿出革命先烈抛頭顱灑熱血的精神來踢球。

這是不是有點過了?

從貝利、馬拉多納、C羅這些足球巨星的成長軌迹來看,他們踢球的最初目的,也是為了糊口。說得好聽點,是把自己的愛好與職業完美地結合起來了。但巨星畢竟是幾十年才出一個,球場上奔跑着為數更多的是那些不入流的球員,如果沒有他們的參與,就沒有足球賽事,甚至沒有這項運動。踢球對于他們而言,就是一份挺賺錢的工作。既然是工作,其他行業都允許有吊兒郎當的工作态度,不必為了工作拿出赴死的心,對足球運動員的要求,為啥要更高?難道是因為踢球的收入高,就得加倍付出!别扯淡了,有那麼多收入可觀的進階别的貪官不但不為工作加倍付出,反過來還要從人民的共同财富裡狠狠地攫取一大塊,據為己有。

這幫踢球的孩子快成了“國民痰盂”,都被罵得不敢回嘴了,否則以年輕人的沖勁,保不齊會他們按目前社會上通行的做法予以回嗆:你說我踢不好,你行你上啊,不行别逼逼。

真要是對足球痛下狠手,成績不提高咱的日子都過不好的話,辦法其實也很簡單。不都在言之鑿鑿地說中國踢球的孩子的基數太小,選拔不出好苗子麼,針對這個問題,過去就有人建議,幹脆像對待英語一樣,把足球納入聯考必考科目,占比不能低,看看還有哪個家長敢不把自己的孩子送進球場?估計城裡的房子都要以距離綠茵場地的遠近而定價。

如此這般,要不了三五十年,歐洲足球的五大聯賽裡,必定擠滿了中國的天才球員。

還有一種辦法也可提高國足的水準,就是集體回歸貧困。有人挖出一段曆史,大約一百年前,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曆史書上常用大清國剛剛分崩離析、軍閥割據年年混戰、百姓民不聊生來形容這段時期,但就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日子裡,中國足球隊卻創下橫掃亞洲,連續9屆奪冠的佳績。

據此就說富裕是足球的死敵,過慣了好日子球又踢得棒的歐洲人肯定不認同。但在我們這裡,似乎是這樣。

為中國足球的崛起支招足球歸根結底就是個遊戲,現在是群情洶湧,指責目前這幫踢球的中國年輕人,缺少血性,榮譽感也淡薄,沒拿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