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病重在床,深知時日不多。于是他把生性懦弱的太子李治叫到床前,李世民道:“有無忌和遂良在,國事你不用擔心,但有一個人

李世民病重在床,深知時日不多。于是他把生性懦弱的太子李治叫到床前,李世民道:“有無忌和遂良在,國事你不用擔心,但有一個人,恐怕你難以應付!”

見李治面露疑惑,李世民接着說:“李勣才能智慧都十分出衆,但是你對他沒有恩情,我怕他不能真能臣服你。”(《資治通鑒》:“李勣才智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

李勣,原名徐世勣,是李世民手下一名幹将,功勳卓著。那為什麼李世民不擔心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呢?因為二人在罷黜太子李承乾之後,都曾力薦李治為太子,且長孫無忌還是李治的親舅舅,李世民自然不擔心。

李治聽李世民這麼一說,不禁神傷,李世民安慰他說:“你别擔心,我已經替你想好了對策,你按照我說的去做就好。”李治忙說道:“父皇您說,兒臣一定照辦。”

李世民繼續說道:“我現在下一道聖旨,把李勣砭走。如果他遵旨去了,我死後你将他召回,并封他為仆射,這樣你對他就有了恩情,他以後會感激并效忠你;如若他抗旨,或者猶猶豫豫,你就立刻把他殺了。”李治聽後含淚點頭。

果然,第二天李勣就收到聖旨,被貶到了疊州。李勣是個聰明人,他接到聖旨,連家都沒回,便帶着随從去了疊州。在李世民去世後,李治就按照他的意思重新召回了李勣,并封他為左仆射(相當于宰相)。

李世民想測試李勣,但李勣早已看出了他的用意,深谙明哲保身的道理,但他做事更多的是出于個人的私心。在立武則天為後這件事上,李勣就在權衡利弊以後,選擇了順從李治。當時,褚遂良等衆臣反對李治廢王皇後立武則天為後,李治拿不定主意,便暗中找到李勣詢問此事。李勣知道李治的用意。回答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李勣的回答讓李治更加堅定了立武則天為後,武則天成功上位之後,褚遂良便因為這件事被貶,而李勣卻是以得到了李治和武皇後的信任。

公元669年,李勣去世,享年76歲。

李勣,能力不能不謂之出色,但相比于能力,他在朝野的權衡能力使他在封建王朝權力遊戲中更加如魚得水,最終得以善終。

李世民病重在床,深知時日不多。于是他把生性懦弱的太子李治叫到床前,李世民道:“有無忌和遂良在,國事你不用擔心,但有一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