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六年的北京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開幕。與冬奧相關的經濟闆塊早在數月前便已經逆勢上漲,南都記者梳理發現,其中既包括冬奧直接相關的冰雪産業如冰雪旅遊、冰雪運動,也有冰雪服裝、紀念品等新消費産業。此外,在“科技冬奧”、“智慧冬奧”的主題背景下,數字人民币、人工智能、5G、雲計算等技術與應用也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參與冰雪運動人數達3.46億人
随着冬奧會臨近,國内掀起一股冰雪熱潮,冰雪旅遊、冰雪紀念品、冰雪服裝等消費産業迎來升溫。
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國家統計局開展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自冬奧會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24.56%,實作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
從政策來看,2016-2020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 年)》、《群衆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 年)》、《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 年)》、《全國冬季項目體育競賽管理辦法(試行)》等多項策推動冰雪産業的發展。
從投資來看,桔子IT資料顯示,2015年~2022年,“冰雪項目”領域累計共完成38起投資。其中2016年和2021年是投資高峰期,這兩年分别完成10起和9起投資。
天風證券報告顯示,國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大陸冰雪産業已經開始複蘇,整體來看,大陸冰雪産業景氣度不減。2022年冬奧會等多重利好,預計大陸冰雪産業将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冰雪旅遊将成為大陸冬季旅遊和冰雪經濟的核心引擎。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最新成果,預計2021-2022年冰雪季大陸冰雪旅遊人數将達到3.4億人次,收入達到6700億元。

體育虛拟産品消費火爆
2021年,疫情下的東京奧運會“空場”舉辦,國際奧委會推出NFT版奧運徽章,讓奧運藏品進入到數字時代。本屆冬奧會期間,由于數字藏品與傳統體育消費結合,虛拟産品也被納入體育消費範圍,NFT展現巨大潛力。此前,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要用科技含量使開幕式人少而不空、空靈而浪漫”。
作為北京冬奧會合作夥伴,伊利進軍推出“冠軍閃耀2022”數字藏品,包含7款特别款和1款隐藏款。特别款全球限量發行2022份,隐藏款全球限量僅發行17份,屬于稀缺藏品。據了解,“冠軍閃耀2022”數字藏品一上線就被瞬間搶光,在微網誌上取得4小時7000萬閱讀的聲量。
李甯、安踏等體育品牌也陸續釋出數字産品。今年1月,安踏聯合天貓超級品牌日,打造互動數字空間“安踏冰雪靈境”,緻敬錢學森先生對虛拟現實一詞的中式解讀。安踏“2022年特别紀念版高能冰雪數字藏品”也陸續釋出。
(冬奧數字藏品)
咨詢巨頭德勤預測,2022年與體育相關的NFT交易額将超過20億美元,将有500萬體育迷購買和使用。
據了解,NFT——非同質化通證(Non-Fungible Token)是一種架構在區塊鍊技術上的,不可複制、篡改、分割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其映射實體收藏品等實物資産和圖像、音樂、遊戲道具等虛拟資産。
開源證券分析師方光照認為,舉國關注的春晚和冬奧會有望将虛拟人概念和全息、AR等技術進一步向公衆普及,并助推虛拟人在各應用場景的商業化空間打開。方光照建議,積極布局元宇宙中商業化落地較快的虛拟人、NFT、開放世界遊戲賽道,考慮到已進入A股的業績預告期,需綜合考慮業績增速,擇估值安全邊際較高,同時在IP打造及營運方面具備優勢、元宇宙相關業務推進更積極及有望更快落地到業績的标的。
數字人民币應用覆寫冬奧5萬多場景
據央行公布的資料,截至2021年底,數字人民币試點場景已超過808.51萬個,同比當年6月30日資料,半年内場景數量增長了6倍。2月4日開幕的北京冬奧會,也是數字人民币試點的一個重要場景。
數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币,當下試點地區呈現“10+1”格局,面向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上海、長沙、海南、青島、大連、西安以及北京冬奧會場景開展試點。
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消息,人民銀行石家莊中支成立上司小組、設立指揮部,與人民銀行營管部、河北省政府相關部門、各金融機構、人民銀行張家口市中支形成“三橫一縱”一體化共建合力,組織協調推進冬奧會支付服務環境建設。
據悉,6家參研銀行機構積極發放各種形式的數字人民币紅包、開展數字人民币消費滿減等活動,帶動冬奧會試點地區不斷增長消費場景。目前數字人民币應用已經覆寫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場館、酒店、餐飲、商戶、郵政、交通、醫療等 5 萬餘個場景,開立對公、對私錢包共 700 餘萬個。
此外,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移動支付應用市場不斷擴大,各類主流移動支付方式已全面覆寫“食、住、行、遊、娛、購”等各類生活場景。特别是冬奧會相關的交通領域,移動支付已覆寫出租、公交、高鐵站、機場、汽車站、高速收費等各場景。
一位在冬奧會現場的從業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在賽區内使用數字人民币支付感覺和支付寶、微信支付差別并不大,但是相對更安全。最大的便利是,“有時候場館網絡維修,沒有信号、網絡的情況下也可以照常使用數字人民币”。
“雲上冬奧”降低成本、豐富體驗
距離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一個月前,北京冬奧已經完成核心系統遷移上雲。這是奧運史上首次由雲計算替代傳統IT,承載奧運的組織和營運。
過去,每屆奧運都需要重複建設傳統IT機房,并在賽事短暫使用後拆除。上雲之後,IT基礎設施的成本大幅下降,并且縮短了應用開發和部署流程。
上雲是綠色冬奧的重要舉措之一。相比傳統機房,位于張北的冬奧雲資料中心通過自然風冷、浸沒式液冷、智能調溫等技術,實作100%無機械制冷,将熱能耗降低至70%以上。
除了節能環保之外,北京冬奧的“全面上雲”也帶來了更好的觀賽體驗,據介紹,在雲的基礎上,視覺智能、算法、AR等技術在賽場的應用讓觀衆能夠身臨其境,獲得更好的觀賽體驗。例如,通過多角度智能合成技術,将多陣列視訊組合成全景動态畫面,由此帶來大道速滑、冰壺等比賽更多元度的觀看視角。
此外,據介紹冬奧核心系統的“全面上雲”也給體育媒體工作者帶來了更大的制作空間。世界各地的制作人員,突破了在賽事現場制作的限制,在雲端就可以下載下傳内容。
“雲技術在奧運會運動場景的廣泛運用簡化了奧運業務系統的開發、內建和部署流程,縮短了時間、降低了成本、豐富了使用者體驗”,北京冬奧組委技術部部長俞紅表示。
AI打造冰壺“虛實結合”觀賽感受
受到疫情防控限制,線上觀賽成為很多觀衆觀看本屆冬奧會的主要形式。但是,線上觀賽并不意味着單一體驗,在“科技冬奧”理念下,AI等智能技術的應用,正在快速打破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邊界。
冬奧會冰壺比賽期間,商湯科技攜手2022北京冬奧會官方轉播商中國移動咪咕,以直播和分析解說的形式,呈現比賽過程中冰壺的運動軌迹曲線。對普通觀衆而言,這項技術可以幫助更好地了解冰壺運動規律和目前比賽狀況;而對于專業觀衆和解說嘉賓而言,則可以分析運動員的目前狀态及投壺技戰術等情況。
屆時,線上觀衆通過“咪咕視訊”APP,在觀賽時選擇“商湯AI觀賽”視訊流,就可以一覽目前比賽對戰資訊、大學營虛拟畫面,以及運動中的冰壺軌迹曲線。
據介紹,這項“虛實結合”的創新應用基于視覺AI感覺、深度學習、三維模組化和空間定位等技術,克服了在超大空間環境下基于遠視距對較小物體運動軌迹精準捕捉的難題,并通過對真實場景的數字化映射,實作對運動冰壺的檢測跟蹤和軌迹捕捉。
(AI加持下的冰壺軌迹直播界面)
人工智能技術在北京冬奧會的應用還有數字人“手語主播”,不僅可以報道新聞,還可以進行賽事手語直播,這将給聽障人士帶來福音。
AI主播是語音識别和自然語音了解等技術驅動的手語翻譯引擎及自然動作引擎,具備手語表達及手語呈現效果的能力,可提供專業精确的手語解說。
(AI手語主播)
據悉,首個AI手語主播有着“真人般”的皮膚、頭發、眼睛,形象親切自然,由央視新聞聯合百度智能雲打造,她将用AI智慧為聽障使用者提供手語服務。
AI手語主播由百度智能雲曦靈數字人平台提供技術支援和服務。該平台級産品為廣電、互娛、金融、政務、營運商、零售等行業提供一站式的虛拟主持人、虛拟員工、虛拟偶像、品牌代言人的建立與營運服務。目前已打造了央視網虛拟主持人小C、航天局火星車數字人祝融号、理财專員小浦等一系列數字人。
5G技術助力“智慧冬奧”
此外北京冬奧會期間,5G相關産業也迎來發展契機。1月底,全球首台套5G+8K全業務轉播車已開進北京冬奧會,将在冬奧會期間為全球觀衆帶來5G+8K超高清視訊體驗,全方位展示中國超高清視訊産業的能力和水準。
與普通高清視訊相比,8K像素更高、畫面更清晰,但傳輸資訊量大,無法通過4G進行傳輸,5G+8K轉播更适合進行大螢幕展示、體育賽事、演唱會等文體活動的集體收看。
在5G覆寫方面,據北京冬奧組委會技術部部長喻紅介紹,北京冬奧會期間5G技術将會有更廣泛的應用,目前已實作五環内和城市副中心的5G網絡覆寫,五環外典型應用場景的精準覆寫,所有冬奧場館和連接配接場館道路都實作了5G信号覆寫,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準備好了基礎條件。在智慧場館建設方面,建立了基于5G的能源管理、裝置檢測預警、安防管理、交通排程等,實作對場館的可控、可視。
5G的覆寫除了便于超高清視訊的傳輸,還為送餐機器人等應用提供了基礎設施,進一步減輕防疫壓力。
北京聯通冬奧辦主任張嘉介紹,聯通為場館提供了智慧防疫、資産管理、送餐機器人等多項方案,5G的應用對賽事、運動員和媒體打造了全方位的體驗。
為實作防疫與高效運作的雙重目标,首先,“冰立方”實作了在閉環區域内的5G機器人送餐服務,避免了人員之間的接觸。其次,5G為媒體服務提供了便利,混合采訪區通過雲轉播的方式實作了遠端采訪,既保證了新聞媒體與閉環内的運動員、教練員和其他管理人員的互動,也為防疫提供了保障。另外,可手持的“沃智護”智慧防疫一體機可以實作僅憑身份證查驗身份、健康碼和核酸檢測等情況,并即時列印憑證,友善注冊人員在24小時内反複進出場館。
采寫:南都記者 馬甯甯 汪陳晨
(部分内容整合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