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迹·笨小孩》更像是一部“幸福的催淚電影”

作者:平安聊職場

大年初一,由文牧野執導、甯浩監制,易烊千玺領銜主演的電影《奇迹·笨小孩》正式上映,截至2月2日22:00,影片累計票房突破2.78億,專業影迷平台7.4,購票平台9.5的高分。新時代下奮力拼搏的人物群像,紮實完整的現實主義叙事,勵志充沛的情感弧光,讓影片成為春節檔“最具幸福感”的電影。而無論從角色設計到點睛意象,從符号元素再到精準表演,影片皆展現出文牧野導演打造“平凡宇宙”的良苦用心,更讓《奇迹·笨小孩》的彩蛋細節值得一再溫暖回味。

《奇迹·笨小孩》首波解讀!細觀文牧野“平凡宇宙”

2022-02-02 23:22·熱薦電影

《奇迹·笨小孩》更像是一部“幸福的催淚電影”

都說《奇迹》好看。

好在哪?

在Sir看,《奇迹》可貴在于它的成功是一種“專業的成功”。

這種“專業”展現在導演文牧野身上,即對中國觀衆情緒點的敏銳把控。

當初《藥神》就有不少人評價:“娴熟,娴熟得不像新導演”。

《奇迹》類似,但不完全一樣。

相同的是導演再一次成功戳中國人的燃點和淚點,且娴熟度有增無減。

“強迫症”變嚴重了:

秒表計時,一個動作拍六十四遍,日常“保一條”……

《奇迹·笨小孩》更像是一部“幸福的催淚電影”
《奇迹·笨小孩》更像是一部“幸福的催淚電影”
《奇迹·笨小孩》更像是一部“幸福的催淚電影”

而不同,在于情緒共振的範圍:

從小衆患病群體,到一座城市,一大批人群(打工仔),甚至是一整個時代的共鳴。

不一定恰當的比喻:

如果說《藥神》是一道簡答題,《奇迹》則是包含一連串簡答題的“論述題”。

景浩不僅是哥哥,還是父親。

是以,他努力籌錢的過程才被賦予雙重意義——是奮鬥,更是救命。

前者是命題,後者才是人情。

《奇迹》是一個不斷消解和豐富“命題”的過程。

景浩不僅是為妹妹在奮鬥。

也是為自己,準确說,是“自尊”。

電影前期一段高潮戲是追車。

景浩需要打動手機企業大老闆,給自己一個賺錢的機會,方法是半個小時,趕上大老闆坐的動車,與他面談。

摔車、被撞、狂奔,景浩終于得到夢寐以求的機會,赢得老闆的尊重。

但這就夠嗎?

隻是開始。

受傷、被搶、發不出工資,廠子辦不下去,努力将付諸東流。

人生最黑暗的時候出現什麼?

他看到了螞蟻。

台風暴雨天,在玻璃上不斷爬行,一次次滑倒,一次次繼續……

意象顯而易見:

自尊不是别人給你的,而是自己争取的。

且不是一次,而是無數次。

更要留意這場戲的音樂,單音節,短、快、急促,配合着雨夜,低沉肅殺,十面埋伏。

不正是此時的景浩:

看似沒有“敵人”,其實敵人無處不在。

它是出身,命運,意外,是情感牽絆,更是人生無常……

電影的确消除了具象化的反派。

卻通過細緻的現實刻畫,描繪出一個更龐大,觀衆更熟悉的“反派輪廓”,也讓更多曾經或現在的“景浩們”,不自覺地站到主角這一邊,跟他進入故事,與他共情。

《奇迹·笨小孩》充盈的人物情感,也讓影片成為一部破防催淚大作。隻不過,《奇迹·笨小孩》更像是一部“幸福的催淚電影”。有觀衆評論:“我慶幸自己在新的一年看了這部電影!”“體會到了什麼叫幸福的淚水!笑着流淚!”“看完被治愈了,有笑有淚,雖然電影中困難重重,但是最後我感受到了幸福。”這一切,也完全得益于文牧野導演、易烊千玺等一衆主創對表演細節的反複打磨,這些細節堪比影片的一顆顆“幸福彩蛋”。

所謂“奇迹”。

不是簡單的拆卸群組裝。

讓那些被時代和浪潮“拆下來”的人,能有機會一步步修葺自己的夢想,修複自己的命運。

才是真正值得回望的“奇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