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翻車?還是理工男的浪漫?

作者 | 來自鎂客星球的韓璐

何同學,莫不是“熱搜體質”吧?

這不就在昨天更新視訊作品後,詞條#何同學#就出現在了微網誌熱搜榜單上,最後停在第4位,甚至後面還帶着一個小尾巴“沸”。

不完全統計,這已經是何同學第7次因為作品喜提熱搜了吧,上一次還是因為“自制AirDesk”,這一次他用108天時間,又做了什麼新玩意兒呢?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為了開關燈,何同學整了一出“儀式感”

視訊開篇,何同學先是表達了自己對工作室環境的喜歡,因為這裡有5台3D列印機,餐桌旁有機打汽水櫃,全員配備升降桌,以及他給大家做的一個智能杯墊。

根據何同學的介紹,從水杯放上那一刻,這個擁有“直男粉”外表的杯墊就會開始倒計時,2小時一到點就開始叫喚“喝水~喝水~去給我喝水~”,直到水杯拿起才停止。當然了,如果不想喝水,也不想繼續魔音穿耳,何同學還給配了一個快捷按鈕,砸一下即可關掉喝水提示音。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看到這裡,想必已經有不少人種草這款智能杯墊了吧。或許不久之後,某寶就有何同學同款了。

繼續回到正題,可以說,何同學對自己的工作環境是哪兒哪兒都滿意,唯一不滿的一點就是工位距離燈的開關面闆相隔甚遠,以緻于每次開燈關燈都需要走過來、走過去。

用何同學的話來說,這種開關燈方式實在是“太蠢了”。

于是,帶着對“如何坐在座位上就能把燈打開”的思考,他行動了。

先是利用半天時間模組化、列印、組裝等操作,何同學在原有的開關上安裝了一個大開關,順便還裝了一個籃筐,這樣的話,何同學就可以投籃開關燈了。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但可惜,何同學的運動神經似乎不是很發達,扔了幾次網球都沒能夠準确投中大開關,最後他找來了一個寵物抛球機,但又可惜的是,寵物發球機無論是在放在地上,還是工位桌子上,其發射力都無法将球投射進框,甚至框邊都碰不到。

沒辦法,何同學又花費了半個星期時間用來模組化、列印、組裝,最後得到一個“何同學桌面開燈抛球機”。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實驗證明,這個抛球機還是很有用的。何同學隻需要将一顆網球放進去,機器即可準确将它投射出去,并且準确擊中大開關,不用離開座位即可關燈。

到此,本視訊結束(并不是)。

下一秒,何同學第二次發出“太蠢了”的感歎,原因是球投出去了,但是想要再投球,就得先把投出去的球撿回來,與直接走過去開關燈對比,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如何才能形成一個閉環呢?何同學想到了機器小車,它可以在識别後用機械臂夾起網球,運輸并放到工作台邊的升降台上,接着升降台自動升起、将球通過軌道送進抛球機中。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卻骨感。

又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何同學重複第三次模組化、列印、組裝,得到了一輛小車。此時,新的問題也出現了,小車識别、撿起/放下小球很簡單,但是要想小車在複雜的辦公環境中準确将球放到升降台上,還需要模組化定位系統、巡邏避障系統,更重要的是能夠做到自主充電,畢竟“換一個電池的功夫已經夠(何同學)開兩百回燈了”。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這明顯超出了我的水準。”何同學無奈感慨。

但此時放棄,并不是何同學的一貫風格。既然從0做起超出能力範疇,那不如現改,于是他找到了一台掃地機器人,既可以室内模組化定位,又兼具巡邏避障功能,更是可以自行充電,順便掃個地,一舉多得。(此處有“隐藏彩蛋”)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此時,從投球開關燈到網球回收,實作了“坐在座位開關燈”這樣一套系統的閉環。

看到這裡,何同學的問題似乎已經解決了,但尚未過半的進度條告訴我們,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果不其然,就在下一秒,他第三次發出“太蠢了”的感歎——升降桌毀所有,一旦桌子升起來,不僅抛球抛不準,升降台也無法将網球倒入抛球機裡。

其實要解決也很簡單,讓抛球機的抛球角度随着桌子的高度變化,再重新設計一下網球升降台即可。但何同學偏不,因為他意識到“可以運用所有在這個項目中學到的東西做一個終極版本的開燈抛光機。”

簡單了解,接着“折騰”就完事兒了。

于是繼桌面版抛球機之後,何同學發動辦公室所有的5台3D列印機,用6個星期時間模組化、列印、組裝、程式設計,最終得到了一台“終極手持自動對準開燈抛球機”。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中途,為了讓這台手持抛球機能夠在有光線/無光線的環境中都能對準籃筐進行投射,何同學先是在開關上方放置了一個紅外線燈,接着将抛球機原先的普通攝像頭替換為紅外攝像頭,如此手持抛球機無論在什麼角度皆可鎖定籃筐位置。何同學也解決了第四個令自己發出“太蠢了”感歎的新問題。

同時,何同學還在紅外攝像頭下面安裝了一個距離傳感器,用于測量手持抛球機與開關所在牆面之間的距離(抛球機與地面距離相對固定),便于抛球機調整抛球角度。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至于撿球的問題,何同學先是在工作室安置了4個定位基站,同時在手持抛球機上安裝了一個定位傳感器。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具體運作過程中,依舊由掃地機器人撿球并放到桌網球升降台,接着升降台負責将網球通過軌道傳送至桌面輔助抛球機。屆時,4個基站将把手持抛球機的位置實時發送給桌面輔助抛球機,如果何同學需要開關燈,隻需要按下手持抛球機上的按鈕,桌面輔助抛球機就會将網球以安全的速度準确投射給何同學。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這麼一套流程下來,誰能不感歎一句:這該死的儀式感啊!

完整視訊:

翻車?理工男的浪漫?網友評論兩極分化

其實,看完整段視訊,想必也有網友發出靈魂一問:為什麼不直接安裝一個智能插座?或者是做一個簡便的舵機裝置?反而是大費周折的用108天做這麼多東西?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可以看見在網絡上,持有這種觀點,認為本期視訊隻是為了恰飯而做、何同學丢失初心的也不在少數: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其實,在視訊中和介紹中,何同學也猜到了會引發質疑,并在視訊中回應稱:

整了這麼長時間,我開的早就不是燈了,是我成為優秀DIY區up主的夢想。

對此,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支援:

對此,筆者覺得這兩段評論還是頗為中肯的:

用時108天,何同學實作“開燈自由”,網友:就這?

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One More Thing!

還記得上一段“自制AirDesk”視訊播出後的效果嘛?客戶公司市值淨增6億。

此次我們看到最後可以發現,本次推廣的主角是科沃斯。隻是有些可惜了,正值新春佳節,A股正處于休市狀态,若非如此,我們或許還能再次見證何同學視訊的“威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