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戰争爆發已經六十多年了。不管哪個歲數的中國人,隻要朝着自己版圖的右上角看一眼,很多人耳畔就會響起“雄赳赳,氣昂昂”的戰歌聲和密不透風的槍炮聲。那是年僅一歲的新中國,出于國際主義義務和保家衛國的需要,果斷出兵,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及軍隊殊死搏殺,并獲得巨大勝利的“一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也一雪近代史上中國屢敗于西方列強的屈辱。

自鴉片戰争到抗美援朝戰争,中國連續不斷地經曆了一百一十年的戰争,去除國内戰争的章節不說,在對外自衛戰争中,鮮有獨立戰勝外敵的記錄。但是,1950年,這一曆史都重寫了。毛澤東和他那一代中國共産黨人,在中華民族史上的曆史功勳無與倫比。美國作家協會主席索爾茲伯裡在評價長征時說:“人類的精神一旦被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上甘嶺上再一次展示了那一代中國人的沖天豪氣。
經此“一戰”,不僅傲慢的美國人顔面盡失,連幾年前十分不服氣地在中國放下武器的日本人,也真的相信中國人确實站起來了。這“一戰”,讓世界華僑揚眉吐氣,大批海外英才百川歸海般回歸祖國;這“一戰”,讓世界許多國家紛紛伸出手來擁抱新中國。這“一戰”,有太多的奇迹寫在世界近代戰争史和國際關系史上。是以有無盡的啟示供今天和未來的人們回味。
我一直認為,作為中華民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一仗,中國人應該以超過教徒般的虔誠,熟記它的每一個細節。
和平不是靠退讓得到的。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晚清和民國,自1840年鴉片戰争以來,連續對世界大大小小的列強退讓了一百多年,結果讓了琉球丢了台灣,讓了東三省丢了北平城,幾乎亡國滅種,也沒有換來統治者一直幻想中的和平。最後還是拼死“一戰”,才死裡逃生。新中國剛剛成立,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國,又循着八國聯軍的慣性思維,氣勢洶洶地兵臨中國家門口。但是,這一次它們遇到的不是隻會點頭哈腰簽訂不平等條約的中國人,而是毫不畏懼敢于用“大炮、機關槍去辯論”的新中國人!新中國赢得了抗美援朝戰争的勝利,順手也把絞索般的各類不平等條約付之一炬,和平的陽光第一次照在中國人燦爛的笑臉上。
尊嚴在勇者的劍鋒之上。一個真正的劍客,可以倒在對方的劍下,但決不能跪在對方的劍下。一個國家和民族也必須敢于亮劍,在這個叢林法則盛行的世界上赢得起碼的尊嚴和生存權利。
北韓戰争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今天的中國一如既往地愛好和平,但今天中國的周邊環境依然被一條由敵意的軍事基地、軍事聯盟、核武、賭場和毒品以及恐怖主義等連續的“破碎地帶”所包圍。日本評論家宮崎正弘利用一年時間,跑遍了中國的周邊鄰國,深入調查後發現:中國是一個“完全被地緣政治包圍的國家”。一些國家公然侵占中國領海、島礁;一些國家肆意武裝挑釁,辱殺華僑;民族分裂分子氣焰嚣張。在經濟領域,正掀起針對中國的“暴徒般”的世界性貿易攻擊;連海盜也跟着湊熱鬧。
外患嚴重,而内憂堪慮。官場彌漫腐敗之風,而民間盛行拜金主義。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積累了一點财富,但相當多的國民卻沉浸在歌舞升平中不思進取,曾經使新中國昂立于世界的尚武精神,幾乎湮滅殆盡。
此時此刻,回憶并沉思那場驚天動地的戰争,回味能戰才能有和、敢戰方能言和的曆史啟示錄,或許會有稍許清醒劑的作用。新中國之是以昂着頭,那是因為黃繼光站在中國人的前頭。
今天的中國,滿世界提倡和平和諧,但僅靠兩千多年前孔子重新周遊列國和在各種場合隻念“和”字經恐怕是不行的。一個沒有勇武精神的民族,不要說什麼崛起和複興,連獲得别國起碼的尊重、保衛自己最基本的合法權益,事實上也難以做到。有的學者還宣揚中國發揮什麼“軟實力”。是力就一定是硬的,把軟和實力拼接在一起,隻能自欺而不能欺人。軟的就是軟的,軟實力是硬實力的影子。老牛處處求和而時時危急,老虎一聲不響而不求自安,誰的“軟”更有力量?大道至簡,自然界的規律不僅存在于人類的曆史中,在現實和未來也依然隐伏運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