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星期二 晴
今年的春節因為疫情沒有回家過年,更年期I和青春期女兒水火不相容,在北京度過了一個嘈雜的假期。在我們的關系特别緊張的時候,這是一張明信片,讓我們原諒和珍惜彼此的假期。
這張明信片是兩年前我在烏鎮打球時寄給我女兒的。那天我們吵架後,她拿出這張明信片給我看,正面是江南水鄉的一張照片,在烏鎮的水面上橫跨七縱八,放了幾艘天篷船,岸邊是黑瓦屋檐,白土牆,紅燈籠,綠色藤蔓,背面是我用黑色中性筆寫的一段話。
它說我早已忘記了甜言蜜語,這些年我走過很多地方,給我女兒也隻寄了這樣一張卡片,或者因為一個孩子專門在那個古董郵局一起玩寄了一張卡片給她的男朋友,我被她感染了,是以,順便說一句,還送給她女兒發了一張卡片。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節奏緩慢的世界桃源,讓我平淡無奇忙碌的生活節奏也得到了撫慰,突然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和悲傷,突然放下了所有的包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這個有着悠久曆史文化的美麗小鎮,還能寫明信片的休閑。
更是因為烏鎮有我女兒的足迹,在我女兒不到十歲的時候,我帶她來過這裡一次,雖然印象已經變得很模糊,但似乎在這個江南小鎮找到了女兒的年輕身影。于是在印制的烏鎮船明信片上寫下了女兒的愛意,并讓它飛向遠方,送到女兒的手中。
那時候,女兒正在北京讀高中,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離開我去國外留學,在我心裡深處,總有太多的顧慮,總有成千上萬的結,每個結都隻有一個女兒才能打開。我給她寫了一句話:雖然我不能陪你,但是,我的心一直圍繞着你,希望你好好照顧自己,學得快樂,身體健康!永遠愛你的母親。

兩年來,我的女兒一直在收集這張明信片,這是我在她18歲時寄給她的唯一一張明信片。我總是告訴我的女兒我為她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一直在抱怨她,覺得她不了解我,我不斷地要求她提供更多的愛的證據。
而我呢?這隻是兩年前寄給她的一張明信片。她非常信任我,并說她很高興收到我這樣一份獨特的禮物,它代表了我的愛情,這張明信片是精心收集的,也許是她能從我這裡得到愛的唯一明顯證據。其實孩子顯得不講道理,愛發脾氣,但父母的要求并不高,也許隻是一張明信片,他們就能很滿意。
我覺得我對愛情的了解仍然停留在我們的時代,不太了解現在孩子們對愛情的渴望。我們成長過程中被父母教育的喜悅沒有透露出來,心中的澎湃也無法被熱情地表達出來。我們的父母一輩子都默默地為我們付出代價,卻從來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愛,是以,我們這個年紀的大多數人都不是很能表達,不會用孩子願意接受的方式來傳達我們的愛。
寒假時,女兒經常玩手機、玩遊戲,我隻會不停地唠叨、抱怨,卻不知道這隻是孩子應對巨大壓力的一種方式。盡管我一直在說話,但我從未動搖過孩子對手機的迷戀。哪個孩子喜歡長話的母親?是以,我越在乎她,她就越煩躁,她對我就越不耐煩。
是以當女兒拿出這張明信片,告訴我她已經珍惜了兩年的時候,我明白了孩子的心,她不愛我,卻受不了我無盡的唠叨。這時我意識到,愛的表達甚至比愛本身更重要。
最近幾十天高三的孩子都很緊張,壓力很大,有手機,遊戲可以讓她緩解壓力,為什麼不呢?我愛孩子,不是她的分數,她隻要努力,付出,能負擔得起自己上線,不要太在意,路後路都要自己走,父母不能代替自己走路。
在這個階段,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和鼓勵,而不是你像蚊子一樣在他耳邊嗡嗡作響,像主管一樣一直督促他學習。我們父母的高期望,太多的幹擾,太多的保護,太多的關心,太多的責備......這些扭曲的愛情成為束縛孩子的枷鎖,壓垮孩子心理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孩子感到絕望、無助、無能、無情、無助......有時,我們給予的越多,孩子就會感到越痛苦。我們需要以一種他能接受的方式愛一個孩子。
作為母親,不要唠叨,用自己的智慧和頭腦解決問題。比如,當他脫下褲子的時候,你可以邊讀邊學,讓他看到你這個年紀還是那麼勤奮,這種微妙比你對他說的要強一千倍。例如,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說它不起作用,用筆寫字并與你的孩子交流,這可能更容易被他接受。
愛是永恒的話題,愛的方式是我們這一代父母需要學習的。當孩子學會走路時,我們會放開他們的手,退後一步,讓孩子離開我們的手,讓他走得更快更穩定;生活怎麼可能不是這樣?隻有放開我們的手,站在他身後,給他足夠的愛和鼓勵,他們才能飛得高高的。我們把我們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幫助和等待他們成長,而不是取代他們。
我不在乎的時候寄給女兒的一張明信片,其實是一種愛的表達,她的女兒一直很珍惜它,她喜歡我表達愛意的方式。當我們的關系緊張時,正是這部明星電影拯救了我們的關系,讓我們再次變得美好,讓我明白,即使母女之愛很深,也需要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孩子不喜歡,不需要愛他,不僅不會得到愛的回報,還會導緻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戰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