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Pad中國商标案敗訴 商标權或成蘋果中國攔路虎

在中國改名換姓,還是天價收購iPad商标?蘋果作難了。

  近日,糾纏兩年之久的iPad商标案在深圳中級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蘋果要求認定唯冠侵權的請求被駁回。這意味着,它很可能要為此掏腰包。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遊雲庭對《第一财經日報》說,一審敗訴意味着蘋果籌碼已很少,媒體稱,深圳唯冠已陷入财務困境,被銀行組成的債權人會議控制,它提出商标收購金額高達百億元人民币,這将增加和解難度。

  iPad3明年将上市,商标權或将成蘋果中國的攔路虎。

  失策的蘋果

  訴訟源頭要追溯到11年前。2000年,唯冠控股旗下台灣“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多國、地區申請iPad商标。2001年,唯冠科技(深圳)又在中國注冊兩項iPad商标,并借此推出過iPad電腦。

  那時蘋果iPad遠未誕生。2006年,蘋果計劃推出平闆電腦時,發現“iPAD”和“IPAD”已被唯冠注冊,于是以撤銷閑置不用為由,在英國起訴唯冠,但最後敗訴。

  蘋果随後妥協。2009年,其殼公司英國“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與唯冠國際達成協定,以3.5萬英鎊從唯冠台北手中獲得iPad全球商标權,去年又以10英鎊轉給蘋果。

  但深圳唯冠表示,iPad内地商标權歸自己所有,台北無權出售。蘋果出示IP公司和唯冠國際相關人員之間的郵件,稱後者承諾擁有内地商标權。今年雙方已在深圳中院較量三次。

  蘋果說,唯冠國際CEO楊榮山既是唯冠台灣負責人,又是唯冠深圳法定代表,授權簽署的轉讓協定,對唯冠深圳有法律限制力。

  但唯冠深圳代理人、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律師肖才元說,唯冠台灣雖是唯冠深圳總部,但股東結構、工商注冊等不屬同一主體,唯冠台灣無權售賣内地商标權。蘋果請求被駁回。

  遊雲庭說,蘋果當初如能進行積極的背景調查以及變更手續,或能降低交易風險。

  蘋果本有經驗。2004年,漢王在中國注冊“i-phone”商标。蘋果2007年推出iPhone後,意識到侵權風險,2009年與漢王簽訂轉讓協定,獲得所有 “iPhone”相關的商标著作權,付出365萬美元。

  唯冠:賭一把解套

  唯冠科技也想大賺一筆。深圳唯冠債務重組顧問和君創業總裁李肅曾表示,将向蘋果索賠100億元人民币。

  深圳唯冠是全球著名顯示器制造商。受金融危機影響,其大客戶寶麗來破産導緻其應收款無法收回,加上反壟斷訴訟,其在美損失慘重。2010年8月,唯冠創始人楊榮山被香港高等法院頒令破産,公司股票停牌至今。

  唯冠深圳資産已被八大銀行陸續封查。iPad商标權或能讓它從蘋果手中撈些利益。

  它已有準備。肖才元說,蘋果如上訴,唯冠深圳會奉陪到底。目前公司正在廣東對蘋果經銷商起訴,要求停止侵權。深圳福田人民法院、惠州中院已受理案件。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産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李易認為,蘋果顯然遭到法律條文上的算計。

  “國内iPad水貨銷量大于行貨,即便iPad商标被禁,蘋果也不會傷筋動骨,但聯通及五大分銷商将遭受打擊。誰更着急上火,顯而易見。”他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