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去村裡拜年,真是看盡了人間疾苦,這些農村老人真的一家過的不如一家。
去的第一家,是一位91歲的老人,老伴前幾年去世,沒有兒子,隻有女兒。過年一個人在家,守着一個偌大的院子,自己照顧自己。據村裡人說,老人之前為了住到女兒家,裝聾裝瞎。這也反映了一個問題,沒有兒子,養老難。
去的第二家,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前幾年見她,身體還特别棒。這次見她,已經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因為前不久剛剛摔傷。這次去醫院檢查,又意外檢查出了老年癡呆。
跟她打招呼的時候,她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大聲地開玩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一邊的牆壁,并不答話,眼珠也不轉動。
老人有倆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曾和家裡失聯二十多年,前不久剛剛回來,沒有老婆。二兒子五十多歲,腦子有點問題,找的一個老婆也是一個智障,前兩年又生了一個兒子,兒子隻能交給自己妹妹照顧。現在老人隻靠大兒子一個人照顧老人,其他兩個孩子都分身乏術,勉強能過好自己的日子。但大兒子也沒有積蓄,待在家裡照顧老人,生活又成了問題。而且他未來如何養老,也是一個隐患。
他們家前些年蓋了一棟二層樓房,但是家裡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大廳裡隻有一張用來祭祀的供桌,家具也隻有一些桌椅闆凳,再無旁物。電視這些東西統統沒有。
是以,就算有了兒子,養老還是難。
去的第三家,老人年紀六十多歲,有一兒一女,日子過的最好,也隻是普通的農村家庭。老人平常在家照顧孩子,孩子在外打工,再種點地,補貼家用。主要是倆人現在身體還好,不至于拖累孩子。
拜訪完他們,我真是深有感觸。對很多農村老人來說,衰老就意味着無法再為家庭承擔一些責任,生病就意味着徹底成為家人的負擔。
一旦生病,要是家底薄,根本沒錢治療,一場大病就能掏空一個家庭。養老也是一個大問題,先不談豐富的老年生活,怎麼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就是一個難題。畢竟孩子也要生活,不可能綁在他們身邊時刻照顧。#熱點觀察局新春季# #文化大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