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萌虎海報送祝福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2021年正式合并三館一院,至此2022年新春之際攜萌虎海報向全國觀衆送上祝福,博物館裡的小老虎,帶着祝福,祝大家虎年大吉!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萌虎海報送祝福

虎牛咬鬥紋金飾牌:呈長方形,中央浮雕一隻呈匍匐狀的牛,四肢平伸,上下兩側各有兩隻頭頭相向的猛虎,分别死死噬咬着牛的頸部和腰部,牛雖然完全受制于猛虎,但仍在拼死抗争,尖利的犄角分别穿透了兩側猛虎的耳朵。牌飾直覺地反映了草原上司空見慣的猛虎捕殺野牛的生動情景。除此之外,還另有深意。牌飾中的虎,應取意于天上的昴星團,牛則取意于黃道十二官的金牛宮,由于昴星團位于金牛宮中,是以,四虎噬牛所要展現的,就應當是早期北方遊牧民族稱雄草原,獨步天庭的宏偉目标。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萌虎海報送祝福

虎噬鹿紋銀牌飾:銀是自古至今的貴金屬和硬通貨,該器物質地為銀質。半浮雕,呈長方形。虎鬃長披,圓耳凸起,虎尾掃地,威風凜凜;鋒利的四隻環形爪,虎口大張,露出尖利的牙齒;鹿在左下角,被卧踏于虎口之下,顯得毫無反抗之力。背有雙鈕。整個畫面生動再現了大草原上弱肉強食的悲烈氣氛。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萌虎海報送祝福

雙虎咬鬥紋銀飾件:采用高浮雕的表現手法,塑造了兩隻呈匍匐狀面對面相擁在一起的幼虎,兩虎頭左右依偎,張大口噬咬着對方的肩部,前肢互相摟抱,後肢略側卧前伸,後爪則在撩撥着對方的前爪,尾巴悠閑的卷曲上揚。兩隻虎的背部各有一橢圓形孔,當初可能曾鑲嵌有其他飾物。該飾件凝固了兩隻幼虎互相撕咬嬉戲時的精彩瞬間,造型生動,情趣盎然、憨态可掬,虎身線條流暢,剛柔并濟,再現了中國早期北方遊牧民族高超的藝術水準和金屬鑄造工藝。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萌虎海報送祝福

镂空虎噬鹿紋金飾牌:虎,威風凜凜,以其強壯,迅猛,善水,攀爬,威嚴的特點穩坐百獸之王的寶座。在鄂爾多斯青銅器中,很大一部分飾牌都是虎與其他搏鬥的場景。這隻老虎昂首,弓背,尾自然下垂,虎口下銜鹿尾和後肢,鹿被向下倒立甩出,鹿首和前肢抵在虎的前肢上而動彈不得。這件虎紋飾牌,镂空之處,原本鑲有寶石,可見它的鑄造工藝極其精湛,不僅再現了大草原上弱肉強食的悲烈場景,同時也反應出了早期匠人們高超的創造力。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萌虎海報送祝福

虎頭形銀節約:鄂爾多斯巿準格爾旗西溝畔墓地出土。整體呈豎長橢圓形,正面作一直立虎的上半身造型、上部為虎頭高浮雕,虎耳豎立,雙眼圓睜。虎的前肢貼身擡起,虎爪置于颌下,虎的上軀簡化為卷雲形圖案。背面上部有十字形穿紐,出土時穿紐内保留有互相交叉的皮條朽痕。下部分别刻有“少府二兩十四朱”刻款中“兩”字的字型與戰國時期趙國鑄造的圓肩圓足布上的“兩”字相同。該器物作為馬具,造型考究,同時為研究戰國時期的度量衡制度、書法及早期北方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交往等諸多方面提供了實物佐證。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萌虎海報送祝福

虎狼咬羊青銅飾牌:一端寬、一端略窄,習慣上稱為“P”形牌飾。塑造的是一隻剛剛經過一番奔波後捕獲到獵物的猛虎,虎口銜羊的脖子,把羊按在腳下,後有一隻狼咬住羊的頸部,牌飾栩栩如生地再現了草原上猛虎捕食到獵物後的精彩瞬間,形态生動、傳神,反映了草原上弱肉強食的情景。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萌虎海報送祝福

五虎形青銅帶扣:帶扣是中國古代早期北方遊牧民族最主要的腰帶飾,五虎形青銅帶扣 ,由五隻小老虎圍繞組成,老虎的的形态及其可愛,從側面也反映出了早期匠人們的高超技藝。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萌虎海報送祝福

虎紋青銅飾件:采用高浮雕的表現手法,塑造了一隻呈仰卧狀的老虎,虎頭回首相望,張大口玩耍着自己的尾巴,後肢略側卧,尾巴悠閑的卷曲上揚。該飾件凝固了老虎慵懶嬉戲時的精彩瞬間,造型生動,情趣盎然,再現了中國早期北方遊牧民族高超的藝術水準和金屬鑄造工藝。

鄂爾多斯市博物院萌虎海報送祝福

虎紋青銅斧:青銅斧作為早期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用具,其外形與現在生活中的斧子相差無幾,足以說明早期匠人的智慧,虎紋青銅斧,在端口處有着明顯的老虎頭紋飾,老虎神情惟妙惟肖,非常可愛,這樣一隻萌虎,使得這把斧子也多了些許可愛。

2022年鄂爾多斯市博物院送上最特别的祝福,願萌虎到家,祝福滿滿,虎年享福不同福,大福小福到處福,守福祈福歲歲福,祝大家虎年虎虎生威,虎年更幸福!

來源:鄂爾多斯市博物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