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溝通管理計劃包括哪些内容?
1、項目幹系人的需求和預期
2、用于溝通的資訊,包括格式、内容細節水準(管理部門應該總結或借鑒一些好的模闆進行共享,這樣有助于資訊格式标準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不同層次的項目幹系人應規定不同的資訊格式,資訊也是層層分解的。)
3、個體對溝通資訊的響應
4、傳輸資訊的方法和技術,如備忘錄、電子郵件、新聞稿等。
5、溝通頻率
6、通用詞彙表(對一些專業術語、專用名詞、縮寫和定義進行統一的規定和解釋)
二、風險管理中,負面風險、正向風險的應對政策?
1、負面風險應對政策:規避、轉移和減輕
(1)規避。如修改項目計劃以消除相應的威脅、隔離項目目标免受影響、放寬項目目标(獲得更多時間或是減少項目範圍)。項目早期中出現的風險很可能通過澄清需求,獲得相關資訊,改良溝通,獲得專家指導而得到解決。
(2)轉移。是把威脅的不利影響以及風險應對的責任轉移到第三方。方法包括保險、性能限制、授權和保證。接受所轉移風險的人或團隊應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
(3)減輕。通過降低風險的機率和影響程度,使之達到一個可接受的範圍,盡早采取行動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比在它已經發生之後去彌補對項目的影響會更好。當不可能降低風險發生的機率時,風險減輕計劃就要注意決定影響嚴重程度相關的關聯環節。比如:在子系統中增加備援設計等。
2、正向風險的應對政策:開拓、分享、強大
(1)開拓。在組織希望更充分利用機會的時候采用。直接做法是配置設定更多好的資源給該項目,使之可以提供比原計劃更好的效果。
(2)分享。分享相關重要資訊給一個能更加有效利用的第三方,使項目得到更大好處。
(3)強大。增加可能性和積極的響應改變機會的“大小”,積極加強其發生的可能性
3、威脅和機會并存的應對政策 :風險接受
4、應急響應政策:特定事件發生後采用。
三、采購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1、采購計劃編制;(主要輸入:章程、合同、範圍說明書、WBS及字典;工具和技術:自制/外購、專家分析、合同類型{固定總價、成本補償、工時材料};主要輸出:采購管理計劃、SOW、自制外購決定)
2、編制合同;(主要輸出:采購管理計劃;主要輸出:采購文檔RFP RFQ;評估标準)
3、招标 (工具技術:投标人會議 輸出:采購檔案包)
4、供方選擇
5、合同管理
6、合同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