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藍寶的成長過程中,我面臨無數次心理即将崩潰的瞬間。
她剛剛學習走路,“噗通”一聲摔倒了,痛在她身,疼在我心,聽着她“哇哇”大哭,伸手要找媽媽的幫助,而我隻能在遠處不斷地激勵她:“起來!起來!”;練習輪滑,她第一次趴在地上站不起來,哭着求我說:“媽媽,求求你了,我害怕,你扶着我吧!啊……啊……”哭得撕心裂肺,而我給她的就是冷着臉:“你自己起來,摔了就疼一下!”
親愛的讀者,就在我此時敲字時,想到她那渴求的眼神,我依然是淚眼朦胧,可知當時我心裡是如何翻江倒海。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無數次我向藍寶爸爸抱怨:“我一定會得精神分裂症的。”我不是不愛孩子,我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受苦,我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面對那麼大的困難。可是,我知道,她必須學會獨自面對逆境。
面對逆境,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堅強?首先明确什麼是逆境。其實逆境就是有一些事情讓我們很難受,有一些很大的困難擋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去處理。
那麼爸爸媽媽是想讓孩子面對困難,還是不想讓孩子面對困難的問題呢?在有藍寶之前,這個問題我想了無數遍,我都沒辦法給自己一個确定的答案。直到我聽了一個小故事。
在一個非常大的森林裡,有一天,下了非常大的大雪,大雪把所有的土地都蓋住了,而且特别厚。狐狸媽媽和小狐狸,就住在一個大樹下的小山洞裡,小洞的門口,有一個小小的木頭門。小狐狸才剛剛兩歲多一點,馬上就要三歲了。
看着外面的漫天大雪,狐狸媽媽對自己的孩子說:“今天你必須到外面去找吃的,如果你找不到吃的,就不要回來了!”然後媽媽就把小狐狸做推出了家門。小狐狸還很小呢。但是他知道媽媽很嚴肅,他知道媽媽一定得讓自己找到吃的。
小狐狸沒辦法,就在雪地裡面一點一點地往前爬,一點一點地往前爬,他小小的腳印在雪地上留下了很長很長的一段印子,小狐狸到處在森林裡找吃的。但是雪實在太大了,小狐狸根本就找不到吃的。它的小爪子剛剛把白雪上挖出一個小坑,小手就已經凍得很疼很疼了,小狐狸說:“這怎麼行啊,這麼冷的天,我怎麼能找到吃的呢,我還是回家算了!”小狐狸就拼命地往家裡跑,他跑到家門口的時候凍得渾身都哆嗦!
外面的風嗚嗚地刮着;雪很厚,但還在不斷地下着,小狐狸好不容易忍饑挨餓來到家門口,用它的小爪子拼命地敲打着門:“媽媽,媽媽,我回來了,你開門呀,媽媽我回來了,你開門呀。”
但是,裡面一點聲音都沒有。這個小狐狸很奇怪:媽媽到底去哪裡了?她為什麼不在家呢?小狐狸又敲了很久,但是裡面還是沒有任何聲音,小狐狸很冷,他又打不開門。這時候小狐狸對自己說:“我必須得找到一個地方,先找點吃的,再躲躲寒冷,否則我會被風雪凍死的”
小狐狸又趕緊往外爬,爬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當小狐狸在雪地上隻剩下一個小小的影子時候。狐狸媽媽從屋子裡面推開了門。她擡頭望過去,當看到小狐狸的影子隻剩下了一個小黑點時,媽媽哭了,她的眼淚不斷地流下來,她心裡面有個聲音在說:“快讓我的孩子回來吧,快把我的孩子叫回來吧,我的孩子太可憐了,他在雪地裡太可憐了。”但是這時候頭腦中又有另外一種聲音告訴自己:“不能叫,不能叫,小狐狸已經三歲了。如果他還學不會自己去找食物,他還學不會自己找地方去躲避寒冷,那麼萬一我出了事兒,不能再照顧我的孩子了,他還是會死的,一定得讓我的孩子養成獨立生活的能力。”
媽媽一邊流着淚水,一邊忍耐着自己的心疼,眼睜睜地看着小狐狸消失在暴風雪中。小狐狸終于學會獨立生存了,他終于熬過了那個寒夜,他終于長大了。
小狐狸的媽媽,為什麼這樣做?因為她知道:媽媽對孩子的愛是分離的愛。媽媽最偉大的愛是讓自己的孩子盡快地離開自己,獨立地在這個世界上好好好地活着。
是以各位爸爸媽媽,我們很愛孩子,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因為愛孩子而阻擋孩子的成長;我們絕不能因為愛孩子,而不讓孩子去面對他生活中應該面對的逆境;也不要因為愛孩子而讓自己變成一隻老母雞,我們應該向鷹媽媽學習,不要向雞媽媽學習。鷹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讓孩子面對逆境讓孩子從懸崖上摔下去,孩子終于學會了飛翔;而雞媽媽遇到風吹日曬的時候都用自己的翅膀擋着自己的孩子,結果養成了雞。長着翅膀,但是從來都不會高飛。
是以爸爸媽媽們,我們應該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多做做事,給他們機會面對逆境,讓他們學會:當他面對逆境的時候該怎麼辦?而不是讓孩子從逆境中出來,讓他活在一個舒适的、懶散的空間裡,失去了讓孩子成長的最好機會。
“媽媽對孩子的愛是分離的愛,媽媽最偉大的愛是讓自己的孩子盡快地離開自己!”親愛的讀者,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評論區留言,咱們一起探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