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年,魯肅正在家中閑坐,突然被幾百個壯漢包圍。領頭的是個美男子,他說自己叫周瑜,想跟魯肅“借”點糧食!”魯肅氣定神閑,指着一個糧倉說:“裡面有3000斛,你随便拿!”周瑜很震驚,心說對着我們這麼多惡霸,他竟絲毫不懼,肯定不是一般人,遂主動與其結交。
不久後,為了躲避袁術的糾纏,魯肅到居巢投奔了周瑜,并通過他結識了孫策。但魯肅好像對孫策沒什麼好感,反而想去投靠一個叫鄭寶的小軍閥。周瑜表示強烈反對,為了讓魯肅死心,他自作主張的把人家母親“接”到了吳郡,魯肅隻能一同前往。孫策死後,他成了孫權的一名幕僚。
一次喝酒時,孫權對魯肅說,他想成為亂世中的齊桓公,魯肅卻告訴他:“在我看來,漢朝已經沒救了,曹操也不是輕易能幹得掉的。不如趁着群雄無暇南顧之時,消滅黃祖、進擊劉表,盡占長江以南,成就一番帝業!”
孫權聽了很爽,但仍然端着,假裝聽不懂魯肅在講什麼。但私底下,他卻對魯肅卻好的不行,經常重賞他錢糧布帛。當魯肅遭到張昭等人的攻擊時,孫權對他也多有回護。
208年,孫權擊破夏口,斬殺了黃祖,接下來就要攻打荊州病重的劉表。曹操本不想這麼快南征,結果被他這麼一刺激,馬上集結大軍于南陽,準備攻打劉表。
魯肅聽說後,立即向孫權進言:“劉表新死,他的兩個兒子卻不和睦,如果劉備能搞得定這兩個小輩,讓他們同心協力,咱們就該與之結盟,共抗曹操;如果他們離心離德,咱們就另作打算。現在我先去荊州探一探虛實,不然就被曹操趕在前面了!”孫權馬上準許。
然而,魯肅剛走到南郡時,劉琮已經投降了曹操。魯肅又緊急趕往當陽長阪,終于見到了一路南逃的劉皇叔。劉備當時正想去投奔蒼梧太守吳巨,但魯肅把孫權誇的跟朵花一樣,勸他和江東聯手抗曹。劉備動心,派諸葛亮随魯肅前往柴桑會見孫權。
當時東吳的情況确實不容樂觀,因為曹操已經下了戰書,要跟孫權“會獵于吳”。由于實力相差太懸殊,孫權幕府中的投降派占了上風,張昭就是其中的代表。有一天開會,孫權被投降派們氣的不行,起身就進了廁所。魯肅趕緊追了進去,孫權抓住他的手說:“先生有什麼話要說?”
魯肅回答說:“那夥人私心太重,主公千萬不能聽他們的。您想想,我魯肅要是投了降,大小都還有個官做,混吃等死一輩子不成問題。可主公您呢?讓您放棄父兄的基業,做一輩子玉食囚徒,您樂意嗎?”孫權當然不樂意,他就是死要拼一把!
于是,在劉備加盟,周瑜、魯肅力挺,以及諸葛亮的不斷刺激下,孫仲謀力排衆議,誓要跟曹操死磕到底!可能是老天爺也被他感動,在兵力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孫劉聯軍竟大破曹操于赤壁!
戰後,孫權對魯肅信任的無以複加,稱他為“我讓他的鄧禹”。周瑜去世前, 更推薦魯肅代替自己鎮守江陵,并把自己手上的四千私兵和四個縣都送給了魯肅,讓他成了東吳響當當的二号人物。但很快,魯肅極力促成的孫劉聯盟,便陷入了崩潰的邊緣。
事情是這樣的,趕走曹操後,孫權就打起了益州的主意,還問過劉備的态度。劉備說自己跟劉璋是同宗兄弟,不忍心看到他被吳軍征伐,懇請孫權罷手,不然他就要披頭散發的歸隐山林。
可孫權剛同意不久,劉備就搶先一步入蜀奪了益州!孫權大罵劉備是“猾虜”,竟敢算計自己,然後馬上要他歸還荊州。劉備嘴上說:“等我拿下涼州便可歸還荊州”,心中想的卻是:我憑本事搶來的地盤,憑什麼要還給你?“
孫權勃然大怒,立即派呂蒙襲取了長沙、桂陽二郡,進逼零陵。劉備聞變,親率五萬大軍坐鎮公安,命關羽奪回失地。孫權也移陣陸口,派魯肅屯守益陽,對抗關羽。
為了挽救搖搖欲墜的孫劉聯盟,魯肅邀請關羽見面談判。并提出:兩個老大都把隊伍布置在百步以外,參會的将軍們隻許攜帶一口單刀。關羽然之。
會上,魯肅對關公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說:“當初你們敗兵來投,我家主公不忍劉皇叔風餐露宿,這才把荊州借給你們,誰料你們得了益州,竟還不願歸還土地。我們退了一步,隻要求你們歸還三郡,可你們還不買賬,這是何道理?”
魯肅剛說完,關羽身邊的一個軍将突然叫道:“天下土地,仁者得知,說到土地,豈能給你們孫家占住不放!”魯肅大怒:“我跟你老大說話,誰叫你插嘴的!”關羽臉上挂不住,也訓斥道:“這是國家大事,你懂什麼,還不下去!”
然而,雖然魯肅口若懸河,可會議卻沒談出什麼結果,兩邊誰也不肯讓步,戰争一觸即發。關鍵時刻,曹操突然出擊漢中,劉備怕腹背受敵,緊急派人與孫權講和。雙方決定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歸孫權,南郡、武陵、零陵歸劉備。雙方罷兵,史稱“湘水劃界”。
事後,呂蒙仍想消滅項羽。魯肅卻認為,大敵曹操目前,孫劉兩家應同仇敵忾,切不可因小利而壞了大局。孫權合計了一陣子後,最終采納了魯肅的建議,卻也沒有否認呂蒙的主張。這就為日後襲殺關羽埋下了伏筆。
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孫權不勝悲痛,親為舉辦喪事,并親自參加了他的葬禮。諸葛亮聽說後,也在益州為他舉哀。